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聪明人为何反被聪明误

宏海法师  2025/01/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聪明人为何反被聪明误

我们人在世间基本上都是追求说这个人很聪明,往往还会把他形容成很有智慧,可是世间确实有说聪明反被聪明误。在佛门里边怎么来形容这种呢,有一点点佛学知识的人都知道,我们的烦恼有两大类,一个叫做烦恼障,一个叫做所知障。烦恼障,断起来比较粗重,还是容易找的到,可以先行的把它搞定。所知障,特别是倶生的这个所知障,是极其难断的。

这里讲到的极聪明人,直白的理解,可以说是所知障的一种体现。因为一个心态比较老实、安分守己的人,他始终有一种自知之明的谦卑心态。可是这个聪明人呀,他这种掌控全局自以为是的我执,是发挥的非常强烈的。所以,具体的表现,首先聪明人是没有反观能力的,为什么被聪明误呢?往往他只知道进,没有退,这是其一。

第二个,聪明人因为比较会来事,八面玲珑。所以,容易被大家的赞叹和恭维心给击毁,就真的觉得自己的见解、知见,一定是有引领性的,一定是正确的。

第三个,聪明人还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他以聪明来支撑性格里面倔的一面,一旦自作聪明以后,他对所有的意见,其他人的劝告,听不进去了。所以,我们有时候觉得,能够听别人劝的人,是有福报的人。

这里蕅益大师就讲到,极聪明的人就被聪明误,他一般生不起念佛求生西方的心来,其实这里就可以汇到所知障上。为什么说不能念佛求生西方了,因为教海是非常广博的,有史以来,净土宗强调信的这个关口,一直被大家误会为没有什么道理。但是,他不知道净土的这个没有道理,是一个最究竟圆满的道理,我们随顺佛语就可以了。

所以,始终用自己的主意杜撰一下,自己推比的能力、思辨的能力,乃至逻辑的等等这些,包括在横超法里面教理的推断,来判说净土法门的时候,他说服不了自己。总归这一切体现,就是因为太有主意,太有脑子,太自觉得自己有能力,这就是被聪明误了。

而愚人女子,大家不要误会,这不是把女众都比作好像傻一样,其实是给这位女居士加持、打气。首先说,愚人女子好像教理上啥也不懂,甚至平常生活中也不是很有社会地位,乃至主要的人生中也不能作为一个主导掌控者,是非常被动的。但是,反肯心厌娑婆苦。聪明人有一种唯我独尊的优越感惯了,她体会不到这个苦。真正老是在被动的状况下,来进行这个日常过往的,她往往会觉得娑婆确实是比较苦的。女众虽然情见上比较重,可是她这种敏感,天生的善良,往往更容易深切的体悟到,人情冷暖中的这种冷酷无情,世态炎凉,所以她能深求出离。

蕅益大师在这里给我们提供了两种根性,它是有颠覆性的。为什么呢?我们一般认为,一个人很聪明,天资聪慧,另外一个人什么也不懂,前者根性是上,后者根性是下。可是祖师讲到当知彼是真愚痴,极聪明的人反而是真愚痴。此乃大智慧,厌离娑婆苦,求出离的这个愚人女子,才是大智慧。

好恶易分,就是大家不要在这上面搞错了,价值取向和评论上面搞颠覆了,不要颠倒了。诸位同修也有这样的,一旦我们的价值取向、是非标准没有明的时候,把是当作非、非当作是的时候,大家都会去追求这个是,都自以为的是,结果这个是是错的。这样的话,就容易这里讲到的自昧也。其实自己把自己给搞颠倒了,失去了这个大利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为什么有的聪明人坎坷终身

印光大师文钞原文: 聪明人,均属矜夸,暴露,尖酸,刻...

聪明的理发师

很久以前,有一个智慧大臣请一个理发师修面。理发师给...

观心无常,调伏我见的颠倒

以下的观心无常跟观法无我,偏重在调伏我见的颠倒。就...

走出颠倒的妄想,弥陀才能产生加持

我再讲一次,没有一个人在颠倒当中往生的,不可能!因...

越慈悲的人就越有智慧

聪明的人,不一定智慧。真智慧一定少烦恼。但只有深入...

聪明人反被聪明误

证严上人于晨语开示,有些聪明人反被聪明误,别人见他...

「远离颠倒梦想」中的四种颠倒

若如大火能烧尽一切执著,不仅对有为法不应起执著,对...

五蕴身心与如来清净法身有何异同

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修学六度的功德

我们看戊三的结叹六度功德。我们如法地透过理观来带动...

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

我于一九三五年到惠安净峰寺去住。到十一月,忽然生了...

妄想如顽猴野马一样,该如何调伏

讲了不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我看有些人就没有用心...

天天都在等福报,那你永远是苦难者

为什么说诸菩萨不受福德呢?要知道,诸菩萨众是自觉觉...

【佛教词典】堪达法

(术语)罗汉其性堪能练习可达不动法者,是六种罗汉之...

【佛教词典】妄缘

(术语)缘者,关于吾身之内外事物也,此缘体虚妄不实...

皈依与出家有什么区别

凤凰网: 谢谢宗舜法师刚才对佛教给我们的解释。社会...

点亮心灵之光

我们看到世界上形形色色、日月星辰、树木花草、山河大...

地藏菩萨曾用十三劫来勤修苦行

【于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以颂问曰。我曾十三劫。已勤修...

一代高僧中的典范--弘一大师

我们都常讲到说,出家为僧,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

出家的真正意义

当今时代,一提到出家,许多人都抱着否定的态度,这是...

心微起恶念,即便忆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

原文: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

何故阿弥陀佛来了,为何不把此人接走

问: 有位信士,一次她病重,可能是她过去世种过善根...

净土宗善知识的标准

净业善知识首先要知见正确,具足信、愿、行三资粮。对...

《莲池大师七笔勾》注释

莲池大师(15351615)明代高僧。名袾宏,浙江杭州人。俗...

修行要抓住这三个要点

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为...

别让生活的压力挤走快乐

当过运动员或看过运动员训练的人都知道,为了增强腰部...

四法供养为最上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曾经驻锡于过去四佛弘法之处拘深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