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淫欲心重要修九想不净观

宣化上人  2017/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淫欲心重要修九想不净观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色因为上。

优波尼沙陀:“优波尼沙陀”,翻译到中文就叫“色性空”。他生来淫欲心很重的,佛就教他修不净观。

什么叫不净观呢?就是“观身不净”,看自己的身体和所有人的身体,都不洁净、不清净;这要修“九想观”。

(一)膨胀想:死的时候,身体就膨胀起来了。

(二)青瘀想:膨胀之后,这死人身上就青一块、紫一块的。

(三)坏想:你有青瘀,它就爆开了,坏了。

(四)血涂想:就血肉模糊,它因为坏了,就流血水了。

(五)脓烂想:有这一种脓烂,从身体就出来了。

(六)虫啖想:就是虫来吃了,因为脓烂了就生出虫来,虫就来吃这个身体了。

(七)分散想:血一块、肉一块、骨头一块,就分开了。

(八)白骨想:变成一堆白骨头了。

(九)烧想:用火把它烧了,变成灰了;灰扬到虚空里,变成尘;尘也没有了,变成空了。

因为优波尼沙陀很着住到色相,见着女人,他就分别这个女人长得美貌,那个女人长得漂亮,那个女人又长得怎么样子苗条,专门用这种的功夫。

以后遇到佛了,佛就教他修这九想观:(一)膨胀想、(二)青瘀想、(三)坏想、(四)血涂想、(五)脓烂想、(六)虫啖想、(七)分散想、(八)白骨想、(九)烧想。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优波尼沙陀尊者也从座位起来了,顶礼佛足,对佛就说了。

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我也是看见佛最初成道的,佛教我九想不净观,观不净这种的相。

我一想这人在生的时候,虽然怎么样美貌、怎么样的漂亮、怎么样的窈窕,“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喔,这越想越津津有味!

可是修这个不净观,再怎么漂亮的,死了也是坏了,头一样就是“膨胀想”,死了过几天就膨胀了。然后就“青瘀想”,那个身上青一块、紫一块。青瘀完了,第三“坏想”,就坏了,这个皮肉爆开了!

你说这个时候,你还爱不爱她?这时候,你看,变得这样子!

第四“血涂想”,这个血肉模糊那个样子!你说,不但血肉模糊,那个时候就臭了,生出一股臭味!狗是最欢喜的,人是要离远远的了。

第五,就是“脓烂想”,变成脓了,烂了。喔,这个时候你说,一想就会作呕了!或者你再也不肯和她去接个吻,为什么?已经坏了。

第六,就是“虫啖想”,生出虫来了。你说那个虫子有大的、有小的,苍蝇来了,绿头蝇也来了。

绿头蝇,有苍蝇两倍,或者三倍大,绿色的。喔,这些个东西都来了,它们和她亲近去了!那时候,这么多虫去咬她、吃她,你也不和它们生妒忌心了!就生大厌离。

所以,第七,它就分散了,“分散想”。第八,就变成白骨了,“白骨想”。第九,就烧了,用火一烧,什么都没有了,“烧想”。

你说这个漂亮的美人,现在跑到什么地方去了?所以他就生大厌离。“厌”,就是讨厌了:“喔,更臭了!”

悟诸色性,以从不净:他明白再美的色性,都是从不净那儿来的,因为父精、母血这赤、白二渧都是不洁净的。白骨微尘,归于虚空:所以由白骨变成微尘,就变成虚空了。

空色二无,成无学道:也没有空、也没有色了,这时候我就证得无学的果位。“无学”,就是四果阿罗汉;证到四果阿罗汉。

如来印我名尼沙陀:佛给我印证,给我起个名字,叫“尼沙陀”,就是“色性空”。这个“色”,我看破了,色性空了,没有了,所以我就没有这种执着了。

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这一种不洁净的尘垢,这种色相既然没有了,我在真空里边变成一种微妙的色,而契合我这个秘密圆通的自性。

我从色相,得阿罗汉:我就是从这个色相,得阿罗汉果而悟道的。我是一个好色的过来人,以前很欢喜这种淫欲,那么现在从这里边逃出来了。

佛问圆通:现在佛问这十八界,哪一界是圆通的?我就从这色尘上而悟道的。如我所证,色因为上:如果依照我所证得的道理,我就是以这种色相的因缘,看破色相,就证果得阿罗汉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别被淫欲骗了

淫欲是一切罪恶、耻辱、灾祸、疾病、痛苦、烦恼、失败...

【推荐】色欲招病 断欲解病

从前,有个翰林名叫邝子元,患有严重的心疾。每逢毛病...

邪淫的人就算有好命也没用

看周围的环境,邪淫的事件多,而显著的报应却似乎看不...

印光大师寿康宝鉴序

【原文】 人未有不欲长寿康宁,子孙蕃衍,功业卓著,吉...

思无常,观不净

佛在波罗奈国鹿野园中,与五百大比丘说法。佛陀开示大...

色欲招病,断欲是药

明朝邝子元,得了心脏病,神经衰弱之症,精神时常恍惚...

邪淫的可怕

人们都知道杀业非常可怕,却不知道邪淫更加可怕;人们...

一切众生,生死相续,以淫为首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宣化上人:念地藏菩萨圣号

念地藏菩萨的名号,要清清楚楚地念,叫地藏菩萨知道我...

明明知道是妄想,为何不收拾干净

参禅的目的就为着开智慧,求解脱。要专心致志来参念佛...

宣化上人:爱护你的灵性

有些人在想:我长得很丑。或者:我个子很矮,反正也没...

宣化上人:孝顺父母、爱惜身命、忠于国家

各位有为的青年,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做一个伟大的人...

【佛教词典】相触得五罪

亦名:触该五聚   资持记释云:“触该五聚,唯无提舍...

【佛教词典】草饭

指粗饭。敕修百丈清规卷四请立僧首座条(大四八·一一...

佛陀姨母涅槃记

释迦牟尼佛的姨母--大爱道比丘尼,住舍卫国的王园精舍...

念佛怎样才能达到成片

问: 念佛成片,究竟怎样才能达到成片呢? 成刚法师答...

出家人必须能节俭,乃能安其淡泊之生活

雪窦寺寺训:俭勤诚公 今夜召集诸位职事茶话,特拈四字...

人人不知因果,大乱之道也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

人争一口气

齐庄公的时候,有个勇士名叫宾卑聚。 一天夜里,他梦见...

念佛放光是何种境界

念佛发光,乃属魔境。勿以为是,久则自息。当教彼一心...

出家人托钵乞食的含义与由来

乞食,又称为托钵、分卫、行乞,是比丘为资养自己色身...

【佛学漫画】维摩诘居士

维摩诘居士...

淡定与慈忍

记得一位禅师曾经说过,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 。 当...

善自调身心,具诸功德力

调心,改变人生的好习惯 古德云:君子慎所习。 良习,...

药师法门的妙义

在这极忙碌社会里,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有事业、职业...

攀缘妄境,造业轮回

在商朝,商朝最后一个皇帝商纣王,商纣王有一天,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