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修行要忍耐

宣化上人  2011/05/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释迦牟尼佛,在往昔修福修慧的时候,经过三大阿僧祗(无量数)劫,才成正觉。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释迦牟尼佛在行菩萨道的时候,像头发那样细的善,也不放弃;像微尘那样小的恶,也不去做,所以福慧功德圆满,成为两足尊。

各位注意,善虽然小,也要修,集沙成塔,便成大善。恶虽然小,若去做,集少成多,便成大恶,永远不会成就道业。修行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果能诸恶莫作,那么,福报会一天比一天增长,若能众善奉行,那么,智慧一天比一天增加。虽然在增长,但要继续修行,而不间断,才能有所成就。

我们现在行行做做,坐坐行行,在禅堂里用功修行,这就是修福修慧。如何修福?就是不做诸恶。如何修慧?就是奉行众善。在这种情形之下,福报也圆满,智慧也圆满,然后很快成就佛道。不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

释迦牟尼佛前生做为常不轻菩萨时,修一种忍耐,的苦行。见人就顶礼,口中还说:“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后来有人讨厌他的行为,给人家叩头,还要遭受人的骂或打。有一次,行菩萨道,给人叩头,被人踢掉两颗门牙,但是不灰心,再接再励,行叩头的苦行,这回学到经验,见到人来,在远处就先叩头,还说:“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叩完头,说完话,即时就走,想打他也追不上。常不轻菩萨,以无我相的精神来修福修慧。谁教他这样修行?没有人教他这样修叩头行。乃是他自己心甘情愿这样修行。被打被骂不生嗔恚,这就是修忍辱波罗密法门。

修行人最要紧的法门,就是忍耐。遇到不如意的境界,要忍要让,与世无争。能修不能忍,随时发脾气,把辛辛苦苦所修的功德,统统烧光。我们扪心自问,有没有这种忍耐力?给人叩头,反被人打,不生嗔恨。若能做到,就是佛弟子,若是做不到,赶紧摄守身心,向前勇猛精进来修行。否则,浪费光阴空虚过,一无所得。修行人,主要能忍冷忍热,忍风忍雨,忍饥忍渴,忍骂忍打。学常不轻菩萨的精神,无论谁对我不好,也不生嗔恨心,以诚待人,彼自然被感化,化干戈为玉帛。修行人,就是修无我相,如果无我相,一切能忍受,境界来了,也不动心。自己把自己看成虚空一样。顺境来了,也是修行;逆境来了,也是修行。换言之,顺境来了,也不生欢喜心,逆境来了,也不生忧愁心。无论顺逆,要认识清楚。若能如如不动,不会被境界所转。若能了了常明,就能转境界。

释迦牟尼佛在往昔修行时,专修忍辱法门,所以称为忍辱仙人。有一天无缘无故被歌利王割去四肢,可是他不生嗔恨心,反而可怜歌利王的无知。乃对歌利王说:“等我成佛时,第一个先度你修道。”歌利王闻之,生大忏悔心,皈依忍辱仙人。后来就是乔陈如(五比丘之一)尊者。佛为他们五人说四谛法、三转法 轮,都证罗汉果位。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佛教的教祖,他的忍辱功夫修到极点,怎样也不会生嗔恚心,我们都是佛的弟子,应该向本师释迦牟尼佛学习忍耐的功夫。浅言之,忍耐是修行法门最主要的,不可忽略。古人说:“忍片刻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说“忍是无价宝”。谁把万佛城打碎了,我也不执着,绝对不生嗔恨心。人人如此想,天下太平。

忍耐是修行人不可缺少的。有忍耐力,才能修行;没有忍耐力,一切免谈。今天所讲的道理,非常平凡,淡而无味。可是这是真法、正法、妙法、稀法。虽然平常,但是道是从平常中生出来,道是人用脚走出来的。这种无为法,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法,不可当面错过。如果当耳边风,过而不留,那就后悔莫及。今天对你们所讲的话,会用时,无论什么境界来了,不生烦恼。若能用智慧来判断这个境界,不管什么事情,都能迎刃而解,不会有什么麻烦。最后希望各位努力参,参“念佛是谁?”不找到“谁”字,不休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佛法中的「勤俭宽和」

我书房墙壁上挂着一副勤俭宽和,是一位出家法师的墨宝...

先把这两根摄住,其他四根就不摄自摄

六根中,最难摄的有二根,即意根与耳根。意根容易胡思...

修行人要善用你的第六意识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个时候,彻底了...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应劫而生的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

不可四尽(法演四戒)

宋朝有一位禅师,名克勤,就是佛果圜悟禅师。他当年在...

如何以三想来对治淫心

色欲这件事,是全世界人的通病。不仅中下根机的人,会...

修行的痛苦是有意义的

我们修行也很痛苦,要减少休闲的时间来听课,减少休闲...

圣严法师《不要发空愿》

我们常常听人许愿说:我希望、我想要、我愿意......。...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宣化上人:无明就是贪瞋痴慢疑

无明就是贪瞋痴慢疑,这五种恶业,能令人颠倒发狂。 ...

宣化上人:爱护你的灵性

有些人在想:我长得很丑。或者:我个子很矮,反正也没...

淫欲心重要修九想不净观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

宣化上人:修行人要经得起考验

学佛法的人,一定要把自己自私自利的心消灭殆尽,不让...

【佛教词典】修定寺塔

位于河南安阳县城西北三十五公里之清凉山南麓。修定寺...

【佛教词典】二烦恼

二种之烦恼。(一)根本烦恼与随烦恼。据瑜伽师地论卷五...

证严法师:人生最有价值的就是爱

△ 什么是人生最有价值的呢?就是爱。把牺牲当作享受...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只一念间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故儒云:人心惟危...

星云大师《佛教对时空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感谢佛陀的指引,让我们有...

人埋葬后魂神是否还在坟墓中呢

摘自《佛说大灌顶神咒经》: 阿难又问佛言。若人命终送...

佛为什么要创造五净肉让比丘吃呢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

善导大师:水火二河白道喻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为行者说一譬喻,守护信心,以...

憨山大师《观音赞》

大悲观音像赞 我闻大士本无住。但在众生心想中。众生既...

【推荐】从小养成的行为举止会影响未来的命运

从小养成得体的行为举止,对一个人而言至关重要,因为...

【推荐】前世虽有修持,现世又放逸,空留下无尽的遗憾

通常我们遇到一些逆境时都会说,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

圆因法师《莲池警策》

莲池警策序 末法时代,去圣日遥,佛法式微,邪师说法...

佛教念珠的实用性

佛教念珠有一百八颗、五十四颗、四十二颗或二十一颗数...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长命报

佛说有十种善行能使众生得到长寿的福报,其中五条都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