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乞食空钵而回的因缘

2023/03/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乞食空钵而回的因缘

一次,比丘们问佛:“世尊!您成正觉后,曾入娑罗聚落乞食,却一无所得,空钵而还;这是什么样的因缘呢?”佛陀回答:“这是如来在过去生中所作之业,今生因缘成熟故感此报,必须自受,没有任何人能相代。比丘们!世人造作善恶之业,皆于自身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中招感异熟果报,并非外界地水火风令其受报。”并说一偈颂:“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佛陀告诉大众:“久远以前,有一座波罗痆斯大城,城中有一个年少婆罗门行者。当时有一位独觉圣者住在波罗痆斯城施鹿林中,名叫乐寂。在无佛之世,独觉圣者出现世间,住于闲静之处,观外因缘而自悟圣道,哀愍贫穷,是众生布施供养的唯一福田。当时,这位乐寂独觉每日清晨都会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有一次,年少婆罗门行者来到城中一位长者家乞食,但空无所获;不久,乐寂独觉也来到这位长者家托钵乞食。婆罗门心想:‘我倒要看看,这个出家人能乞得些什么?’于是悄悄跟在独觉身后,进入长者家中,藏身在门侧窥看。

长者的妻子见到乐寂独觉身心端严寂静,净信之心油然而生,随即捧着满满一钵的精妙饮食,恭敬地奉上独觉圣者。圣者接受了供养,正要出门时,等在门边的婆罗门对他说:‘出家人!我想看看你得到的食物。’当时独觉圣者并没有作意观察,不知对方怀有恶意,便让看他钵中的食物。年少婆罗门一看,心中既嫉妒又憎恨,立即伸手将钵打落,又用脚践踏散落一地的饮食。独觉圣者问道:‘贤者!您为什么要毁坏这些食物呢?如果您需要,我一定会将食物奉予您的。’年少婆罗门又以种种粗恶言语辱骂独觉圣者。乐寂独觉虽然失去饮食,但心中调和柔顺、没有丝毫瞋怒,又回到施鹿林中继续修行。

诸位比丘!这位年少婆罗门行者,就是我的过去身;我当时因为心怀嫉妒,而使独觉圣者不得饮食。由于造此恶业,使我在往后的百千万年之中,经常投生地狱,受尽种种苦报;直到今生仍有残余的业报,以致于我虽已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入娑罗村乞食时,却一无所获,空钵而还。”

典故摘自:《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十八》

省思:

因缘果报,是真实不虚的道理。佛法云:“欲知过去因,当观现在果;欲知未来果,当观现在因。”三世因果丝毫不爽,自己造作的一切善恶业因,果报现前时,还是由自己承受,没有任何人能相代。明白因果之理,就知道唯有在因上努力,才是最踏实的;无论身处顺境、逆境,都要时时返照自心、检讨反省,将心中的烦恼化除,使身口意三业清净,若能如是坚持行之,人生必能步步光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福报不是靠争抢,而是由辛苦培植而来

有一对亲兄弟从小关系很好,各自成家后也经常往来,但...

愿罪业悉消灭

我们一生都是为了身见,为了享乐为了这些东西,一生为...

现在是过去的果,又是未来的因

当我们知道生命的因缘,是由心力创造出来的,那么心力...

当别人遭受痛苦时不要幸灾乐祸

佛陀在《诸法集要经》中说:若见造非法,生劣心随喜,...

六件损财消福的事

求财之人,有六种事不当做:一是种种戏,就是赌博;二...

人生世间,险难甚多,淫欲邪见是其大宗

人生世间,险难甚多,淫欲、邪见,是其大宗。汝家道颇...

为家人买肉和烟酒会影响往生吗

问: 我想吃长素和受持五戒,但是身边家人朋友要我帮...

打坐中险些投胎成猪的故事

在他年轻的时候,在成都五担山有个文殊院大丛林,后面...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怪兽的传说

在无边无际的森林里,有一棵树冠簇密的老树。也不知从...

降伏内心淫念欲望的方法

有一次,尊者宾陀罗婆罗陀阇在婆磋国游化,住在首府拘...

淡然面对一切

关于清政府任命刘铭传为台湾总督,有一段小故事: 当时...

证严法师说故事《佛陀和他的弟子们》

目犍连救母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打坐...

【佛教词典】云门露字

(公案)僧问云门:杀父杀母,向佛前忏悔。杀佛杀祖,...

【佛教词典】天台四释

(名数)天台智者释法华经用四释:一因缘释,以四悉檀...

心念一转,极乐就在您眼前

各位都晓得《阿弥陀经》中有这么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

佛并没有涅槃

圆教和禅宗是一致的,佛说的法是对机不同,目的都是明...

念佛吃素转恶业大苦为小苦

汝何不明道理,一至于此。目疾发生,不知忏悔宿生此生...

同样的布施,为何受福不同

为什么信佛好多年了,还没有什么成就,什么原因呢?我...

追求物质的乐受是无底洞

你生活的快乐不快乐,活得幸不幸福,你是不是有一个正...

在家居士对「四种清净明诲」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

问: 在师父讲到的《四种清净明诲》中,淫、杀、盗、妄...

要去净土,何必带死老鼠

气味相投 有一种鸟,在这天地间什么甜蜜的水果、芬芳的...

圣严法师《禅是什么》

有人认为禅与净土截然不同,其实,二者并无冲突。此在...

如何正确地理解持戒和念佛的关系

问: 现在修净土宗的人,对持戒念佛的理解总有偏颇,...

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无门慧开禅师有一首偈,开头两句是:春有百花秋有月,...

这个才是往生的关键

现在汝等虽然也有一定的信心,也有求往生的心,但是这...

养猪场参观记

有一种回忆,住在都市已渐淡忘;有一种体验,住在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