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非真

净慧法师  2025/05/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非真

从修道的人来说,日日是好日,天天在过年,也天天不过年。平常心是道,哪有年月日时呢?

人间正是新年,山中结社修禅。

人人精神抖擞,时时正念现前。

静听钟鸣板响,共结菩提胜缘。

在此新年之际,常住还是一如既往,天天粗茶淡饭,希望各位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修道人的生活,就是平平常常。淡中有至味,淡中有道味。

社会上过新年,都有几句祝福的话。过去是说“学习进步”,现在说“恭喜发财”。我们修道的人应该怎样对待一年开始的这一天呢?

我们要下决心,在新的一年中开发自己内心的无尽宝藏,使自己成为一个精神上、道德修养上富有的人。我们本身具有的宝藏,任何人都拿不走,任何情况下也丢失不了。这个宝藏,从无量劫以来始终不移地陪伴到此时此刻,只是我们不认识自己的宝藏。这就是迷惑。

从前,马祖会下有一位大弟子,叫做大珠慧海禅师。他是浙江人,从小出家,后来听说马祖会下佛法兴隆,禅风浩荡,就前往参拜。他见了马祖之后,马祖问他:“从什么地方来?”慧海说:“我从越州大云寺来。”马祖又问:“来此拟须何事?”意思就是说,你来这里做什么呢?为什么事情?有什么要求?慧海说:“来求佛法。”

马祖听了慧海的话,就说:“你啊!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做什么呢?”慧海听了马祖如此的开导,就感到有些迷惑,进一步请问马祖:“哪个是慧海自家的宝藏呢?”马祖说:“就是现在问我者,是你自家的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莫向他求!”慧海听了此言,忽然有省。这就是马祖开示慧海禅师的话,是禅门有名的公案——如何是自家宝藏。

实际上,这个宝藏天天在发挥作用,只是我们用而不知。不懂得回光返照,不懂得反躬自问,只知道向外驰求,所以把自己的宝藏埋没了,却到心外去求法。这就是我们凡夫的迷惑。

历代禅师、祖师都是这样开导我们,佛陀也是这样开导我们。佛陀告诉我们:我们这个身体,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组成的,就像一座山,这座山中有宝藏,众生迷惑,不知道认取自家宝藏,不知道自己有宝,而变成乞儿。

这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捧着金饭碗乞讨。我们衣里有明珠,内心有宝藏,被无明烦恼所覆盖,不能发挥作用。实际上,自己的宝藏每时每刻都在发挥作用,只是我们不能回光返照。

南北朝时有一位志公和尚,是一位非常神奇的大德高僧。他是浙江东阳人。有一天,一朱姓人家的妇女听到树上鸟窝里有婴儿的哭声,这家人家就搬了梯子爬到树上去看,果然是个婴儿,就抱回抚养。这就是志公和尚出生的奇迹。这位大师一生有许多不寻常的事迹、公案。他讲了几句话,值得我们很好地领会。

志公和尚说:“终日拈香择火,不知身是道场。”我们天天在做事情,天天在动作运为,是在做什么呢?这就是道场啊!道场就在当下,道场就在一切处,就在一切时中。他还说:“大道只在目前,要且目前难睹。欲识大道真体,不离声色言语。”大道是什么呢?大道就是我们的真如佛性。我们的佛性在哪里呢?就在目前,就在当下。只是我们处在迷惑之中,看不到它。

大道在起作用,我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知道大道的真体,就这声色言语。耳听声,眼见色,口能言语,这就是大道的本体,这就是大道的真体。就隔了这么一点点东西,就是薄薄的一层窗纸捅不破。把这一层薄薄的窗纸捅破了,就豁然开朗,大放光明,所以说大道只在目前。

目前是哪里呢?目前就是当下。我们修行的人,往往是舍近求远,舍自求他,不顾目前,只是在打妄想,想着明天怎么样。不要想明天,把整个生命的精力都放在此时此刻,每一念都如此,每个片刻都如此,哪有不成功的道理呢?

天台宗的大祖师说:“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非真。”这是慧思禅师说的话。慧思禅师是天台宗的大祖师。天台宗一向是代表教下,禅宗是代表宗下。宗下的人说“道在当下”,教下的人也说“道在当下”,“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

我们时时要回光返照,开发自家的宝藏。在这个新年之际,每一个人都要想到不空过时光,不要分心,不要往家里打电话,不要发信息,照顾当下。经过差不多九天的时间,功夫有一点点进步,不要在遇到境缘的时候就分心,使自己的功夫退步。

止语好好坚持,不要串寮。回到住处,一个人住的要好好照顾功夫,两个人住的也要照顾功夫,三个五个人住的同样如此。时时保持正念,时时正念现前,不要说人间杂话。千万千万不要空过这三十五天的时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现代人的修养工夫》

佛法认为心静可以产生智慧,可是当生活不顺利,不论是...

修行有什么快捷方式

问: 在家居士如何去除贪、嗔、痴、慢、疑等习气? 慧...

如果没有业力的存在,你会积极修行吗

如果你是凡夫,你用任何理由生气,情绪有能、所,就会...

能成才和幸福的八大要义

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一定的因缘,向好向坏来自教育的重要...

【推荐】印祖一生教化的三十二字箴言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转五蕴为五智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如法修行 如佛亲教

过去,佛陀曾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一日,斛饭王...

必须下很大功夫来面对每一个起伏的心念

我们在学院里面,乃至于在修道路程上,往往会迷失方向...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学佛学什么

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戒学 佛教的戒条有很多种,但...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三祖大师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所谓至道,一是至极...

觉悟的三个层次

觉悟既然是一个根本问题,就要知道觉悟的层次和内容是...

六自口诀

大和尚让我今天跟各位法师讲几句话,实在不敢当。不过...

【佛教词典】阿含

(术语)āgama,小乘经之总名。新称阿笈摩。旧称阿含...

【佛教词典】装饰经

即装饰华美之写经(手抄经本)。据信力入印法门经卷五...

五盖

1.贪欲盖: 指贪爱五欲妙境,能使众生心性迷惑,令善...

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都不能离开佛法

出家三十多年,感觉每天一转身就是一个白天,睡一个晚...

偏空跟断灭见有何不同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法师说:小乘的空观,是将依他起...

修行要发三种心

今天是第一个七的第一天,我们注意要有一个正确的出发...

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

问: 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 大安法师答: 带业往...

阿弥陀佛可以给你加持,但不能改变你的思想

诸位!阿弥陀佛可以给你很大的加持,但是我要提醒大家...

五方佛

五方佛代表五种智慧,五方佛各住一方,依愿修行,最终...

要学佛道,先结人缘

兜率从悦禅师,参访密行的清素禅师,非常礼敬,有一次...

帝释天恭敬供养大迦叶

过去摩诃迦叶尊者,证得解脱三昧,入深禅定,为使生死...

厨房也是修行的道场

佛教不但把煮菜、烧饭的工作视为一项修行,还把厨房当...

如何摆脱死亡的恐惧

我在东林寺接待一些居士,包括一些社会人士,都是来问...

楞严经里是如何对治妄想的

《楞严经》它不对治妄想,它认为对治妄想产生一种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