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所言黑影, 非佛菩萨之影

印光大师  2015/06/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所言黑影, 非佛菩萨之影

接手书,知日诵精勤,欣慰无似。所言黑影,非佛菩萨之影,亦非怨亲对头所现之影。以佛菩萨既现,必明了能见其面目等。怨家当现其可畏之相。此影殆宿生有缘之孤魂,冀其仗念佛诵经之力,得以超生善道耳。当为伊于课诵回向后,又专为回向。令其消除恶业,增长善根,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则于彼有益,庶不负现影一番苦衷。又凡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见好境界,不生欢喜,见不好境界,不生畏惧。能如是,则所见境界,皆能作助道之缘。否则皆作障道之缘。又凡修行人,俱宜以至诚恭敬为本。以慈悲谦逊为怀。心之所存,身之所行,虽不能完全与佛相应,必须努力勉勖,以期其不违佛心佛行。则可谓真修行人,真佛弟子矣。(戊辰七月十九日)(三编·复杨典臣居士书三)

问:地藏王菩萨,为奉行佛法之人,在阴曹职司幽冥教主,系入六道度众生者。然常人每误为神祇,或灵鬼者,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然则奉行佛法的菩萨,与天仙鬼神,将何由判别耶。

答:神祇乃业报所感,可云职司。地藏菩萨,以弘誓大愿,在幽冥度脱众生,何可云职司乎。世人不识凡圣,一概视作神鬼,亦无怪其然。譬如小儿,只识其家之人,余一切人,彼皆完全不知,当谓一切人,皆不如彼父母之尊贵矣。既知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方为小乘圣人。破无明,证法性者,方可谓之大乘菩萨。而未断烦恼,仗宿福力,得为神祇,尚与天人地位相去悬远。况已证法身之大菩萨乎。不知佛法,纵判也不能了知。已知佛法,用不著判。(三编·答崔树萍居士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不得不从事杀生行业,该如何化解罪业

问: 请师父开示,如果为了生活和生存,不得不从事杀生...

水陆法会八天七夜在做什么

每逢农历七月,许多佛寺都会举办水陆法会。那么什么是...

将冤亲作父母孝,作诸佛敬

参禅人,首知瞋怒,为伤身害命之渊府,并不费大事。见...

清明节佛弟子怎样做才对已故亲人最有利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

临终时冤亲债主为何不会化作阿弥陀佛形象

问: 临终时,怨家债主为什么不会化作阿弥陀佛的形象...

诸事不顺,是有冤亲债主障碍吗

问: 有时候我们修行不得力,有障碍,诸事不顺,是因...

苏东坡与水陆法会的因缘

苏轼与水陆法会缘分甚深,水陆仪文中许多辞藻和韵律俱...

寺院普佛有何含义

普佛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以礼敬诸佛、忏...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阿弥陀经》与《金刚经》是否矛盾

弟子业障深重,赋质愚蒙,幸闻净土法门,而得皈依座下...

印光大师:祭祖用素

食肉一事,大是怪事,但以习行即久,不知其非,凡以为...

居家处世如何对待不如法的人

居家处世,见人有不如法,既无威德,足资制服,又不善...

印光大师:劝注重因果

◎ 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约佛法论...

【佛教词典】搕

禅林用语。本指粪、粪秽、杂秽,引申为无用而不值一顾...

【佛教词典】千二百五十人

(杂语)过去现在因果经四曰:耶舍长者子朋党五十人,...

他用一根稻草换到了一个庄园

古时候,有一位很想成为富翁的青年,他到处流浪,寻找...

为什么古来有些祖师能把腿一盘,要走就走要来就来

我们修行的人,首要目的是了生脱死。那么何谓生死?生...

不要被情爱所束缚

如果说死亡是这个世间人们最恐惧的事,那么最悦意不过...

助念以佛为本,佛来比人来容易

我们现在助念团功德无量,成就了多少往生的因缘,这个...

怀孕的胎儿有缺陷该怎么办

问: 我和妻子都信佛,妻子怀孕五个月了,胎儿都能动...

信是世间最稀缺的资源

净土往生法门的宗旨就是信愿行,我们一定要在信愿行三...

哪里是我们真正的家呢

问: 我半生辛苦奋斗,为家人谋得一栖身之处,本该高...

把差别相整合成一真法界

诸位我们会看到,我们以前的心态,它以自我意识为中心...

为何你要甘受轮回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受轮...

口说爱语可助我们摄化众生

善护口业,不出恶言,可令我们内心保持清净无染。口说...

透过无分别智远离五种过失

哪五种过失是透过无分别智可以次第远离的? 一、远离外...

对境炼心才是真修行

问: 弟子听过一个公案,有位修行人一直在山上闭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