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萨成就国土,要有两种准备

净界法师  2021/01/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菩萨成就国土,要有两种准备

这一科是“与之授记”。舍利弗尊者在<方便品>明白了“权实不二”的道理,佛陀就马上跟他授记,授一种成佛之记。这里的成佛指的是成就应身佛。

基本上,应身佛的成就有两种因缘:一种是秽土的成佛,一种是净土的成佛。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所谓的秽土的成佛,它的重点在于“示同凡夫”。比方说释迦牟尼佛两千五百年前在印度的那一段的成佛,他是一个标准的秽土的成佛。所以,释迦牟尼佛在成佛之前的整个过程,他的所作所为要示现等同凡夫的状态。比方说他要有一个母亲来受胎,他长大以后要纳妻,要生子,乃至于一开始还要跟外道学习,最后才能够成就佛道。

也就是说,我们看释迦牟尼佛那一期的情况,不管是他的寿命,不管是他的身高,不管他所处的环境,基本上跟众生的共同业力差别不大。所以,秽土的成佛在因地的准备相对比较少,因为他没有太多的发挥空间,他完全是恒顺众生的业力来随缘教化。

所以这样子的成佛花的时间相对短。只要是跟他有缘的众生善根成熟了,然后都刚好在人道受生,这个时候他就随时可以示现八相成道。这个就是我们一般说的秽土的成佛。

净土的成佛困难度相对高,因为他没办法去恒顺众生的业力,他要另外去创造一个清净的国土,所谓的净佛国土、成就众生,所以他要创造一个清净的国土。他可能发觉,跟他有缘的众生必须要有一个更好的环境来修学,所以他净佛国土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成就众生的善根。所以他这当中的准备就要很多了。

在《维摩诘经》上说,菩萨要成就国土,要有两种准备:第一个,发菩提愿;第二个,修清净行。我们解释一下。

比方说,哪一天你完全地证得无生法忍了,到初地以上,那么你后面要做的工作就是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这个时候,比方说你刚好到某一个地方去,你发觉住的地方很重要。这个房子是一个宫殿楼阁,对凡夫来说是很大的摄受力,所以你就发愿,发菩提愿、修清净行:我以后的国土所有的房子必须是宫殿楼阁,七宝所成。

那你要做一件事情,做跟这个愿力有关的妙行:要成就一个宫殿楼阁,你要广修布施。比方说,你发觉在凡圣同居土当中三恶道对我们障碍太大了,我的国土不能有三恶道,所以你就加强持戒——我的国土里面都是尊贵身!尊贵身,简单讲就是两只脚的,就是人天这种尊贵的果报。所以你就必须在因地的时候,尤其在六度当中,特别尊重微细的戒行。

当然,杀盗淫妄更不可能犯,需要注意的是你要尊重特别微细的戒行。你希望你的国土寿命长远,你要广修慈悲。

在《维摩诘经》上说,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就是发菩提愿、修清净行,以同愿同行来招感跟他有缘的众生。你认同我的观念,你就跟我一起修学。你认同你未来的国土必须是宫殿楼阁,必须是寿命久远,必须远离三恶道,你觉得这个东西对你很重要,那么菩萨就以愿力跟修行来号召跟他有缘的众生。等到他满愿以后,在因地里面跟他有缘的众生就同时生到这个国土去。

因此,秽土是一种业力,凡夫的共业所感的;净土是这个菩萨先发起一个广大的愿力,修习广大的妙行,然后以同愿同行来招感跟他有缘的眷属往生到他的地方去。这就是一个净土成就的因缘。

当然,他的愿发的越多,他这一期要成就国土所花的时间就越长。你发的越细,因为你要把这个愿填满,你六度的妙行所拖的时间就越长,就这么一个情况。这个就是净土的成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找到成佛的因地

马祖道一禅师,出家以后很喜欢打坐。他刚出家,什么事...

面对烦恼,大小乘的态度不一样

前面讲到桥陈那比丘知道:原来三界这个地方是住旅馆的...

【推荐】慧律法师《净土圣贤录易解》

《净土圣贤录易解》序 净土法门 三根普被 佛不诳语 祖...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观照篇)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我们...

妙莲老和尚《阿弥陀佛与持戒》

阿弥陀第一 净土念佛法门是往圣前贤人人趋向,千经万...

发愿忏悔回向,这三步每天都得做

为什么我们要经过学呢?不学你怎么知道?你不知道,人...

人们都以为成佛是件难事,其实并不难

普通人都以为成佛是件难事,其实并不难。佛和众生都是...

龙女成佛

昔日,释迦牟尼佛于灵鹫山说法华经时,有七宝塔从地涌...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如何对恶人和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

问: 如何对恶人或者自己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对于冥...

这四事能够达标,就能速得三昧

为什么般舟三昧这么勇猛,见效这么快呢?实际上他这里...

「美丽」的危险

《三慧经》中说:山中揭鸟,尾有长毛;毛有所着,便不...

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

我经常讲,佛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什...

【佛教词典】给孤独长者

中印度憍萨罗国的丞相,性情慈善,喜欢布施孤独的人,...

【佛教词典】中品道

【中品道】 p0360 瑜伽一百卷二十一页云:中品道者:谓...

三惑之害,不可不慎

财色与酒,名为三惑,臣耽丧家,君重亡国。《法苑珠林...

回向给众生,众生能得到利益吗

回施众生得益疑 回向布施给众生,众生真实能得到利益吗...

圣严法师《做个真正的贵人》

在日常生活里,大家都希望遇到贵人,盼望能有贵人相助...

真正的大神通是什么

一般人学佛修道是假的,喜欢玩神通是真的,大家都求先...

菩提心的发起需要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省庵大师《...

福报的水养智慧的鱼

我现在发现,我们同学说起来比我说得好,也都说得头头...

正如法师《念佛以求生西方为究竟》

(第一日)念佛的利益 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

你执着什么,就对治什么

咱们经常讲无我。无我它有两种,一种是人无我,一种是...

【推荐】一位煤老板的因果报应

我们有一期《净土》杂志刊登了一则因果故事,是真人真...

要有出离牢狱的心

修道,那就是像一个人披上盔甲,上战场,一人和万人去...

神通与智慧

有一个国家国境邻海,海中龙王时常兴云作雨,致令水患...

让罪业消失的方法就是「忏悔」

《占察善恶业报经》云:若遭众厄种种衰恼不吉之事,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