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吃素念佛能解决什么问题

2011/08/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当我们说一件事情是好是坏时,总是相对于我们的判断标准。我们若说它有好处,那是因为它能解决一些问题。吃素念佛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们今天就从吃素念佛的好处说起。

吃素

楞伽经云:“食肉与杀同罪。”在所有的罪业中,以杀业最重。因为既造杀业,必受杀报,因果报应是最惨最重的。何其不幸,我们却一天到晚在造杀业而不自知,因为吃肉与杀同罪,吃肉就等于杀生,我们天天吃肉就等于天天造杀业,三餐吃肉就等于三餐欠杀债,我们因为吃肉,与众生所结的血海深仇是无量无边,不可胜数,未来的果报真令人不敢想像!

楞严经云:“食肉者,所求功德,悉不成就。”

我们想求身体健康,生活平安,子孙贤达,事业顺遂;我们想求业障消除,道业成就,了生脱死,往生西方;但是吃肉的人所求的一切功德都不能成就,这是佛陀金口宣说的教诲,如果我们不能吃素,还是照样吃肉造杀业,我们一切的心愿将永远无法实现。

正因为吃素是如此地重要,师父总是秉持佛陀的教诲,一而再,再而三,孜孜不倦地劝告每一位学佛的人,一定要赶快吃素,赶快矫正吃肉的恶习。能够马上改过来完全吃素的人最好,没有办法马上改过来的人还是要鞭策自己,督促自己,努力向完全断肉吃素的目标实践。因为吃一次肉,造一次杀业,结一次怨仇;吃十次肉,造十次杀业,结十次怨仇;每一次吃肉造杀业所结的血海深仇,将来因果报应还是要自己偿还。做得到的人,无边功德自己亲得,做不到的人,无边罪过自己亲受,每一个学佛人都当凛凛于此事,千万不可轻忽!

念佛

念佛具足不可思议功德,我们当一门深入,今生今世老实念佛,不夹杂,不三心二意。因为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等于总诵三藏十二部经典;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禅,大集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密,六字洪名,全依梵文,未翻一字,是至真至简之咒!既是禅又是密,又能总括三藏十二部教典,念佛真的是不可思议!

华严经云:“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不可思议的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当我们念佛时,十方诸佛都来护念,上至等觉菩萨,下至业罪众生,念的一样都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想想我等具缚凡夫,何德何能有此福报与大菩萨们修同一个法门!文殊、普贤菩萨教我们念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也教我们念佛,念佛法门这么殊胜,这么难逢,今生今世我们更当把握,没有多生累劫的善根我们是听不进,更信不及这一句佛号的!

师父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融入了食衣住行,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不离佛号,鸟叫蛙鸣,声声弥陀,以身教示现教导我们一心念佛,我们念佛同俦三生有幸得遇师父,示范著一个真正念佛人的行持,更得以亲近请益,是莫大的福报!愿我念佛同仁,皆能死心塌地念佛求往生,一生成就,以不辜负弥陀慈父之大慈悲愿,也不枉师父辛劳度众,循循指导的教诲之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五方便念佛门

隋朝天台智者大师有《五方便念佛门》一文,其介绍念佛...

【推荐】鲤鱼救子的感人故事

在乌江那个地方,有个名叫刘子胥的人。他有一个鱼池,...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利益

《涅槃经》云: 念佛一口分作十六分功德,若有一人布...

王痴头往生极乐

清末的时候,有一个很笨的人,笨到什么程度呢?生活不...

日常如何修行净土

这是从《印光大师文钞》里摘下来的开示净业学人日常如...

中峰国师念佛文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三世诸佛,正此心佛。 六道众生,...

净界法师:净土念佛与大乘教观

我们大乘的菩萨,如何把净土宗皈依的心跟大乘佛教里面...

这句佛号跟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请看经文: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戒邪淫的关键

很多师兄会有这样的观念:就是觉得色-情的画面看一下也...

欲望来了怎么办?你需要这十五个退欲灵丹

对治手淫最重要是防患于未然,在你被淫欲控制将要手淫...

人应有钢骨但不可有傲气

有钢骨可不能有傲气,出家人有了戒律的规范就有了威仪...

这一念无明的妄动,当下就是真如本性

明众生迷真成妄,是从众生的角度来说明妄是怎么生起,...

【佛教词典】法持

(635~702)唐代僧。为牛头宗第四世祖师。又称金陵法...

【佛教词典】坚伏

梵名 Kanpila。为佛陀弟子之一,无量寿经同闻众中可见...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我们对言语的态度,就是从父母呼、父母命这几句开始做...

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中游刃有余

这里描述的是: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自己5岁的女儿逛商店...

「业」的含义

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arma),巴利文(Kamma),...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佛法对人生的解释,是从因缘的角度来解读人生的,说诸...

学会放弃,活得洒脱

一只倒霉的狐狸被猎人用套子套住了一只爪子,它毫不犹...

心安处便是吾乡

为了尽快成佛,有好几个月,一休和尚独自一人在禅堂打...

【佛学漫画】龙树菩萨

这位大乘佛教的先驱,一生著作丰硕,经典绝伦。中观派...

精神生活的富足来自独处

假如我们生活在无明中,假如我们沉迷于过去或未来,假...

佛教千僧斋的由来与功德

何为千僧斋? 千僧斋会,顾名思义,即同时布施一千名僧...

修行人有什么事情,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我们身为一个修行者,经常会注意自己内心的状态,很快...

有哪些方法可以很实效地入佛知见

问: 请问法师,有哪些方法可以很实效地入佛知见? 大...

把妄想的道路切断

你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试着心中不要讲话,你发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