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梦参老和尚:生病的时如何发菩提心

梦参法师  2011/02/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吃饭是佛法,上厕所是佛法,在菩提心的观照下,干什么都是佛法。那么生病的时候如何发菩提心呢?

你说你没看见地狱,实际上人间随时都有地狱。你身上生病,解脱不了,很痛苦,发高烧,烧得糊里糊涂的,那就是地狱苦啊!地狱在自身中就有表现。此时如何发菩提心呢?这就需要你那个心啊,不要住在病上,要发心度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没得病,这样子你没想到自己,把心入到别处,心就不注意那个病了,就可能减少痛苦。

很多的事情,只要你把你的心搁到那个觉悟上的觉,不要迷惑,就是发菩提心。如果我们害病,想减轻病的痛苦,怎么办呢?转移目标。怎样转移呢?我跟大家说个故事。

以前一个老中医,碰见一个这样的病人,他害的瘩背。瘩背就是后背心那个地方长个疮。那个疮慢慢烂了,在外面都能看见心脏的跳动,实际上那是没办法治疗的。

老中医想,只能给他转移目标。就对那个病人说:“你这个疮呢,我很快就给你治好了,但是你那个臀部上若长得有疮啊,我可就治不好了!”这样就给病人一个威胁和暗示了。那病人的思想就不注重后背了,一天到晚摸屁股:可别长疮!可别长疮!

病人的心火下去了。三摸两摸,没隔几天,他的屁股上果然长疮!唉呀!这下他认为完蛋了,非死不可了。找医生,医生说:“我没法治疗了。”就给他抹点药,将就他一下。过了几天,他感觉痛得要死,不得了了,又去找医生。

医生说:“你现在好了,以前你那个瘩背呀,心都快出来了,怎么治呢?你把那个火引下去,你这个伤口长出新肉了,长皮了。你这个屁股肉很厚,离心脏很远,死不了的,开开刀割割就好了。”

遇到最痛苦的事,转移目标,想你最快乐的事,那心就不苦了。得了病你支持不了,痛苦很厉害,你就转移目标,想你快乐的事,想没病的时候,那时候你念佛就得利了。真正的一心念佛,或者念观世音菩萨,痛苦减少了,一般认为是菩萨的加持,实际上是你转移了目标。当你苦痛逼迫的时候,想着佛,念着菩萨,念得非常诚恳,这就把烦恼痛苦的心转成了菩提心,菩萨真来救你,而且你也得到效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勤劳健康最好

身体虽然重要,心理健康尤其重要,所以健康应该是指身...

静坐时出现境界该注意什么

问: 在静坐时有各种境界出现,还可以继续再坐吗?如果...

大安法师:寺院办超度,是否捐钱多功德就大

问: 有些寺院办超度大法会,分内堂外堂,里面收费千...

藏头白、海头黑

问: 有位出家人问马祖禅师一个佛法上的问题,马祖说...

「十念法」到底怎么念

问: 印光法师十念法,是十口气念佛还是念十声?临终十...

修行不是在做学问

问: 如果有人教理是懂得,但是在自己的内心觉得都是浮...

菩萨成就国土,要有两种准备

这一科是与之授记。舍利弗尊者在方便品明白了权实不二...

捐助会加重患者的业障吗

问: 阿弥陀佛!法师慈悲!近来遇到朋友圈发来的各种重...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永远布施欢喜心

现在我讲施心,能舍,舍什么呢?属于我自己拥有的、属...

你死的次数越多,你越了不了

怎么样不死呢?学佛,成了道了,得了解脱道,就不死了...

学了佛之后,烦恼渐渐就轻了

因为信佛,从佛的教化当中得到一些利益,得到一些好处...

梦参老和尚舍利照片及分拣情况

2017年12月03日于五台山举行上梦下参长老荼毗法会。次...

【佛教词典】七觉支

七觉支所缘境者,谓四圣谛如实性,如实性者,即是胜义...

【佛教词典】六到彼岸五相应学

【六到彼岸五相应学】 p0312 瑜伽七十八卷七页云:世尊...

人死只有业随身

从前有位最富有的人,他一生最欢喜珠宝和金银,可以说...

净界法师:楞严经

《楞严经》修学的重点,简单的说就是在修习《首楞严王...

修悟兼顾莲品上上

在通途教理当中,靠自力在这个浊恶的秽土修行,别说一...

佛法是心法,是否就不能求佛加被了呢

问: 佛法是心法,不能外求,但是我们祈求佛菩萨加被...

【推荐】一句佛号就能收摄散乱的心

不学佛之前,都是散乱、黑暗、狂躁的心,在里面加入佛...

【推荐】成事不必在我,随喜一切功德

学道之人虑宜远,思宜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谦,处同辈...

宽容是做人的美德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一个宽容的人善于补人之过,容...

净界法师:有五种因缘,菩萨不会赐给你财富和地位

第一个,菩萨看到这个「有情」,他对于财富地位有重大...

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

释迦牟尼在尚未成佛之前,经历许多的修练,因而获得极...

聪明之人与智慧之人的区别

世间上很多人不能认识到自己。例如生是从哪里来的,死...

徐恒志居士《佛教常识问答》

徐恒志老居士简介 徐恒志居士,1915-2007,原籍浙江镇...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才能专心

这是正常情况,不能说你一念佛就能做到一心不乱,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