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戒律的根本

宣化上人  2011/01/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戒律根本只有一个,就是不自私,人要是有自私心,就会犯戒;若没有自私心,就不会犯戒。同理,人有自私心,就会犯法;没有自私心,就不会犯法。有些人在法律上受到委曲,未得到一个公平的判决,这是因为在往昔所行所做总将不公平加诸于人,故令他人亦以不公平加诸于己。

你应睁开自己的眼睛,把思想整顿一下,看一看,世上犯法之人,实在都是自私心引起来的。所有不守规矩的人,皆源于自私。如果没有自私心,则世间法不会犯,出世间的规矩也不会犯。所以若真能实行万佛圣城所讲的六大宗旨—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则不但能在世间做一个好人,亦可为出世的圣人。世界乱的原因,就是因为人人自私,未能大公无私。如有些党派口口声声的说是大公无私的,而实际做出来的事,完全是为己的,就这样把世界弄乱了,弄得人人都不平安,有恐惧感。这种种的不平安和恐惧感,都是因为自私心而引起的。

我们现在研究戒律,把戒律明白了,就知道怎样做人。明白做人的本份,也就明白做圣人的本份。所以研究戒律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帮助这个世界,我们首先要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以身作则,作其他人的榜样。这样世界才会一天比一天平安。所以每星期五学戒律时,要特别虔诚恭敬,才能得到其中的益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推荐】如何持好不邪淫戒

问: 请问师父,如何持好不邪淫戒? 大安法师答: 在...

作为出家人,要尊重佛戒

我那个时候才二十多岁,夜不倒单已经有四五年了,整晚...

受持五戒,它有两层含义

我们前面讲义大科,讲到五戒的法门。受持五戒,它有两...

受持三戒

舍卫城中有一良家子弟听了佛陀的说法,便皈依三宝,出...

净界法师:菩萨戒修学法要

当我们发心要行菩萨道,开始在生命当中来积集福德、智...

九缘皆具,方成不可悔之大妄语

《梵网经菩萨戒》云: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

喝酒有种种过失,是故应当不饮

酒在五戒中有,八戒中有,乃至比丘菩萨戒,无一不戒酒...

菩萨戒的根本精神

我要告诉诸位,蕅益大师在讲菩萨戒时,他讲一句很重要...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宣化上人:恭敬经书

我们研究佛法的人,对于安放经书的常识应该知道。譬如...

心定如须弥山,任何境界都不动心

我们要借假修真,效法诸佛菩萨超人的智慧,难思的神通...

宣化上人:如何能令人生信心

弟子: 佛教徒很清楚明白,信心就是修行的根本,没有...

《心经》能破三种障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以做什么呢?它可以破除三障。...

【佛教词典】无欲界

【无欲界】 p1049 一作离欲界。瑜伽八十五卷十页云:修...

【佛教词典】乐弃舍

【乐弃舍】 p1309 瑜伽八十三卷七页云:乐弃舍者:施前...

疾病就是良药

自从一九九一年我跌断腿骨以来,承蒙信众厚爱,经常接...

就石磨刀

从前有个贫穷困苦之人,在国王那里做苦役,日久天长身...

抛弃阻碍人生道路的包袱

包袱是一种累赘,总是会在不适当的时刻让你感到无奈和...

人生的祸福来自于因果

人在一生中往往有各种不同的遭遇,是祸是福、是苦或是...

真出家的实在难,能成大器的更不易

我们跟佛学,现在都是出了家。但出家有四种:一、身出...

出家后的四种修行法

出家中就有三种分别,一种是出世俗的家,我们现在的辞...

太虚大师:我的宗教体验

我初出家,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因缘,而最主要的还是仙佛...

持戒的意义与功德

1、《遗教经》: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

【推荐】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有问: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菩萨曰:汝但息想定...

君子小人就在一念之间

吕新吾云: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

谈做早晚功课

佛的程序是信、解、行、证。信了以后,即使理解不深,...

慎选人生方向

世间有许多微妙的事,譬如心境,有时一点点起心动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