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东林寺出家需具备什么资格条件

大安法师  2021/07/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东林寺出家需具备什么资格条件

问:来自南洋的弟子,可否到东林寺出家?出家需具备什么资格与条件?

大安法师答:阿弥陀佛!首先你有这一份这一念出家的心,很了不起啊。向你表示赞叹!东林寺也是欢迎的。不仅是南洋的弟子,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啊。所有的弟子愿意出家,愿意到东林寺出家,我们都欢迎。他是什么样的资格?

其实,没有资格的资格,他就是信心。出家一定要有信心。对三宝的信心,对因果的信心。有这一念的信心,他才会把出家的这个障碍去掉。出家以后他才能够走完出家的道路。要么他没有信心的话,就很麻烦,他就搞得很尴尬。等下一旦他贸然的出家了,出家的日子你也不要把它看的,什么很享受啊,出家不好过的。

每天早上三点半起床的,冬天也一样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过着很机械的生活啊。古佛清灯,他没有丰富多彩啊。这个如果你没有相当的信心,没有相当的耐住寂寞的这样心性,这个日子很难过啊。

原来我们住在山上,很多比丘,哎呀,住了段时间,他总得想个理由要下山。下山去买一点东西啊,或者感冒了去看点病啊。他为什么?呆的太久了,不行了,赶紧要到街面上看一看,他平衡一下啊。

但是如果他有信心,他能够在寂寞当中得到充实,得到安乐。哎呀,这个出家就太愉快了。所以为什么要谈信心的问题。而尤其是现在出家,是末法时代出家,你也不要带着非常理想化的眼光来看教内。这个盛唐之际都是龙蛇混杂啊,更何况现代。所以出家还要抱着什么信心啊,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啊。哪怕教内种种不如意,都天天看的到,就由于我对弥陀还没失去信心,我把出家的道路走下去。

如果你要看,哎,我看到的现象怎么样,来决定我是不是走下去,那你就烦恼了。哎,怎么这个人那样啊,那个人那样啊,是啊。因为毕竟,我们要到任何的道场都要看好的一面。你老是看阴暗的一面,那就麻烦了。哎呀,他就走不下去了。

所以这个时代出家,要有很充足的心理准备。这个印祖在生前时,并不是很赞成人贸然出家。甚至,很大程度劝人不要出家。你就在家里好好念佛求生净土。但印祖对真正有出家素质的人又非常赞叹。

所以印祖提出出家的两个条件:第一要发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的天赋。他出家真的是好心出家,而且,有他的素质来荷担如来家业。如果搞的哎呀生活受到挫折,失业了,没饭吃了,到佛门混一口饭吃,这个就不好了。所以谈资格和条件哪,它这个说它很高,它的资格条件会很高。说它低,也没有什么条件。当然,年龄也不要太大。

如果你这个,到了五十岁,六十岁,最好就不要出家了。受戒的时候,这些引领师对这个中年以上出家的,是常常要狠狠香板侍候的。他因为看不惯他。说,你好啊,你在世间五欲六尘享够了,就来出家?想做老和尚?把你往死里打。那么,佛陀在世的时候,也不赞成年老的出家,年老的出家就好像甘蔗被榨了,榨了以后就没有味啊。所以,这里你自己揣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解决了生死,父母的恩才可以报

有些人不进禅堂来,反正一天到晚有饭吃,无所谓。年青...

戒德具足,堪做世间之福田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次向...

改过修行,终得往生

比丘尼了定,俗姓崔,安徽人。幼时跟着做官的父亲在江...

出家人用功办道,越艰苦道心越坚固

当时,我们在云居山,生活很清苦,工作劳动量很大。每...

短期出家须慎重

有人问我说短期出家,你有什么看法?佛教本来没有一个...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佛灵僧不灵

阿弥陀佛,诸位吉祥。 今天呢给大家说一个《佛灵僧不灵...

因家庭不如意而想出家可以吗

家,其实就是道场;家,也是真正好用功的地方。可是很...

不要以为建庙功德很大,功德大是因为有人修道

人们做着种种苦力,才能够造一个房子。所以建庙造伽蓝...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华严经》的四种法界

这个《华严经》的境界呀,谈四种法界。事法界,就是从...

何故阿弥陀佛来了,为何不把此人接走

问: 有位信士,一次她病重,可能是她过去世种过善根...

净土宗善知识的标准

净业善知识首先要知见正确,具足信、愿、行三资粮。对...

佛陀让众生知苦乐法,走解脱之路

我等众生骄慢、刚愎自用、愚痴颠倒还自以为是。佛陀有...

【佛教词典】苾刍十时应不放逸

【苾刍十时应不放逸】 p0875   瑜伽六十八卷十页云:...

【佛教词典】法入

十二入之一,即意识所缘的境界。...

父母恩难报,要尽心竭力孝顺父母

有个别同修,认为一个人若不报父母恩,是没有恶报,这...

持戒就是每天在改运

佛教持戒的目标,并不是求死后升天,或是求来世的享受...

祗树给孤独园

祇树给孤独园是佛陀行脚弘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的道场,它...

度众生苦,一切要从利他的角度出发

我们的一切遭遇都是自己过去业报所感,要追求幸福,不...

宾头卢颇罗堕尊者的故事

宾头卢,此云不动,名也。颇罗堕,此云利根,姓也。别...

不可思议的《法华经》

从前,有一个和尚,他每天诵念一部法华经,从经上他得...

想学《楞严经》,要先放下这些

你要想学《楞严经》,放下识心,放下一切执著。就像一...

命苦如何才能消业

有人问 :我这辈子苦得要命,要如何才能消业呢? 证严...

如何对恶人和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

问: 如何对恶人或者自己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对于冥...

「美丽」的危险

《三慧经》中说:山中揭鸟,尾有长毛;毛有所着,便不...

圣严法师《泰然面对众生相》

要如何修?我常说,人要站稳现在而往未来看。有的人老...

这四事能够达标,就能速得三昧

为什么般舟三昧这么勇猛,见效这么快呢?实际上他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