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

印光大师  2016/10/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心性是同。举凡三乘六凡,如来视之,皆如一子。何以故。以其皆具佛性,皆堪成佛故。三乘且置。六凡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狱,虽则高下悬殊,苦乐迥异。总皆未断惑业,未出生死。天福若尽,即便下降。狱罪若灭,仍复上升。犹如车轮,互为高下。

我今幸得人身,理宜委曲设法,护惜物命。体天地好生之德,全吾心恻隐之仁。良以诸物与我,同生于天地之间,同受天地之化育。而且同知贪生,同知畏死。仁人于枯骨,尚且掩而埋之。于草木,尚且方长不折。况肯为悦我口腹,令水陆诸物受刀砧烹煮之苦哉。

须知此等诸物,从无始来,亦曾高居尊位,威权赫奕。不知借威权以培德,反致仗威权以造业。竟使恶业丛集,堕于异类。口不能言,心无智虑,身无技术,以罹此难。虽弱肉强食,于事则得。而怨恨所结,能无生生世世,图报此怨之念乎。人纵不念诸物被杀之苦,独不惧怨业深结,常被彼杀乎。又不惧残害天物,天将夺我福寿乎。

人惟欲眷属团聚,寿命延长,身心安乐,诸缘如意。正应发大悲心,行放生业。使天地鬼神,悉皆愍我爱物之诚。则向之所欲,当可即得。若仗我有钱财,我有智力,设种种法,掩取诸物,以取悦我口腹,不计彼之痛苦。尚得谓与天地并立为三之人矣乎。

然我与彼等,同在生死。从无始来,彼固各各皆为我之父母兄弟妻妾子女,我亦各各皆为彼之父母兄弟妻妾子女。彼固各各或于人中,或于异类,皆被我杀。我亦各各或于人中,或于异类,皆被彼杀。为亲为怨,相生相杀。静言思之,愧不欲生。急急改图,尚悔其迟。况肯蹈常袭故,仍执迷情,以为天生异类,原为供人食料乎。

然我尚具足惑业,固无由出于轮回之外。万一彼罪已灭,复生人道。善根发生,闻法修行。断惑证真,得成佛道。我若堕落,尚当望彼垂慈救援,以期离苦得乐,亲证佛性。岂可恃一时之强力,俾长劫以无救乎哉。古有高僧,行步不跨虫蚁。人问其故。答曰,彼此同在生死中,或彼先成佛道,尚望其垂慈度我,何敢轻慢乎。

是知佛视众生皆是佛,众生视佛皆是众生。佛视众生皆是佛,故多方化导之,种种折摄之。纵令绝无信心,亦不弃舍。曲垂方便,令种善根。待其因缘时至,自然发生增长,依教奉行耳。众生视佛皆是众生,故闻佛之言,不生感激,反以己之邪知谬见,多方毁谤。甚至拆毁塔寺,焚烧经典。固结魔党,破坏清修。殆至正智稍开,则便愧悔无及。由兹遂复归命如来,兴崇佛法者,古今来比比皆是。

须知父母于逆子,尚生弃舍之心。佛于逆恶不信之流,愈生怜愍。何以故。愍其惑业深重,失本心故。以虽则现时背逆于佛,而即心本具之天真佛性,仍复丝毫不失。如焦模中金像,敝衣中宝珠,蒙尘之秦镜,在璞之荆璧。愚人但见其外相,而不知其内容。佛则遗外相而论内容,故无一众生或生弃舍也。

然佛尚不轻众生,众生何可轻众生乎。故凡一切水陆众生,必令各各得所,常得飞走游泳于自所行境。以各乐天真,各尽天年。则此书所说之种种善报,当可具得矣。人既如是,物尚不欲令其失所,何况于人。则互相亲爱,互相扶持。自然俗美人和,必致风调雨顺。其有不物阜民康,时清国泰者乎。

又祈凡我同人,切勿自轻。当思我与如来,同一心性。彼何以惑业净尽,福慧圆满,安住寂光,常享法乐乎。我何以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轮回六道,莫由出离乎。心性是一,苦乐天渊。若犹以佛性功德,独让如来亲得受用者,尚得名为大丈夫哉。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三》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推荐】胎儿没成形前堕胎,算犯杀戒吗

面的三皈依,它不应该只属于人天乘,它是应该共于五乘...

以对待小昆虫的心态检讨自己的慈悲心

譬如说我们持不杀生戒,有时候一些小动物我们看到了实...

佛教护生与动物保护

编者按: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短短两句话...

弃儿的故事

从前有户人家,十分贫穷,生了个小男孩,实在养不起,...

爱是没有分别的

佛教徒多数会念佛,但却不一定都能了解南无阿弥陀佛这...

乌龟感恩 惊呆卖龟人

有一次,我到宝鸡开会,路过文化宫门口时,碰见一个男...

杨梓茗居士《肉食之害》

很久以来,我们都以为要吃肉才能得到营养,动物都是生...

忆念众生如子想

往昔,无畏王如来灭度之后,在正法时代有一位聪明慧黠...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推荐】瞋恚的习气最为害人

富贵人更容易瞋恚,稍不称心,就要发火,轻则口出恶言...

欲急得一心不乱,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

汝妄想纷飞, 尚欲急得一心不乱,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故...

若论幻身,则生同傀儡死作尘土

夫前之无始,后之无终。包太虚而无外,入微尘而无内。...

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

【原文】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

【佛教词典】受请往讣是非

行事钞·讣请设则篇:“萨婆多,被请人,与僧同去,不...

【佛教词典】香筥

盛香之容器。又作香盒、香合、香函、香箱。通常为木制...

有人遇到鬼神障,应该怎样帮助她们

问: 师父慈悲!如果有很好的姐妹碰见鬼神,可是她又...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原文】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制之若无,斯为圣人...

十二因缘

一、前言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流转的...

为人处事,如何不让自己伤痕累累

海公在讲《楞严经》的时候,常讲一个观念说,其实这个...

盂兰盆节的来历故事

一天,大目犍连尊者刚刚获得六种神通,迫切地想救度父...

【推荐】男欢女爱的十一个疑问

《法华经》中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作为欲界众生,...

执著于苦的「有」,而看不到苦的「无」

佛教不是宿命论,它告诉人们人生是苦,是困难,是要人...

地下入定七八年,但生死还未了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京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下大...

楞严咒为一切诸佛之母,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持楞严咒: 向内开显真如,向外感通诸佛 欢喜、生善、...

走出宿命的阴影

从带业与消业往生说起 学佛修行,主要努力的目标何在?...

做了一点点好事,就想把一切灾难都免了

【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

长夏须养脾胃,如何调理有秘方

中国人以农立国,讲究吃饭。其实一个人身体真正需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