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王祜植槐

2012/03/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宋朝有一人,姓王名祜,官做到兵部侍郎,为人十分厚道,专喜扶危济困,救人利世。他有三件大阴德,自己知道子孙必好,在院中栽了三棵槐树说道:“吾子孙必为三公,这三棵树就是个标帜呢。”他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名旦。自幼就沉默好学,果然做到三公,就是有名的王文正公。

王旦做平江县(即今苏州吴县)令时,那县衙门里,以前常被鬼怪闹得不安,及至王旦将到的前一天,看守衙门的人夜间听见鬼怪说道:“宰相要来了,我们避开吧。”从此以后,平江县衙门便不闹鬼了,可见鬼怕正人,是不错的。

王旦做了十几年宰相,家里却没有钱,到了病重将死,皇帝赐他五千两银子,他还不受。及至皇帝二次使人抬了银子送去,他已死了。临死。命人剃去头发,现作僧相,以僧服大殓。他平时孝父母,敬兄嫂,爱弟妹,衣服饮食都很俭朴,就是家人故意拿坏的东西给他吃,他也不生气。他夫人曾两次试他,他只推说今天不想吃饭,绝不责罚人。他早年便入莲宗七祖省常法师念佛社,一生道德功业,都从般若正智中流出,已经到了无我相的地位了。

王氏七世持不杀戒,至文正公(旦)的曾孙,名古,字敏仲,参禅有得,忽然堕在空无一边,想破不杀戒,被小法华禅师呵斥;乃发愿放生命一百万,求忏己罪。此归心净土,著《直指净土决疑论》;临终见佛来迎,生品很高。

王氏称三槐堂,人所共知,但是三槐堂这一个名称,所代表的意义,却因时代久远,已不太清楚了。实则,这一个名称,很可以代表我国文化精神。古人信道之笃,见道之明,对于善恶因果,看得丝毫不错,简直同前知一般。《中庸》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所以至诚便是至明。王氏积德二百余年,累代戒杀奉佛,累代为宋名臣,论爵位功业,要数文正公,当时连契丹西夏都敬服他。论修持功夫,恐怕王敏仲为更深,所以文正临终现僧相,敏仲却生净土。但这是据击败而言。古今名人多有大权菩萨示现,文正之本、也殊不易测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教育子女应当从根本上著手

原文: 教子女当于根本上著手。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

人生应行的五种道德

佛教是一种道德的实践的宗教,它虽具有高深的哲理,但...

星云大师《有道者的心态》

道德,像一件华丽的衣服,可以庄严一个人的仪表;一个...

人生四个等级的境界

人生在世,有贵贱之分,穷富之分,也有境界高下之分。...

提升道德水平,离不开因果

弘扬佛法,提升我们民族的素质,提升我们中国人的道德...

星云大师:如何道德增进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学问进步,事业有成,道德增进。但...

古代高僧令人感动的德行典范

《缁门崇行录》这一部书专门记载古时候修行人品德的风...

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修行就是先苦后甘

大藏经里面有段故事:在一个深山里面,有七个人志同道...

为提婆达多申诉的比丘

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时,五百位大比丘跟随...

【佛学漫画】观音菩萨的故事——不眴太子

观音菩萨的故事——不眴太子...

成就七法,波旬则不能得其便

有一天,佛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个时候,佛祖...

【佛教词典】檀那达罗多

(人名)Dhanadatta,婆罗门之名,译曰财与。见本行集...

【佛教词典】神明

(术语)天神地祇也,不测曰神,灵明如镜曰明。无量寿...

人的一生都听了些什么声音呢

人,都有一双眼睛,是给我们看的;也都有两个耳朵,是...

戒邪淫的关键

很多师兄会有这样的观念:就是觉得色-情的画面看一下也...

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个妄想?一刹...

到市场买菜去

有两个禅寺,同在一个城中,相距不远。每天清晨,两个...

贫穷也能变富有

凡鸟要成彩凤,寒儒要变贵人,需要的是造福于人和智慧...

唯有阿弥陀佛才称得上这七个字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莲池大师《西方发愿...

节俭让孩子健康成长

这是一个真实的发人深省的故事:北京市一对年轻的父母...

【推荐】能往生的人的资格是什么

问日:天亲菩萨回向章中,言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临终注意事项

光自七月廿五至申,今日回山,适由山转来汝书,知汝父...

念佛为什么得不到受用

憨山大师说:一般的人念佛为什么得不到受用,甚至不能...

妄想断则恶业消,恶业消则百福集

夫善恶感应,捷如影响,声和响顺,形直影端。故圣人不...

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最愚痴的行为

问: 人的容忍量有其极限,如果对方经过重复纠正还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