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潜伏在你身边的「菩萨」们

2013/06/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潜伏在你身边的「菩萨」们

宋朝太平兴国年间,有一位法名辨聪的僧人,游方到五台山,时值仲夏,便于清凉寺随僧众结夏安居。当时僧众中有一位老比丘,举止疯疯颠颠,大众都瞧不起他,唯独辨聪对他承事恭敬。

结夏安居圆满后,辨聪即将继续云游。当他向老比丘辞别时,老比丘从怀里拿出一封书信,嘱咐他说:“到开封城北,找到叫薄荷的,把信投给他!”。

辨聪拜别五台山,走了一段路才发现老比丘没交代地址,心里嘀咕:“地址不详,从何找起?信里头不知写了什么要紧的事?”又不好绕回五台山,就拆开信来看,信上写着:“你在世间游化日久,那些众生容易调伏吗?若已调伏,度生的事就完成了,可速返回,待太久,恐被强缘打失,流入世间的业报,至祷,至祷!”辨聪看完大惊,赶忙把信再封起来。

有一天,辨聪经过开封广济河畔,远远听到有一群小孩在呼唤:“薄荷!薄荷!”辨聪过去问:“谁是薄荷?他人在那里?”小孩指着一间赵姓人家的猪栏,说:“猪栏内脖子上带个铜铃,金色鬃毛的大猪,就叫薄荷。”

辨聪前去赵姓养猪人家,便问主人:“这条猪为什么叫薄荷?”

主人说:“这条猪很特别,很爱干净,只吃薄荷,所以村里的小孩都叫他薄荷。平常有屠户来捉猪时,其它的猪只都怕得四处奔跑逃逸,如果猪只牵到薄荷的身边,都会安静下来,也不乱跑哀嚎,任由屠户宰杀。因此以后屠户都会牵薄荷到等着宰杀猪只的身边,绕上一圈,省了以往宰杀猪只时的惨烈的挣扎与哀嚎。所以一家人很爱惜他,多年来都舍不得杀。”

辨聪听完之后,就叫了一声:“薄荷!有信给你!”大猪闻声前脚跃起来站着,辨聪将信投过去,猪一口吞下,保持像人站的姿势,随即就迁化往生了。

这个故事出自印光大师修订的《清凉山志》,薄荷猪原来是为了度化众生,乘大悲愿力,倒驾慈航的“潜伏”菩萨。菩萨们“应以猪身得度者,即现猪身而为说法”,以启发众生心中的如意宝珠藏。

由此可知:那些把我们“劝进佛门、逼近佛门、打进佛门、哄进佛门、骗进佛门、拉近佛门、买进佛门、卖进佛门……”的人,那些为我们提供“布施机会、修行机会、消业机会、念佛机会、诵经机会……”的人,都可能是“潜伏”在我们生命历程中的菩萨和大善知识,只是肉眼凡胎的我们“问君何所在,对面不相识”而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教化众生的四无畏功德

说法无畏,你要有总持不忘的功德。人家疑惑起来了,一...

上求下化皆不离的妙法

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

佛陀的27种利生事业

如《现观庄严论》所说,佛陀以种种幻化身应世,并以二...

四法供养为最上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曾经驻锡于过去四佛弘法之处拘深瞿...

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未成佛前先结人缘

【后复载一僧,博通经论,所至无所遇。乃咨嗟叹息。傍...

【佛学漫画】隐元禅师

前有鉴真不远万里,六次渡海,后有隐元不畏高龄,在异...

极乐六尘皆说法

又,若据法所显义,则无非佛事。如香饭光明等,当知法...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禅师们面对死亡时,是如何的呢

佛经中说,人死之时,四大分离,如生龟脱壳,痛苦不已...

苏东坡的前世后身

生命是轮回的,很多人或多或少能够知道自己的前世,这...

不为美食所欺

在王宫里,养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鸟。这些鸟是要做什么用...

周紫珊居士生西记

居士,讳毓英,号紫珊,江西吉安巨商周扶九先生之长孙...

【佛教词典】小乘之宗要

佛乘宗要论曰:小乘的宗要,为超出世间的,则必先将一...

【佛教词典】四结

(名数)以日月之四翳譬四结也。一云,欲结也。二风尘...

菩萨的两大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

从这样一个万法唯识的道理,菩萨生起了两种的功德力:...

良师益友如何寻觅

问: 芸芸众生中,良师益友如何寻觅?结交「益友」的...

星云大师《谈你说我》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我们今天要讲的题目是:谈...

光孝寺:未有羊城先有光孝

光孝寺位於广东省广州光孝路北端。据《光孝寺志》载,...

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九》 普贤行品第三十六: 尔...

怎么才能摆脱生死业力的恶性循环

佛陀他是一层一层的摄事入理。其实这个摄事入理不但是...

遵式大师:校量念佛功德说

大般涅槃经云: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养一切众生。不...

顽劣愚痴的众生,也有圆成佛道的一天

佛教信仰的主要内涵在于向佛陀学习,此即所谓学佛;亦...

为什么要以「和」为贵

中国古代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

穷微极妙的莲华座

《观经》讲那个莲华座,你看看它穷微极妙到什么程度?...

圣严法师《痛苦的发生与消失》

只要谈到佛教教理,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说...

怎样保护学佛人的信心

佛教讲信解行证,如果没有信,其他的全部谈不上,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