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何谓「一心不乱」

净界法师  2011/08/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阿弥陀经》提到,持名念佛必需做到“一心不乱”,请法师为我们讲解何谓“一心不乱”?

净界法师答:其实古德对于“一心不乱”的注解是相当多的,根据我的了解,分成两种说法。有些人把“一心不乱”完全解说成禅定,就是内心的专注力和相续力。但我个人认为这样解释不是很圆满。

我比较赞同莲池大师的解说。莲池大师把“一心”和“不乱”分成两个部分来解释。他认为“一心”是禅定,“心以佛号专一安住,心以佛号相续安住”就叫“一心”,你心中只有念佛,没有其他的念头,包含“止”的内涵。而“不乱”就有“观”的意思,观烦恼是虚妄不实的,不随妄转。一个是专注力,另一个是观照力。

要念到哪个成度才是“一心”?如果要念到初禅,甚至是欲界定,又有几个人能办到?那净土法门就不是三根普备了。

昙鸾大师说临终时能够“相续称念,乃至成办”。“相续称念”意即不要求你成就禅定,成就三昧,但佛号在临终时要有一定的相续的时间,你必须要有一段时间的相续力和专注力。而相续力肯定不是一种禅定状态,而是在一种专注状态。专注和禅定不同,专注是“连锁的”,而禅定是“任意深浅”。我们一定会有一段念佛的功夫,片断时间,而这片断时间内你不能被烦恼干扰。你要有对治、调伏和抗拒烦恼的力量,这就是往生的标准。临终升起正念,才能和弥陀的悲愿感应道交,这是很重要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重宗旨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此唯心之义,须以三量...

学佛以后是否能万事如意

问: 学佛以后,是否能万事如意? 知义法师答: 这个...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啊!而且不是修一般的止观,是修大乘...

行策大师《净土警语》

劝发真信 念佛三昧。其来尚矣。自远祖崛起庐山。肇兴莲...

四十八大愿——(第20愿)系念必得往生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

运动员学佛吃素体力跟不上怎么办

问: 请问法师,运动员学佛吃素体力跟不上怎么办? 大...

净土法门是没有中阴身的

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也是很多信众提出的中阴身问题。...

【推荐】一昼夜念佛是什么标准

问: 汉、吴两译原译本下辈往生只要曾发心念佛一昼夜...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惟贤法师:佛教日常生活的礼节

1、合十 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

造了五逆十恶,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修净土宗的人,他一定要强调生命是由思想来决定的。否...

佛教的四依法

四依法很重要。一、依法不依人。二、依义不依语。三、...

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

蕅益大师的时代是在明末清初,他是我们莲宗的九祖,也...

【佛教词典】二宗释题

(名数)天台贤首二宗,释诸经之题目,有通别能所之不...

【佛教词典】难度

度,济度、救济。即谓从迷之此岸欲至佛果彼岸,乃非常...

「持戒」与「修善」的差别

若持戒者,既绝恶求,清净行绝,乃至佛果。如果我们能...

证严法师《认清因果》

在无常的人生历程中,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我始终...

妄想那么有力量,是因为你攀缘它

一个人要把心量扩大,要离开所有过去生命经验留下的错...

「快餐式」的修持

净土念佛法门的理念与修持方式,最契现代社会之时机。...

人者,仁也

人者,仁也,仁义道德的仁。仁字是一个会意字,许慎《...

始于立心,得于人和,顺于天道,成于勤恳

一、始于立心 立心就是立志,立下志向,心也就有了方向...

心律法师:孝顺从当下做起

大家都说,李生是个很孝顺的人。他不仅常说:等我有钱...

为了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这两件事

带业往生它是有条件的:这个业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续,它...

打佛七是否最能够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问: 打佛七,克期取证是否是最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念佛只贵真实修行

【原文】 学佛者无用庄严形迹,只贵真实修行。在家居士...

往生咒的功德利益

「往生净土神咒」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是什么呢?「拔...

把别人的不好拿来烦恼,那是自己的愚痴

修行就是在修我们这忍耐性,修这种种逆境,凡事要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