佛弟子文库

人生无所求时,心性就要报答你

净界法师  2024/12/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生无所求时,心性就要报答你

一个人要内观,一定要先把向外攀缘的心切断,莫向外求。所以佛陀说,我们的心已经活在业力了,知道吧,已经跑在外面太久了,就是这个小孩已经在外面流浪太久了,所以佛陀为什么不直接讲圆教,要讲藏通别呢?就是要把你从业力里面找回来。

凡是人生里面有相状的东西,都有业力。我跟你讲,你执着相状执得越多,你的业力就越重。所以佛陀要你先把外在的果报放弃。你不管福报多大,你抓住外面的东西,对你非常不利。我讲实在话,一个人抓到外面的福报,心性就不出现了,因为你觉得自己已经很满足了。你说:“欸,我福报这样大,我放弃了人生,不是很可惜吗?”

当你对人生无所求时,心性就要报答你,内在的东西就要报答你,它就出现了。当你什么都不要,对人生无所求时,有一个人就要出现了。因为你还有所求,那就先谈业力嘛。所以佛陀他是这样,我们以前是一念不觉,然后从心性变成妄想,由妄想变成攀缘,结果妄想跟外境搞在一起,妄想中有相状,相状中有妄想,就是纠缠不清了;佛陀是先把这个相给你拿掉,告诉你所有的相状都是不净、苦、无常、无我的,包括色身的相状,包括内心感受的相状,包括你五蕴的相状,全部都不能攀缘。

所以,空性就是让你离相,你先把相放掉。相放掉以后,心就老实了,至少攀缘心没有了。这个时候要你内观,就开始开显心性。

所以为什么要藏通两教?因为你没有藏通两教,这个心老是抓着外境不放,一辈子都没有心性。一个人追求外境,心性就不见了。“一念不生全体现,一念方动乌云遮。”所以佛法告诉你,你的心向外攀缘,后果就只有四个:不净、苦、无常、无我,你就带动了无量的业力,产生无量的轮回。

其实,空观的智慧,藏通两教的空性就是,让你放弃追求所有生命的结果,包括身、受、心、法这四个东西,把这四个相状放掉。不管它多么的美妙,它都是暂时的。好,你的心开始放弃了外境以后,你的心就开始有资格往别教圆教去开显心性了,你就有资格去挖里面的珍宝了。你如果要外面的糖果,你就找不到根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

文钞原文: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便不会妄上生妄。譬...

环境对阿赖耶识也是一个重要的主导因素

阿赖耶识熏习道理,当知亦尔。 阿赖耶识身为我们生命的...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土法门念佛求往生的...

借来的东西是要还的

在《楞严经》上说,你的发心不能有一个相状。我们这样...

如何将中道之理运用于实际修行中

十番显见的道理,就是在说明我们一个菩萨在行菩萨道的...

怎样才能断除妄想

问: 怎样才能断除妄想? 慧律法师答: 那是错的,妄想...

如何对治出离心时有时无

学佛要有智慧的观照。首先对于我们心理的状态,凡夫众...

流转三界中,到底是谁在流转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有一段开示,他说:宇宙无非旅...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人生和晚上做梦一样,哪有一法可得

心在不停的生住异灭,色身在不停的变化,新新不住。就...

每一天都在增上,那你的生命就有意义

我们现在是活在无始的妄想中,那要怎么转成真如而趋向...

普能嵩禅师净土诗

我佛慈悲大愿王。劝人念佛往西方。娑婆界内轮回苦。极...

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

【佛教词典】龙牙西来意

禅宗公案名。为唐代僧龙牙居遁向翠微无学与临济义玄请...

【佛教词典】乐安乐

【乐安乐】 p1309 瑜伽八十三卷二页云:言安乐者,名安...

阿弥陀佛给我们作了决定的承诺

师父慈悲,请问念佛行人如果在毫无准备的条件下,遇到...

诵持大悲咒的功德利益

大悲咒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大悲心陀罗尼、千手千眼观世...

福报越大越危险,还是要欣求极乐

没福报容易个性偏激 布施是一个福报,跟佛道其实没有直...

不废居家业,而兼修出世法

原文: 不废居家业,而兼修出世法。虽似平常无奇,而其...

我们忙的到底是什么

看过一则中国禅宗公案故事。 有一位公差,押解着一名...

放经书的书房挨着卫生间,这样是不是不恭敬

问: 家里有佛像也有经书,但家里的书房直接挨着卫生间...

佛家如何看待自杀

佛教虽然说有生皆苦,但并不代表佛教认同自杀。相反,...

白毯与骆驼皮

我们在分分秒秒间,要把心照顾好;一切的行动要谨慎、...

别人好坏是别人的事,不必带到心里来烦恼

清晨,有一位衣著入时的女士上山,入得大殿,四下张望...

宗舜法师:念经的简单仪轨

诵完《涅槃经》后,我写了点东西,谈了一下诵经的心得...

佛陀的话具足哪五种功德

只要是这句话从佛陀口中说出来,就具足五种功德: 第一...

每个人看见的地藏菩萨都不一样

【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