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云门寺明醒首座:没有修行好苦哦

2023/04/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云门寺明醒首座:没有修行好苦哦

2004年11月18日,云门祖庭明醒首座做完他一天的修行功课后,告诉他身边的弟子要相信修行的好处是真实的,要念好《楞严咒》,然后吉祥而卧,于18:45分安祥地走了,享年64岁,留下的只有记忆中他的谆谆教诲。

我于2001年来云门禅堂参学,有幸得以亲近这位老菩萨。一天,明醒首座在寮房的走廊对我说:“没有修行好苦哦!以前,有一位香港的老人,会看风水,有很多钱。政府很喜欢他,小和尚也喜欢他,他很大方,给他们大红包。可是,临死的时候不中用啦,非常痛苦,大声地哭、大声地叫,两个手到处乱抓,滚来滚去,到处都是,谁看了都没办法。没有修行真的是不行哟!”

明醒首座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一直坚持过午不食,夜不倒单,一有空就看见他在诵经或念楞严咒或念佛,多数时候他都是站着的,只有很疲劳才会坐下来,除了临终前一个月,由于体力不足佛源老和尚批评他不爱护身体的时候他才偶尔躺下来。

有一次,他来禅堂坐养息香。由于太疲劳,从禅凳上摔了下来,他默默地爬起来,重新坐好,过了一段时间,又摔下来了,在昏暗的灯光中,他不屈地爬回禅凳。

我想:今天在大众面前摔下来,他明天可能不会来了。可是,第二天他那有几分倾斜的身影,又出现在禅堂的大众中,我只好规定:如果明醒首座再摔下来,监香师傅就要受处罚。从此,监香师父每次都小心守护着他。

住在他楼下的师傅告诉我,有时候,半夜会被楼板上“咚”的一声吵醒。唉!不用问,首座和尚从禅凳上摔下来了。这种祖师传记中的苦行,就发生在我身边。

今年8月,寺院安排明醒首座住进新房,我带着几分担心,抬来一张床,不料,他很高兴地说:“好!好!好!抬进来,人命是无常的,将来我不在了,这房子、这家具别人还会用得上”。

平时讲开示,他喜欢引用《四十二章经》和《六祖坛经》中的经文,语言精要。

去年中秋节的明月下,他对禅堂师父们开示说:“出家修行尤其坐禅,一定要断除欲念,不要漏精,要先远离女人,八十岁老太婆也有欲念,也不中,不叫有欲念这个很关紧”。

平时,他的房间从未有女人跨进半步,就连男众能进门的都很少,没有电话、手机,平时衣服都自己洗,破了自己补,自己的事恐怕麻烦别人,看见别人丢弃的旧东西,觉得还能用就捡回来,弄得房间像仓库,别人供养他的营养品,接受后,等人一走,他就送给别的师父。他真正是“少欲知足”。

他教育弟子很严。有一次,他提到他的徒弟时说:“我有几个徒弟很好,平时很用功,尊重师父,还能护持三宝为常住做事,特别是来宝。有几个不中用,平时很放逸,也不护持常住,他们不是我徒弟,是痞子。”

在家师佛源老和尚面前,他总是恭恭敬敬,从未见他顶过嘴。寺院安排到他的事,总是不推辞,尽心尽力,不论上殿主法、过堂、布萨、坐香、给居士皈依、放生、放蒙山、传幽冥戒等等,都一丝不苟,有求必应,没人比得了。看见有的师父引罄木鱼打不好,他就拿过来打。

有一次,我想帮他做事,结果,他把我带到屋顶平台上,指着排水沟说:“这些排水沟经常被树叶杂物堵住,很多年一直是我在清理,这件事你帮常住做了,就是帮我做了”。

他身边的来广师,曾见到他的舌头盖覆鼻头,这是真实语者才有的好相。

他对我说:“你在房间拜佛我都知道,我教你一种十口气念法念佛”。然后,他念给我看,叫我也跟着学,“无论多忙,早晚一定要念,回向时念: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我等与众生、同生极乐国!”

他非常反感住院、吃药,佛源老和尚和常住对他健康的关心,恰恰成了他的忧虑。他平时精通算卦,对世间没有什么贪恋,对死亡无所恐怖。在临终前三天,不顾阻拦,坚持来到他徒弟在湖南的小庙,无人打扰,安详平静地走了。

他的一生,就像他门前亲手种的兰花一样朴实高雅。一个出家人能这样洒脱地圆寂,多么让人羡慕啊。

愿明醒首座莲品上生,乘愿再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五个【不要紧】与十个【无论如何】

五个【不要紧】: 如果您的微笑得不到回应,不要紧;...

修行不能自欺欺人,一定要真实

善导大师特别开示: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不能表面上...

禅堂的法器与仪规

五家钟板 中国禅宗在六祖之后,形成了五家七派的弘法模...

修行人应如何看待所见境界

接手书,知日诵精勤,欣慰无似。所言黑影,非佛菩萨之...

轮回路险,用功须生处转熟

古代赵州禅师,三十年不杂用心,这三十年功夫都不打失...

星云大师《开源节流》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千古不易的致富秘诀,那就是「开源...

修行中断的原因何在

一是环境关系中断,假使这个地方打仗了,你要搬了;或...

【佛学漫画】弘一法师

弘一大师的故事...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独修需要具备哪些因缘条件呢

世尊成道后未久,弥醯尊者作为侍者,悉心照料着佛陀的...

东山再起靠「感恩」

慈济人说「感恩」,简单的两个字,却很亲切。听过一则...

真诚忏悔 消除恶业(图)

一、贫家之子,勤劳孝亲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隆...

因缘和合

桂琛禅师参访玄沙禅师,玄沙知道他深研唯识法相之学,...

【佛教词典】出体

解释经典方法之一,即提出诸法之体。乃为建立某种主张...

【佛教词典】显了

【显了】 p1466 瑜伽八十三卷十六页云;显了者:谓能显...

只要你发愿生极乐世界就一定能生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

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当知此人唯得大利

往生者顿然跟佛的境界相同。这个净土法门它很强调一念...

虚空本不动,白云自往来

我喜欢五台山那片湛蓝的天空。更喜欢它的祥和与宁静,...

其实幸福不在远方

其实幸福不在远方,也不在梦里,就在我身边,在我每一...

天乘十善业之意业

我们看第三个意业。前面是身口,身口当然是共于五戒的...

修净土法门要发起出离心

没有体悟到无我(大乘中观学派称之为空性)的人是极苦...

慈心化嗔心

有一天,佛陀在毗舍离国猕猴池侧的重阁讲堂,向诸比丘...

第一念是哪里来的?如何让它不起

问: 当自己遇到人或事儿,刹那间就会一丝贪嗔闪过心头...

阿弥陀佛的无条件救度之心

往生就非常纯粹的三个条件:只要你信、愿、持名。而且...

婚外情、一夜情的九大害处

古谚:饱暖思淫欲。现在物质极大丰富,中国圣贤文化却...

好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子女

恭敬父母,尽心孝养 养儿方知父母恩,为人父母者,更能...

圣严法师对付生气有一套

圣严法师教人对付生气有一套:把意念放在丹田或脚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