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最令人敬仰的四个老实念佛人

2011/08/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黄铁匠: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

明朝初年,湖南潭州有一黄铁匠,以打铁为生,人皆呼为黄打铁。那时正是朱洪武兴兵作战的时候,需要很多兵器,黄打铁奉命赶制兵器,日夜不休息。

有一天,某僧经过他家,从之乞食,黄施饭,僧吃毕,谓曰:“今承布施,无以为报,有一言相赠。”黄请说之。

僧曰:“你何不修行呢?”

黄曰:“修行虽是好事,无奈我终日忙忙碌碌,怎能修呢?”

僧曰:“有一念佛法门,虽在忙碌中还是一样修,你能打一锤铁,念一声佛,抽一下风箱,也念一声佛,长期如此,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他日命终,必生西方极乐世界。”

黄打铁遂依僧教,一面打铁,一面念佛,终日打铁,终日念佛,不觉疲劳,反觉轻安自在,日久功深,不念自念,渐有悟入,后将命终,预知时至,遍向亲友辞别,自言往生西方去也。到时把家务交代了,沐浴更衣,在铁炉边打铁数下,

即说偈曰:“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

泊然化去。当时异香满室,天乐鸣空,远近闻见,无不感化。

-----虚云老和尚1955年云居山方便开示

二、东瓜和尚: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都不识,别有一天堂

清朝有一位东瓜和尚,名没有传下来,不知什么名字,喜欢吃东瓜,人们就称他东瓜和尚。

他是杭州人,在华严庵出家,出家以后,专修念佛法门,邻近庵有一位慧照师和他打同参,二人很好的同参道友。很奇怪,东瓜和尚,吃饱就跑出去街上走,在杭州街上走来走去。走到晚上就回来,晚上继续念佛,每日都一样,都是在街上走。他的同参感觉到,好像不太肯修行,看他一天到晚都在街上走。但是也不敢对他说什么话,而他的习惯就是这样。每日吃饱就到街上走,晚上就回来,回来又有在念佛,这样的生活,经过了十多载。有一年他要往生的前一年底,见到同参慧照师的时候,他就对慧照师说:「老同参啊!我正月初六就要去西方,你正月初六要来送我!」慧照同参把他看做在开玩笑,想他一天到晚都在走街路,说他要往生,实在不太相信。但是口不敢说,心中在冷笑,口就回答说:「好啦!好啦!你若要往生,当然我会来送你!」东瓜和尚说:「我一旦话说出来就标准!不要忘记!」「好啦!好啦!我不会忘记!」

年过了,正月初六,那日早上东瓜和尚就去法慧庵,受人供养吃饭。还没回来的时候,慧照师就已经来要送他。看他不在,就知道可能是在开玩笑,连他自己都没有在准备,说他会往生,那有这一回事?就在里面坐,坐到东爪和尚吃过午饭回来。回来见到老同参慧照师坐在那里,就问说:「你来做什么?」他说:「你告诉我说,你正月初六要往生,叫我来送你!你却问我要来做什么?很奇怪?」「真的!我有对你说过,你若没有提起,我也忘记。这样,好!现在我要去了!」马上就去沐浴换衣服。海青、披衣已经穿好,就去拜佛。拜好,就去坐着,就向他的同参说:「这样,我要去了,但是我有一首偈颂,请你写起来。」开始念:「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都不识,别有一天堂。」偈颂念好的时候,念一声「阿弥陀佛」,静静的坐在那里,他的同参见他静静坐着,就为他念佛,念了念,就看他,他都没有动,没有表示。再过一段时间摸他,他已经没气了,果然是走了,非常自在。看他的偈颂就可以知道:「终日走街坊」:说我一天到晚都在街上走来走去,做什么呢?「心中念佛忙」:我虽然是走街坊,没有一日闲空,不是在逛街,我是在念佛!“世人都不识”,世人都不知道他在修行,也许还以为他在闲逛呢,可见念佛法门真的不简单,真是易行道,即使终日逛街,只要心中念佛不舍,必能自在往生。

三、修无师: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这是倓虚法师在《念佛论》中讲到的真人真事:倓老是哈尔滨极乐寺的住持,极乐寺建立之后,以开堂传戒作为庆祝,并请谛闲老法师当得戒和尚,因为他的老师是谛闲老法师。开坛传戒是佛门最大、最殊胜庄严的法会,需要很多人帮忙,修无师也是从外面来的,发心到戒坛修福,帮助大众。

当时的当家师是定西法师,定西法师就问修无师:‘你能做什么?’

修无师说:‘我愿意在传戒期间照顾病患。’传戒当中,戒子伤风感冒,或是身体有不适时,都必须要有人照顾。他发心做这个工作,这非常重要,也是修福的好机会。

修无师不认识字,未出家前是做泥水匠的,虽发心出家,也不懂得经教,所以就老实念佛。他待人谦虚恭敬,如何辛苦的工作都很欢喜、很乐意去做,从未推卸过,尤其别人不愿意干的苦活,他也去做,这是他的德。

定西法师就把这个工作派给他,可是过了没几天,他就跟倓老与定西法师告假。倓老是很有修养的人,因为你是外面来的法师,你愿意来就来,愿意走就走,不以为怪。

定西法师就有点沉不住气,就责备他:‘你这个人未免太没有恒心,传戒才两个月,你要帮忙就帮到底,来了没几天,怎么就退心想走了?’

修无师说:‘我不是到别的地方去,我要到极乐世界去。’

这两位法师一听愣住了,‘你要往生?’

修无师说:‘是的!’并请求老和尚给他准备一、两百斤柴火,以便火化之用,老和尚一听,这是大事情。

定西法师说:‘大概多久?’

他讲:‘大概十天。’

到第二天,修无师又来说:‘禀告老法师,我今天就要走了。能否请几位法师帮我助念,送我一程?’当然,戒期当中听说有人要往生,又不生病,活着往生,要人助念,哪个不欢喜!

念佛送他的人要求说:‘修无师,从前听说往生的人,临走之前,都要作几首偈子、作几首诗,留给后人做纪念,你今天要往生了,也不能例外。’

修无师说:‘我是个苦恼的人,不认识字,也不会作诗作偈,但是我有一句老实话可以告诉你们,“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大家助念不到一刻钟,他告诉大家:‘佛来接引我了。’他就走了,瑞相希有,火化后还有舍利子。谛闲老法师对他非常赞叹。

四、锅漏匠

近代倓虚法师的《影尘回忆录》里记录的一个真实故事:民国初年,谛闲法师有一个徒弟,不知叫什么名,姑且按他出家前的职业“锅漏匠”叫他吧。这个徒弟是中年出家的,四十多岁才出家,他的年龄跟老法师年龄差不多。他们从小是生在农村里面,在一起玩的小朋友,童年都在一起。谛闲法师家庭环境比较好一点,念过书,以後舅父做生意,带他出来,所以算是我们俗话讲「见过世面」的,出去旅行过,见过世面。他那一个同学,家境清寒,没有念书,长大之後,生活非常困苦,学一个手艺,这个手艺在大陆上叫锅漏匠。「锅漏匠」,恐怕你们年轻人都不懂,年岁老的人晓得。什么叫锅漏匠?就是碗、碟子打破了,他能把它补起来再用,那个时候很节省。不像现在打破了就丢掉,破个边都丢掉,那时候还得补起来再用。就做这么个手艺,天天挑个担子在外面喊,吆喝着,非常的辛苦。这是他这几十年当中,真正体会到人生太苦了。所以就找他小时候在一起玩的这个朋友,出了家,做了和尚,於是就把他找到了。

找到谛闲法师这里,在庙里住了几天,就跟老法师说:我要出家。他说:为什么?生活太苦了,我一定要出家。老和尚说:你不要开玩笑了,住几天还是去做生意去吧。为什么不让你出家?年岁太大了。在大陆那个时候,四、五十岁就是老人了,体力就衰了。他说:你学五堂功课都学不会,念经都念不会,你在这寺庙里,大家瞧不起,冷眼看你,你的心多难过。学讲经,你还不认识字,还要从念书做起,到哪一年才能成就?这就是拒绝了他。结果他就硬赖着:我非出家不可,我不做生意了。老和尚给他搞得一点办法都没有,主要就是小时候在一起,这份感情在。老和尚就说:这样好了,你要是真的想出家,你得要答应我几个条件。他说:没有问题,我认你做师父了,你说什么,我统统听、统统接受。老和尚说:这很好,我给你剃头。剃了头之後,他说:你也不要去受戒,也不要住在庙里。受戒,五十三天这个戒坛,你也受不了。也不要住庙里,我到乡下(住在宁波),宁波乡下有很多小庙,没人住的,破庙、废庙没人住,找一个小庙给他住。老法师在附近认识的护法很多、信徒很多,找几个护法每一个月给他送一点钱、送一点米,他的生活可以过得去。又在附近找了一个念佛的老太太照顾他的生活,每天中午饭、晚饭,给他烧两餐饭,给他洗衣服,这他很自在了,早饭就他自己去料理。就教他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他说:你就给我念这一句佛号,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你就再念,一直念下去,你将来一定有好处。这个人没有知识,但是听话、老实,他就死心塌地念这六个字。真的就像老和尚讲的,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这样就念了三年。三年没有出门,就在那个庙里头念了三年,这叫精进,就一句佛号,一点也不杂,念了三年。

这一天,他就离开寺庙,到城里去看他的亲戚朋友。晚上回来之後,吃完晚饭,就跟这位烧饭的老太太说:明天你不要替我烧饭。这个老太太心里一想,「师父三年都没出门,今天出去看看朋友,大概明天一定有朋友请他吃饭,叫我不要给他烧饭」。到了第二天中午,吃过饭的时候,老太太到庙里去看看,看看师父有没有回来?有没有人请他吃饭?他那个庙是破庙,庙的大门都不关的,没东西偷,什么也没有。到庙里去

看看师父,在喊的时候也没人答应,再去找一找,看到师父在寮房里,站在那个地方,面对着窗户,手上拿着念珠,再叫他,不答应,走到面前去的时候,他死了,站着死的,念佛往生了。这个老太太吓了一跳,从来没有看到人是站着死的,这赶紧去报告他那几个护法,这护法来一看,大家也不晓得怎么办,就派人到观宗寺去报告谛闲法师。那个时候没有车,请一个人去报信,走路去的,走去再走回来,三天。你看他往生,

站着往生,还站三天,等他的师父来替他办後事。

谛老法师看到之後,非常赞叹的说:你没有白出家,你的成就,当代讲经说法的法师,名山宝刹的方丈住持,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念佛病愈,誓往西方

二〇一二年,末学经朋友介绍相信佛法。现在想来,自己...

仗自力了脱之难,仗佛力往生之易

欲说净土修法,若不略陈诸法仗自力了脱之难,此法仗佛...

尘情淡然心,矢志西方人

清代万缘法师。俗姓乔,湖州长兴人。平日为人愚昧迟钝...

【推荐】三界这一关跳出去,后面那一段就很好走了

为什么说要往生净土呢? 前面我们只讲到念佛能够破除障...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是急切的想看到佛,这种念头非常...

净土尽摄利钝诸根,悉皆度脱者

序文 六、尽摄利钝诸根悉皆度脱者,诸余法门,高之则下...

把弥陀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功德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不要高估了自己,你不是六祖大师

问: 师父慈悲!弟子有听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锅漏匠...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文殊度屠夫

有一次,文殊菩萨示现人身,路过一个屠夫家门,看见有...

慈心不杀有好报,肾脏破裂能复原

大约是一九九三年,也就是我三十九岁那一年的某一天,...

达摩祖师度鹦鹉

参禅,乃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所传之徽妙心...

对「攀缘」意义的误解

有一回,佛陀对弟子说:「要把自己的心照顾好,不要攀...

【佛教词典】须提那

(人名)聚落主名。译曰求得。南山戒疏二上曰:须提那...

【佛教词典】见结

见结者,即三见,谓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结所系故,...

知错能改的村长

有句话说「心净则土净」。一念心平静,就是心灵的清净...

快乐只可以在心内寻得

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一种疾病;心灵的良药---...

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

成差。天见是宝严地,人见是水,饿鬼见是火,鱼见是窟...

心中有「素」,善良道德尽在其中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事。在吃的文化里,...

心定降魔

魔王波旬总是用尽心思,想找机会扰乱佛陀修行。这天夜...

令休法师五台山求见文殊大士

隋朝僧人释令休,隶籍河南,平日里很乐于四处寻访胜迹...

只要有力气、有想法,幸福一定会来临

他叫库玛,出生于加尔各答北部一个贫困山村。 因为贫...

这四事能够达标,就能速得三昧

为什么般舟三昧这么勇猛,见效这么快呢?实际上他这里...

一位年近半百女人的邪淫忏悔

今年,我48岁了,过的狼狈不堪,回想过去的前半生,一...

极乐境界不是神话

众生的怀疑非常深,这种怀疑来自于我们思惟方式先天的...

有痛苦生命才有意义

生活中不可能存在永远完美的东西,就像你认为自己已经...

憨山大师醒世歌

红尘白浪两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