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造塔礼拜脱猴身

2013/12/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造塔礼拜脱猴身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弟子是阿罗汉,名叫作须曼。有一回佛剃了头发,就叫须曼将剃下来的发拿到印度西北部的罽宾国去。这一位阿罗汉遵行佛的指示,就到罽宾国的山林里面造了塔,并把佛的发供在塔里面。后来有五百位阿罗汉来到那里用功修行,常常去礼拜佛塔。

在那山里同时也有五百只猴子。它们看到有人在那里造了塔,又看到人们在那里礼拜,这五百只猴子就随着仿效,从山下搬来泥土石头,也造了一个塔,又在塔上竖了根木杆,学着用香花供养礼拜塔。

有一天,山水忽然暴涨,这五百只猴子全被山水给淹死了。死了以后,立刻生到忉利天上享受天福。这些初来到忉利天的天人就忆想,我们前世有什么功德,为什么来此享天福呢?天人一想,原来自己前世生作猴子,因为模仿阿罗汉造塔、礼拜,所以得了生天的果报。

这五百位天人为报答这五百只猴子的恩,于是拿了香花来到五百只猴子的死尸处,散落其上。这时候有五百位婆罗门看到那么多天人,身体魁伟放光,身相非常殊妙,但是他们为什么拿着花供养猴子的死尸呢?于是上前去请问天人,天人也就如实地回答了,并且告诉他们:「你们邪知邪见的修行了这么久也没有成就,不如这五百只猴子能造塔礼拜有功德。这是什么原因呢?不如我们一起到灵鹫山去拜见佛,请佛为我们开示吧!」

五百天人于是领着五百婆罗门到了灵鹫山来礼佛,并向佛请问:「我们曾经造过什么罪,而得到了猴子的果报呢?」

佛说:「久远久远以前,有五百婆罗门在山里面修行。同时也有一位佛教的年轻比丘,他想在山里造一个精舍,于是从山下搬来泥土和石头。

「这五百婆罗门看到这位比丘身强力壮,非常矫健,心里非常嫉妒,就毁谤他说:『这一个佛教徒比丘往来如飞,像只猴子似的。』

「后来山里面河水暴涨,这五百位婆罗门统统被水淹死了。死掉后第二生就作了猴子,也就是这五百只猴子,而那一位年轻的比丘,就是释迦牟尼佛。」

佛又继续地说:「虽然生作猴子,但因为游戏的心情,造了一个塔,也能以香花供养、旋遶礼拜,所以就生天了。」

佛于是又为他们开示苦集灭道四谛,五百天人全部都得了须陀洹果。五百位婆罗门听了这段因缘之后,也欢喜地随佛出家了。

从经论上看,很多人因身口意造罪有过失而堕落三恶道,这是很恐怖的事。所以我们在佛法里面应该努力栽培善根。而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造塔、香花供养,以及礼拜佛塔,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散乱称名,皆已成佛

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

贫穷老母布施臭米汁

大迦叶尊者喜欢向贫穷的人乞食,而不向有钱人乞食。一...

你要修福修慧,这句名号就完全具足了

阿弥陀佛遍知法界的智慧之海,用海来比喻智慧的深广,...

我们要发回向的愿,这种回向效果无穷

【次当复发回向之愿。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

持名念佛功德殊胜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的真实义

接着再看第二点,是约着众生。这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

归依地藏菩萨,即得解脱三恶道报

【过去久远劫中,如是慈愍发恒河沙愿,广度众生。未来...

佛虽广受一切供养,但心中无增减

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在竺叉尸罗国的博罗吁罗村...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他是如何躲过命里的大难的

安徽商人王志仁,三十岁尚无子。有相士告诉他说十月份...

古代母亲教育子女的用心之事

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自襁褓至幼年之时,其衣食住行...

处境并不是最糟糕的

有一则故事说,一个穷人与妻子,六个孩子,还有女儿女...

要选择希望还是绝望

有兄弟俩,一起外出经商。然而,在半途遭遇了恶人,他...

【佛教词典】非俱有法

【非俱有法】 p0713   品类足论六卷十二页云:非俱有...

【佛教词典】七佛通戒偈

(术语)谓之通戒或略戒。诸佛出世之初,因弟子清净,...

「施主」有何含义

施主,即檀越。佛教对布施者的敬称。指施舍财物给佛寺...

诚实的商人

五大劫以前,菩萨是一个诚实的商人,在舍利婆国贩卖装...

见月律师的克苦精神

明末清初时,有见月律师,传三昧老人衣钵,继主千华(...

我没有时间去管别人的闲事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急冲冲地跑去找老和尚,告诉老和尚...

善护六根,恒持正念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你们...

慈舟法师《八大人觉经浅释》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但是归依了...

学佛最重要就是要有慈悲心

一诚长老说,学佛最重要就是要有慈悲心,比如佛教说的...

【推荐】古人的修身箴言

教子的金科玉律 父母同负教育子女责任,今我寄旅京华,...

三十六种富贵之人的心相

古时候有一句谚语说:「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

修慧要有深厚的福德因缘作基础

学佛就是向佛学习,学习佛是如何觉悟的。佛就是觉,《...

因爱则生忧,因爱便有畏

一、《圆觉经》: 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

佛慈悲不舍任一众生,分种种身来度脱

释迦牟尼佛在忉利会上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自己要灭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