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独修需要具备哪些因缘条件呢

界定法师  2017/10/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独修需要具备哪些因缘条件呢

世尊成道后未久,弥醯尊者作为侍者,悉心照料着佛陀的饮食起居。

有一天一大早,弥醯就外出乞食。乞食完毕,尊者在返程途中,见到一处地势平整、清凉幽雅的树林。在树林的旁边,清泉徐流,犹如一条蓝带缓缓飘向远方。弥醯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了,他不禁伫足良久,留连忘返。未几,尊者心中生起一念:如此绝尘佳所,倘若我能在此地修行,岂不是妙不可言!

返回住处后,尊者将自己的想法,如实向佛陀禀报:“世尊,我打算到不远处的那个树林中独自修行,请您慈悲恩准!”

佛陀问:“弥醯,我觉得你独自修行的时机尚不成熟,建议你还是在我身边再留一段时间。”

弥醯听后满脸不乐意,再三请求佛陀允许他独修。佛陀最后只好松口:“弥醯,如果你去意已决,那你就去吧!”

弥醯听后大喜过望!他向佛陀合掌长跪后,辞别佛陀,兴冲冲地来到树林中,进入了他所期盼的独修生活。

未过多久,弥醯便对眼前的美景失去了兴趣——单调的独修生活,距离他的美好理想,简直是天壤之别!更糟糕的是,他心里面全被各种烦恼所填充:欲念、恚念和害念,一股脑地向他袭来。他既不知如何防范,更不知如何对治;周围空无一人,他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没多久,他的精神几乎都要崩溃了!

在陷入绝望之余,弥醯不禁念想起慈祥可亲的佛陀……

不久,一脸愧疚的弥醯尊者,再一次长跪在佛陀的座前……

当弥醯羞愧地给佛陀顶礼之时,佛陀正在为众多比丘演说正法。面对一脸憔悴的弥醯比丘,佛陀和大众比丘皆以软语加以慰勉。

面对遭遇,弥醯觉得自己很无辜:“世尊!当我看到很多师兄弟都去独修,便轻易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为什么我去独修,却以失败而告终呢?”

佛陀微笑地答道:“弥醯!那是因为你独修的因缘还不具足嘛!”

弥醯听后满脸疑惑:“世尊!独修还要具备因缘?”

佛陀说:“当然啦!当因缘不具足,就不能贸然去独修。”

弥醯问道:“世尊!独修需要具备哪些因缘呢?”

佛陀开示说,当一个人解脱时机还不成熟的时候,提前需要做好五件事:

第一,亲近善知识,在善知识的悉心指导和示范下,学会如何修习正法。第二,要遵守律仪,也就是持戒,还要注重威仪,即便对于那些细微的小罪,也是常怀畏怖,不敢有丝毫违犯。第三,需要择法,也就是勤修法理,精择法义,虚怀若谷,求知若渴。第四,需要精进行持,断恶增善;专一坚固,不舍方便。第五,要修习智慧,分别晓了,观万物之无常,知兴衰之因缘。

弥醯听后,觉得很受用,继续问佛:“世尊!当独修的因缘具足时,在一个人独修之时,修什么样的法门,才能快捷易行呢?”

佛陀回答说:“当独修的因缘具足后,还要勤修四种法门:一是要修习不净观,‘修恶露,令断欲’。二是要修习慈悲观,‘修慈,令断恚’。三是要修习数息观,‘修息出息入,令断乱念’。四是要修习无常观,‘修无常想,令断我慢’。”

佛陀最后对弥醯说:“弥醯!当你把上面几条全都做到了,他无论到哪里去独修,都是无所障碍,天堑变坦途。弥醯!你在毫无准备的情形下,就执意跑去独修,岂有不摔跟头的道理呀!”

本文由界定法师根据《中阿含·弥醯经》改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我又没有罪,为什么要修忏悔呢

有一次和居士提及忏悔法门的时候,有居士问:师父,我...

没有远离这「五盖」,休想得定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

修道人应有几点需要注意

修道人有几点应注意: 一、忌: 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知...

修行人如何激励自己

接触到几位同参道友,大家谈的话题,都是说无常迅速,...

遇到美色要念这三个口诀

一般我们爱一个人,我们不敢看,我们觉得不好意思,不...

圣严法师《非干我事》

仰山慧寂禅师问沩山灵佑禅师:「百千万种现象一起来的...

妄起即觉,觉即妄离

话头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间内外,亦在中间...

百丈大智禅师的丛林要则二十条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志公禅师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

唐朝有一位得道高僧志公禅师,住在金陵,有一天他离开...

为父母供养令脱恶趣

佛陀时代,罗阅祇国有位那舍长者,心地非常仁慈,经常...

父母对儿女的爱

有一个婆罗门娶一个太太很美,非常的美,但是家境很贫...

坟墓上的竹篮子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老阿公与儿媳、孙子住在一起。他从...

【佛教词典】声遍满顿起非渐渐生

【声遍满顿起非渐渐生】 p1395 瑜伽五十四卷十六页云:...

【佛教词典】种种界智力

种种界智力者,谓于一切种差别界智无著无碍现行中,所...

星云大师《人死亡之后的生命怎么样》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我要和各位讲的题目是:...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画传

一、诞生丹阳,少诵法华 永明大师(公元904975年),讳...

圣严法师《他们都是菩萨》

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受苦受难的都是菩萨的化身,...

相信自己的明天会有所作为的

美国有个名叫亨利的身世不详的青年,他已经三十多岁了...

一念弥陀,头上便放光

明朝万历年间的莲池大师,净土宗的第八祖。莲池大师还...

何为「我执」

问: 请问师父,何为我执? 大安法师答: 这个我执是与...

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主

吾人多在学地,其用力之功,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

年轻人如何净化心灵的几点建议

问: 您能否从佛教的角度对我们年轻人就如何净化心灵...

净土宗要求你少造罪业

我们今生造了很多的业,到底什么业会被激发出来,临命...

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无上的密咒

现在在家居士,你别看他愚夫、愚妇、老太太,他们真正...

是什么样的因缘而堕畜生道

己三、示畜生趣 畜生是什么意思呢?他内心愚痴,而不能...

人生的短暂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随着时光的流逝,此时我终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