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生的两个大包袱

慈法法师  2014/02/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生的两个大包袱

我看到许多人每天都背着两个大包袱——一个是珍宝包袱,一个是垃圾包袱。

所谓珍宝的包袱,就是我对,我好,我了不起,我的好东西越积越多,这是一个珍宝的包袱、珍宝的牢狱!归根结底还是垃圾!另一个就是垃圾包袱,他坏,他错,他不好,他如何如何。每人每天几乎都在忙于这两件事情,收集整理诉说宣扬,唯恐天下不乱。我们的生命就这样一天一天地损耗着,遮盖不住地在损耗着!

这是一幅漫画啊!我们每天收点垃圾,自己的垃圾、别人的垃圾。自己的垃圾就是好东西,装起来了;别人的垃圾就是坏东西——一边在挂念自己的好,一边在收集别人的坏,这两个垃圾袋牢牢地背在自己的肩上,一时一刻都不肯放手。有的人已经被压跨了,有的人也在趋向于被压跨,还有的人不断在积攒被压垮的资粮。

你在做些什么呢?你真正把你的生命放在照耀世间这一个智慧亮点上来了吗?你真正把你的生命放在帮助别人,利益别人的亮点上来了吗?你真正把你的生命运用在不错时机地安慰世间的方便上来了吗?

你说人为什么会这样不相应、这样愚痴呢?何以故?没有智慧!若有智慧,就不会染着于自己的善恶是非,毕竟没有一个东西可以执着故,所以能够坦然面对一切境遇而不染著,惟有利益他人,帮助他人!他是没有一个包袱可背的人!因为不计较他人的过恶,涵纳与包容他人的罪恶过失而无挂无碍。

藏地有个寓言,世人赤脚面对大地有两种选择,一是穿上鞋子,任运而行,二是妄想把大地全都铺上牛皮,自己才能行走。穿鞋子方便如是,铺牛皮就是大妄想,智者就是穿鞋子的人,愚者就是铺牛皮的人。

真正的智慧者,于他人的过患恶行惟有心生怜悯,怎么会斤斤计较于善恶是非的分别呢?这两个包袱,你能卸下来,你就一身轻快,没有一点障碍!这个方便实在是大自在行,你卸下包袱就得以任运自在,背上包袱就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你越来越孤独、路越走越窄!

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真是要具有真正的智慧!要善于观察、合理择取,在在处处不失平等心,仁爱心,远离自己的善恶是非,对待分别。要是没有这种大智慧,大仁爱心,我们就更要仔细思惟。这个地方是要紧处,一定要善于观察。否则我们口口声声要去帮助别人,心中却没有真正的智慧,拿什么去利益身边的有缘人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人有八种德能

《阿毗昙论》讲人有八种德能: 第一, 人聪明。你看人...

心存善念就能逢凶化吉

选一则旧时的故事给大家:从前有一位书生,姓焦名雄,...

人体基因与业力信息

现代生物科学说,人的基因(DNA)决定其体型、相貌、肤...

善解与包容之心

有一则简单的故事:在某乡村,有一户老人家的隔壁有一...

人生的五种忍耐

1 、 耐冷: 事态炎凉,要随遇而安,坦然处之。 2、耐...

净界法师:同一句佛号,心态不同功德便不同

净土宗是一种佛力加被的法门,如果按照密宗的说法,它...

「成功学」背后的社会焦虑

一、问世间成功为何物 几年前,我以记者身份,去中国最...

精彩的人生需要勇气和承受力

有个富二代的男孩儿,从上高中开始,就被父亲送到乡间...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习惯成自然

有这么一个笑话:说有一位技艺很好的厨师,经常被人请...

真我与假我

生活中,我和许多人一样,总是惯于从身外寻找参照物,...

12张《华严经》经文壁纸,带您一窥华严之美

在汉传佛教经典中,《华严经》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与...

大悲咒的来历与功德利益

《大悲咒》为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共同赞叹,功德威...

【佛教词典】心华

喻指吾人之本心。以本心之清净譬于华,故称心华。经中...

【佛教词典】龟不慎言

(譬喻)过去世时,阿练若池水边有二雁,与一龟为亲友...

能够信愿念佛是人中芬陀利华

对西方净土依正庄严,阿弥陀佛的光明、愿力、德行,要...

要画成垃圾,或是无价宝

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规定要画一幅图,...

出家师父到居士家住并化缘是否如法

问: 经常有一些出家师父到居士家里一住就是几天,以...

年迈不可怕,只怕心态老

说起老,常会有人想起老态龙钟、风烛残年等词,仿佛老...

大妄语的罪很重的,甚至影响到佛教的兴衰

我们再看大妄语戒。这个地方讲出妄语的两个项目,先看...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

文钞原文: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便不会妄上生妄。譬...

度化众生,要先修布施

佛法是福慧双修的法,福慧两足方能成为究竟圆满的佛陀...

【推荐】娑婆世界的厌离行

净宗愿门的核心内涵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然娑婆世界...

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份和敬

天地宇宙之间,所有生命群居之处,必定要求得一个和字...

为什么我们要选择到极乐世界修行

问: 为什么我们要选择到极乐世界修行? 大安法师答:...

婆提唎迦比丘的快乐

长老婆提唎迦出家之后,精进用功,在夏安居三个月内成...

临终昏迷助念还有作用吗

问: 临命终时被业力牵引而流转六道,这个业力是今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