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轮回路险,用功须生处转熟

体光老和尚  2016/05/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轮回路险,用功须生处转熟

古代赵州禅师,三十年不杂用心,这三十年功夫都不打失,他这极熟啊!昼夜六时功夫都在,我们这一枝香能不能叫它在,可能还不容易,这样来说我们比古人就要差一些,那古人他怎么能多少年都不打失?念阿弥陀佛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不要说是七日了,你能有一个钟头不乱啊,你这个行走坐卧,就不是一般的人了,还用七天啊?你走路吃饭就不是那个样子了,这个功夫上了正规的人,他不容易害病,因为他已经走上正路了,病也少了,妄想也少,这个样的人哪,很好用功啊,他功夫熟了,他不断了,他信心也坚固了,我们现在一会用一会不用,勉强的用上一下,有的半天、一个钟头还不提起来,这怎么造成这个样了?就是没有信心,这妄想太多了,用功的时间太少,没别的,就是不熟。

那自己要认真的把自己所弄的功夫用熟,吃饭的时候叫它在,睡觉的时候叫它在,睡觉一睡着不在了,醒了赶快叫它在,长期认真把功夫用上,功夫用上了,那还怕打妄想?还怕烦恼啊?因为他没有这个了,他已经越过这个坎了,他已经有主宰了,就是有病也不怕,没有什么可怕的,他能够自己善调身心,他不胡思乱想了。现在没有用上的赶快用上,用上的更好去用,这全靠自己,别人帮忙也帮不上,因为打妄想是自己打的,并不是别人打的,真实用功全靠自己,这班首师父也不过说说。

或是家庭,或是社会与自己不怎么合适,引起来出家修行。诸法从缘生,唐朝安禄山造反,李原的父亲守东都,安禄山逼破了洛阳,就把李都督杀了,安禄山的儿子想夺位,把他父亲又杀了,唐朝就借这个机会把他们收拾了,李原信仰佛教,他把住宅、田地改成了寺庙,请元泽禅师担任住持。这李原居士想朝峨嵋山,邀元泽禅师一块去,元泽想走西京到四川,李原不愿意到西京见到熟人,想走武汉水路到四川,元泽禅师他是过来人,李原他不知道元泽的想法,到汉口坐船走了几天,水上起了风,就把船靠岸边,村庄这男男女女的就到河边洗东西,元泽禅师看到一个黑衣服的妇女过来了,他就哭起来了,这李原就问他,元泽禅师说:我不愿意走这个路啊,我就是怕见这个妇女,这个妇女怀孕三年了,就是等我去投胎,假若不见没有事,这见了不行了,一定要给他当儿子。

元泽禅师就说:再过十二年,到杭州天竺山前边会面,明天我生下来,你要到我家里去看,我要见到你会笑起来,以此为证。元泽禅师安排完之后就走了,李原也没有心朝山了,就回家了。时间很快,一晃过了十二年,八月十五要在杭州见面,他来到天竺那里,看见一头牛,上面骑了个小孩,笛子吹的哇哇响,这小孩一见李原就说:三生石上有青魂,禅月清风不要论,惭愧行人远相访,此生随宜性长存。这李原一听就上前合掌,小孩就说,李居士,你真守信,一勒牛鼻子上桥头就走了,又说:身前身后事茫茫,如幻因缘空断肠,吴越江山游一遍,烟雨却回上瞿塘。就是说骑牛的小孩已经不是江边的那个小孩了,那个小孩已经死了,又在杭州投胎,这个骑牛的小孩走了就要死,又要到瞿塘投胎。

按他们教下判断,这元泽禅师证了初果,他能够七返人间,证阿罗汉果,虽然是有大智慧,有大神通,能知道过去未来,可是投生还是免不了。这是谁提出来的呢?这是印光老法师他提出来的,假若有这种功夫,生死虽然是没有实际的把握,他自己也掌握了一部分,净土宗说,这样的人要往生的话,肯定是上品上生,哪还要经过这几生几死呢?禅宗说要是了生死的话,非彻底见性,不见性不行,你功夫好也不中,元泽禅师这还没有功夫啊,这确实了不起,他能知道死去生来,死去生来要证了四果罗汉就没事了,这个修行啊,差一点都不行。

《四十二章经》上说,阿罗汉能旷劫寿命,这修行很难,再难也不能算了,越是艰难越是往前进,或是参禅或是念佛,要努力,要把他当成头等大事,不管什么要紧的事情也没有这个要紧,念念在兹,时时刻刻在这儿用功,生死大事嘛,马马虎虎不行,不管修行什么,都要认真,会说不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体光老和尚文章列表

病后方知身是苦,壮时多为他人忙

祖师立的规矩,都是提醒我们赶快用工啊!说什么病后方...

学佛弟子应依四依法为标准

当今学佛群众大量增加,但因宿根不同学习深浅不同,以...

现在人学佛不得力的原因

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

把家庭作为修行的道场

我和先生结婚三年了,基本上都是挨着先生的妈妈住,妈...

今生是流浪的最后一生

凡夫众生要住在五浊恶世度化众生是不可以的,这就好像...

读诵佛经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应该怎么样读诵佛经才能更好的受益呢?愚见以为,读诵...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

星云大师《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

长乐先生:禅宗有首偈语说: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初学坐禅调五事

经常教人家打坐,主要是按照智者大师《小止观》一书中...

「五毒月」到底毒在哪里

进入农历五月,大家吃饭是不是没有胃口?是不是觉得四...

犯淫戒与持不淫戒的果报

毁犯淫戒果报,三涂果报。余报:一、生死炽然。二、障...

住寂静处深思出离得无漏智慧

修习止观,在住处条件讲,须住在较寂静的地方。最初修...

【佛教词典】毗婆舍那三行

毗婆舍那,梵语 vipa?yanā,观之义;即以寂静之慧,观...

【佛教词典】五种大菩提

【五种大菩提】 p0268 显扬八卷一页云:大菩提多种者:...

【推荐】邪淫纵欲导致中风的现世报

中风的原因有很多,用现在医学的眼光看来,中风无非就...

佛非万能,人得自救

倘若以为念部大乘经典就圆满了,想出亿万个理由,能否...

阿难化瓜

一日,佛陀带了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两位侍者一同行脚,...

持名念佛是为径路中的径路

十、复明径路修行径中之径者,此有二义:一者,余门学...

修心十德

1. 若闻讥讽 心能堪忍 不管别人的嘲笑,讥讽,打骂如...

遇到求生不能,求死不能的病人该怎么办

有些人生病了,瘫痪在床上不得动弹,但又死不掉,求生...

戒体有防非止恶的力量

我们南普陀学院,有个沙弥刚出家时,我告诉他:沙弥十...

「钱」字的含义

中国人写这个钱(錢)字,繁体字,一个金,那边是两个...

得了不治之症该存什么样的心态

问: 如果得了不治之症,念佛功夫还不能伏住烦恼习气...

从表相中看到真实的体性

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

世间赏罚与因果报应之不同

原文: 阅来书,知汝聪明尚不彻底,故以儒佛之因果,与...

圣严法师《永怀成就众生的弘愿》

我们悦众菩萨就必须要具备这样的精神。有很多人跟我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