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何用功却与道不相应

宣化上人  2017/01/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何用功却与道不相应

太上老君《清净经》上说:“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沈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净矣。”

我们无论用什么功,也不能与道相应,总是不上路,这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个虚妄不实的“妄心”。好高骛远,求名求利,这都是妄心。有了妄心,对于自性就有动摇,好像一桶水,不动时,沙泥沉底,则水清净;若是用棒子(妄心)把水搅拌成浊水,那么就不辨真假、不分善恶,这时,择法眼也不具足,智慧也不现前。

“水浊不清”,就着住在万物,乱七八糟,找不出头绪,为什么?因为着住在万物上,便生贪求心,认为万物是真实的。贪求心生出来,就有烦恼。贪求到也烦恼,贪求不到也烦恼,因为烦恼和妄想交织在一起,就被五浊恶世的浊淹埋没了,那就不能恢复清净,因为这样,所以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不息,永无了期。生的时候,不知道是怎样生的,所以糊涂;死的时候,不知道怎样死的,还是糊涂。不但生时糊涂,死时糊涂,就是活着,也是糊涂。糊涂一辈子,也没有弄清楚,所以流浪生死,就把真心丢了。真心遗失,就掉到苦海中,爬不出来。若能明白这种道理,就是开悟。不会被虚妄不实的境界所转,而智慧即时现前。有了智慧,就不颠倒。

在《楞严经》上说:“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我们为什么和道不相应呢?就因为 “狂心”没有休息。这个狂心,就是不满现实的心,也就是贪而无厌的心,也就是有憎有爱的心。若把这种心停止,就是智慧,就是觉道,就是佛性的本体。可是我们把这个真理忽略了。所以在糊涂境界上,处之泰然,悠哉游哉,不想办法出离三界的生死苦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无论打了多少妄想,我们的心都是清净的

什么是真如呢?它的体性,经典上给它两句话,叫清净本...

修楞严三昧,开显智慧光明

二、佛,了了常知,不可昏昧。 佛者觉也,修持首楞严王...

【推荐】在世间中得解脱,要按四个步骤来修行

如何在烦恼痛苦迷惑的惑业和一切的魔境中解脱,五欲六...

我们怎样远离凡夫的妄想

在整个《楞严经》当中就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依一念...

【推荐】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

今天是打七的最后一天,我们打七的目的,是用参禅的方...

三个方面检验是否已离开妄想

每一个因缘都可以修功德,不一定是在顺境才修学。逆境...

如何清净如法受持八关斋戒

我们的同修,已经受了很多次八关斋戒了。如果你信愿持...

不知道空性,则不可能了解心性

复有三乘,须历色心等世出世法,一一会归摩诃衍道,佛...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宣化上人:菩提心是根本真心

什么是菩提心?菩提是梵语,就是「觉道」,觉悟的道路...

宣化上人的新年祝福:凡事忍耐受得了

先祝你们各位新年快乐! 本来我想很早就到这儿来,但是...

宣化上人:不可以随便显神通

摩诃目犍连尊者,他是神通第一;但世尊多次警告他,不...

老实地学佛,不学奇奇怪怪的东西

我希望各位学佛的人,都要老老实实地学佛,不要学一些...

【佛教词典】八斛食

(故事)八斛四斗之略,如言八万四千而言八万也。佛临...

【佛教词典】背请戒犯缘

亦名:展转食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五缘:...

听佛的话,能做到的尽量去做到

佛在世的时候领上比丘们去乞食,乞食不能超过七家。有...

一念因果一念觉

因果理论是佛法的根本思想之一,每一位学佛人对此都不...

乃至十念,也包含平时的信愿称名

乃至十念,一定要谈这种深信切愿的人,一定是念很多佛...

【推荐】佛陀的金玉良言

诸行无常: 世间万象,没有任何事物是长久永恒不变的...

细微的破绽可能导致失败

偶尔到朋友办公室玩,发现在他的案头上,所有的办公用...

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记得是在八九岁的时候,读过一个日本民间故事《戴斗笠...

施食有很多好处,一般人看不到

何以要施食呢?所谓未成佛道,先结善缘,不但要与人道...

什么样的人才拥有好的命运

《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诸子百家都从其中汲取营...

发愿与发誓

佛教徒常常发愿,一般人则常常发誓,那么发愿与发誓的...

净土宗的杂修与圆修有什么区别呢

问: 请问法师,专修净土的人在做早晚课的时候可以加念...

放弃小利来成就大事

意不并锐,事不两隆,人的一生中,总有许多事情要自己...

一击忘所知——香严禅师的悟道因缘

香严禅师和沩山禅师同为百丈禅师的弟子。香严禅师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