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看尽人间兴废,不曾富贵不曾穷

2011/08/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中国有句俗话叫“知足常乐”;“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广厦万间,夜眠不过三尺。”孟子亦云“养心莫善于寡欲”。苏格拉底更说“我们需要的越少,我们越近似神。”每个人都知道生活只要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总是寥寥无几。现实生活中,谁又能抵得过物欲和利欲风暴的冲击?

如今的世界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充斥着太多的浮躁与喧嚣。对名利、金钱、地位的无止追求,对物质和精神享受的无限依赖,对感官和精神刺激的放纵。或争名于朝,或争利于市,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见利忘义者有之、利欲熏心者有之,在无尽的占有和谋取和获得中也给自己招来无尽的烦恼,变得疲惫不堪。

很多时候,人们为了不同的利益,受制于名缰利锁的束缚,屈从世俗,俯仰权势,丧失了本真的自我,如木偶一般,身不由己地在自愿或不自愿,自觉或不自觉的表演着。看似热闹,实则与人生追求快乐幸福的目标背道而驰。

有人说世界上能真正体会生活之美好的人只有两种:孩子和看透世事的老者。孩提时代天真快乐是因为他们想得简单,老年人宁静安祥是因为他们站在人生的另一头参透了生活的真谛。

面对繁华浮躁,面对纷扰诱惑,我们常常被矛盾迷蒙双眼,被冲动搅乱了理智,只有人经历多了,在历经沧桑后,看过了繁华才发现自己心灵的归宿,才发现最朴实的最简单的,才是最美好的生活。

人只具有了淡泊之心,想法简单了,淡定了才不会为尘俗所迷,为物欲所困,为诱惑所动。生活需要拥有一份恬淡平和的心情,一颗自由的心,一份简单细致的人生态度,用最自由的状态去演绎生命的真谛。

生活需要磨练,人生更需要洞悟。芝兰生于幽谷,不因无人问津而不劳,梅花开于墙隅,不因阳光不照而不香,流水绕石而过,不因山石之阻而纷争,这是一种淡定的宁静;高山无语,深水无波更是绚烂至极归于素净质朴,宁静深沉的境界。真实的淡泊是对自己人格与情的冶炼,是在纷扰的尘世中物我两忘,是一种内心的祥和,也是一种深入的淡定,它是对人生的深层领悟,是人生境界的极至。生命仅是个过程,一个转眼瞬即逝的过程,短暂的如苍穹中的一个飞快的流星,曾经,不管你握得有多紧,最终都会失去。生活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好好珍惜曾经和正在拥有的,努力创造和追求即将拥有的。

至简至淡是一种大辩若讷的成熟,是一种超脱无我的禅心,它不是简单的无为无欲,更不是甘于平庸,不思进取,它是对物欲事理的一种适度取舍。面对红尘喧嚣,面对繁华诱惑,用一份平静与从容来面对生活,得之淡然,失之坦然。在人生旅途上,少一份圆滑世故,便多一份清纯典雅;少一份对功名利禄的执著,便多一份坦然自在。

我们选择不了生命,但我们可以选择走过的方式,在喧嚣中,独守一片平淡,在繁华中,坚持一份简单,不为眼前功名利禄而劳神,不惊荣辱,不计较得失,宁静从容,我们就会活的轻松,活的充盈,活的有滋有味。

“看尽人间兴废,不曾富贵不曾穷”!这是陆游对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超脱与豁达,人生本来就是一次时光的旅程,只有月白风清的淡定,才有了人淡如菊的从容,也才能欣赏到生命过程中至善至美的风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世间有四种事不可能获得

佛告诉诸比丘说:世间有四种事不可能获得。哪四种呢?...

《莲池大师七笔勾》注释

莲池大师(15351615)明代高僧。名袾宏,浙江杭州人。俗...

四位妻子的譬喻

昔日,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佛告诉比丘们:人...

再恩爱的夫妻对死亡也无能为力

即使有再恩爱的夫妻,再美满的家眷,再要好的朋友,对...

大安法师:为何富贵学道难

问: 《四十二章经》中佛说二十难中有富贵学道难。佛...

我拜了三部楞严经,消了不少业

我以前在佛学院读书的时候,还没有遇到《弥陀要解》之...

无常不是说着玩的,要正确去面对

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七天的时间,转瞬之间就过去...

透视爱情的无常

佛陀早就讲过,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常无常才是这个世...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虚云老和尚《参禅警语》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

令一切众生悟入佛之知见

(佛说十重四十八轻戒)第十五条:若佛子,自佛弟子及...

会性法师:赞佛偈略说

赞佛偈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让忏悔更有效的十种方法

夫欲忏悔者,须具十法助成其忏: 一者 明信因果;二者...

【佛教词典】见道亦名无相

【见道亦名无相】 p0642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卷一页云...

【佛教词典】不同缘意识

【不同缘意识】 不同缘意识,指意识虽与前五识俱起,且...

时时刻刻多用心

「用心」对修行者而言是多么重要啊!「用心」虽然只是...

放下心中的弓刀

过去,在舍卫国有一户贫穷的家庭,夫妻都非常悭吝,性...

凡是你排斥的,就是你所要学习的

法则一:从外在看内在,从别人看自己。 透过别人,你...

战胜自己,不向命运低头

著名的江民杀毒软件创始人王江民,因小儿麻痹而导致终...

梁启超谈治学与做人

诸君!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我想人人都会众口一词的...

人与人之间的道路有哪些

人生为了到达目的地,必须起程上路。路,是通往目标的...

从普陀洛迦谈观音菩萨的感应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太阳的能量非常足,但是我...

佛教徒对风水地理,该存何种态度

身为佛教徒,对祸福吉凶,要抱著何著心态来正见它?对...

「鱼王」吃甲鱼而毙命

我只有一个堂哥,比我大不了多少,由于他父母死得早,...

以善摄恶,治贪欲病

人除了物质生活以外,还要重视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假使...

大势至菩萨头顶上的宝瓶

大势至菩萨头顶的肉髻上,有一宝瓶,和观音菩萨的头上...

佛不欺人

接触到佛法,一晃二十多年了。回忆这期间的进进退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