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识如何生

正如法师  2012/07/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心识如何生?

正如法师答:在唯识学中,所谓心识,有时是指同一名称,如八识又称八心王。心即是识,识即是心。但有时又表达不同的概念,如第八阿赖耶识称心,第七末那识称意,前六识统称为识。

依唯识学说法,心识是由根、尘和合而生起。但是,修行成就者,可以不依根而现,依托八识就可以见。如阿那律陀尊者眼睛瞎了不能见物,后修“乐见照明三昧”成就,通过识本身也可见诸万物。

众生迷惑时叫八识,觉悟了就名四智。此所谓转识成智。而些智慧觉性,实际上众生本来就具足,如《华严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楞严经》卷一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赞品》也说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大乘止观》卷一中也指明,“一切诸法,依此心有,以心为体。”众生被无明所惑,真心被覆盖,而有妄心,妄心变现万法。妄心生则种种法生,妄心灭则种种法灭。真心无形无相,不生不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怎样理解

问: 修行就是要生处转熟、熟处转生,这句话要怎样去...

在家佛子应如何孝顺父母

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们应怎样做才能算是孝顺呢...

赚钱留给儿女好吗

问: 我有一个朋友,和我一样快五十岁了,他年轻的时...

这样的罪恶凡夫,还在弥陀救度范围中吗

问: 末法时期众生的根基很低劣,尤其是我们这些上班...

现阶段你还无法度仙界冥界的众生

问: 我是一个虔诚信佛已皈依没受戒的俗家弟子。我的家...

翻翻经书是否等于跟念经一样

问: 我是缅甸华侨,我看经书有的时候不懂,那天有一...

一生受苦很多,是不是前世修的不好

问: 有的人一生受苦很多,如果按照因果来说,是因为...

为何世人多把关公作为财神来供奉

问: 请问法师,关公是护法,为何世人多把他作为财神来...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心头无事一床宽

梦窗国师(1275-1351)是日本明代着名禅宗高僧。他开创...

对佛源老和尚临终的功夫特别赞叹

我亲近佛源老和尚有十几年了,一九九六年接他的法,是...

8种习惯影响夫妻间的沟通

习惯一:充当审判官 夫妻间出现问题时,一方总是将自己...

人有千算,天止一算

浅见无知的人,只能看见一切事物的表面,不能看见事物...

【佛教词典】形色

(术语)梵语Sa?sthānarūpa之译。有形之色也。对于显...

【佛教词典】不觉

(术语)一切众生,自己心性之平等觉悟,名曰不觉。一...

摄诸根得离苦

过去,佛陀曾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弘法。一日,佛陀于入...

圣严法师《观世音菩萨的因行与果德》

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法门在显教和密教中都很受重视,显教...

这就是学佛和不学佛的不同

我们如果这一生,单单只有这一生,如果没有未来的话,...

施恩于人不可求

虚云老和尚一辈子,重兴了大丛林,包括鸡足山,南华寺...

如何转变负面的人生态度

问: 常有人自觉能力差、力量小,对社会、家庭没有影...

跟着感觉走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个E世代的语言跟着感觉走,这句话充满...

佛门的教学艺术(图)

如果我们懂得佛门的表法意义,你在寺院里面走一圈,整...

有人念佛多年病没好,便怀疑佛号不灵

《普贤行愿品》第四,忏悔业障: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

成佛之道的两个阶位

智者大师把整个成佛之道简单地判作两个阶位:一个是般...

不期无常到,君向何处去

二〇一三年旧历新年之后,我先后遇上三位有缘老人去世...

一心念佛就能具足六度全体功德

得波罗蜜者,诸菩萨众,有恒沙劫中,修六度万行,未能...

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古人说: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人到年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