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念佛的人有三种,你是哪一种?》

圣严法师  2010/06/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一种人,是为了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或是使家人开智慧得平安。此乃消灾祈福,解怨释结。

第二种人,是为了人间苦多乐少,生命危脆,所以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待至位阶不退,再入娑婆,广度众生,成就无上佛果。

第三种人,相信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此如禅宗四祖道信大师所说:「若知心本来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即是净佛国土,更不须向西方。」五祖弘忍门下诸师,则多用「齐速念佛名,令净心」。他们念佛,都没想到求生西方,但是每次念佛,都感到身心宁静,烦恼减少,而且自己的心力越来越能与佛的慈悲愿力相应。此正是□[无量寿经》所说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体现。这种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自己能得到利益,其他有关的人亦能因他而获得利益。这就是因为念佛恒常不断,最後必得念佛三昧,必发悲智愿行。这一等人,虽不求生净土,但亦不得不生。得到念佛三昧时,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不一不二,那时,时时处处都能见佛在说法,时时处处无非极乐国土了。

依佛法来说,第一种人,仍属於人天善法,所谓民间信仰的层次;第二种人是正信的佛子;第三种人则是上乘的利根。由於众生的业深障重,在修行净业时,一开始即以第三种人自居,是不安全的,也是不切实际的;然而仅以第一种人的立场来念佛,所求又太少了。以第二层次来修念佛法门,是最落实可靠的,既可深植善根而臻於上乘,又能兼得消灾植福的现世利益 。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专注这句佛号,不管念头怎么样

问: 弟子时常静坐念佛很摄心,但是在念佛堂、唱佛号时...

至心信乐应如何理解

问: 至心信乐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 我们讲十八愿...

念佛贵在专

清代有一位圆融大师,字竺峰,俗姓姚,湖州清德人氏。...

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哪怕念十声阿弥陀佛都会令我们往...

【推荐】这是佛祖给我们的考验

末学以前在医院,看了一位十七岁的男孩子,他是埔里高...

四十八大愿——(第18愿)十念皆生我国

意谓:我成佛时,十方众生听闻我名号功德已,生起至诚...

信力不够,心就容易散乱

问: 请教法师,现在念经持咒持名号,均是散乱心,心口...

末世悲凉幸佛来救

初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佛成道时,已当浊世,况今...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推荐】贫不等于苦,富也不等于乐

如果我们缺乏生命的意志,并且对生命价值没有正确的认...

为谁辛苦为谁忙

在汲汲营营、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你可曾想过人生在世的...

唯有放得下,才能提得起

诸位要参禅吗?那你必须提起话头,放下万缘。唯有提得...

在繁忙工作中如何寻回专注力呢

问: 现在常见的工作环境是,电脑萤幕同时开了好几个...

【佛教词典】能成次第

【能成次第】 p0894   瑜伽八十一卷十六页云:又复说...

【佛教词典】大乘

梵语摩诃衍,译作大乘。大,简小之称。乘,运载之义。...

法身当中的摄受愿力

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十方诸佛的清净法身是平等的,但是...

四事之教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

果报的轻重取决于心

虽然果报现前有前后时间上的差异,但是它不离开一个原...

净土易往而无人,病根在于缺乏厌离心

我们看到一些同修,如果生活当中碰到一些挫折了,或者...

付出之后才能有回报

有一位智者曾经对我说:凡事如果能放下自我,站在别人...

学会面对失去,才能从失去中获得

在巴勒斯坦有两个湖,相同的是:这两个湖的水源是来自...

净土一法,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释尊一代时教,应机随缘宣说权实渐顿种种法门,众生随...

业力最怕辗转增胜

在唯识学上说,所有的业会得果报,它必须是增长业。 你...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

【原文】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此唯心之义,...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人命无常,光阴不再。 来念佛的人...

随顺世缘不攀缘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减烦恼》,讲了我们在和他人...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的行持方法

如何行持,单刀直入就是信愿持名,你每天能念三万声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