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

2015/06/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一切恶行,没有比放纵自己欲望更大的。人一旦放纵自己的欲望,不加节制,就会为了满足无止境的欲望,不择手段,损人利己,不惜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一切的恶事都从自己一个私欲开始扩张。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多少王朝的覆灭,都是从末代帝王的纵欲贪求开始。唐玄宗雄才大略、励精图治时可以开创开元盛世;后期放纵私欲,却带来安史之乱,大唐王朝几近倾覆,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无法估量,自己也落得晚景凄凉,悔恨不及。

“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最大的灾祸莫过于议论别人的是非。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包容,不愿别人谈论自己的过失。可是喜欢讲别人的是非却是一般人都容易犯的,尤其是背后的议论,伤人更深。无论谈话内容是真是假,都会给对方造成伤害,甚至挑拨别人的关系,制造不和谐,多少悲剧就从这里发生。

施之君子,则丧吾德;

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谈论别人的缺点,如果对方是有道德涵养的君子,就会丧失我们自己的德行;如果对方是阴险小人,则可能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所以古人教人,从小就要学习:“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不但是培养德行的根基,也是为他的人生减少障碍,消除灾祸,全身远害,这才是对后代子孙的真正关爱。

——辑自《格言别录白话赏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佛妄念纷飞,这种状态是不是难以往生

问: 顶礼法师,印光大师在与陈锡周书一文中提到,以散...

持名念佛如何达到一心不乱

所谓持名,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要达到一心不乱...

心志专一 事有所成

年轻时的慧远禅师喜欢四处云游。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

戒邪淫七步曲

一、知苦回头 佛法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展开来就是知苦、...

往生净土的愿,绝非世俗浊欲

佛教说这个欲望,比如具体谈到五欲财、色、名、食、睡...

圣严法师:少欲知足真快乐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很多快乐的感受。例如功成名就...

证严法师:离欲、精进

何谓精进?精就是不杂,进就是无退。做任何事,必须专...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可否先做世间事业,然后临终才念佛

问曰: 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又无退转。此...

【推荐】在繁忙中就实现最大的自在

我们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在一种强大力量的推动下,在...

吃肉无异于间接杀生与慢性自杀

小时侯,我于沿海乡镇长大,伙食中,虽少肉,却多鱼。...

佛陀度化众生的方法

佛陀度化众生的方法有两个: (一)机缘未至,默然待时...

【佛教词典】庵罗女

(人名)又作庵婆女,庵树女,柰女等。皆为庵罗婆树女...

【佛教词典】有漏识变略有二种

【有漏识变略有二种】 p0557   成唯识论二卷二十页云...

诵经时身体发热是怎么回事

问: 我在诵经时,身体发热是怎么回事? 大安法师答:...

【推荐】一念攀缘心到底是怎么生起的

佛陀先征问阿难尊者当下这一念攀缘心到底是怎么生起的...

如何做好临命终时的准备

从唯识的角度来观察人生,我们知道唯识的整个生命的因...

一个人会痛苦,他只有一种情况

我们现在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业力,你会痛苦:这是我...

财布施也可得相貌庄严的果报

救济贫苦离不开钱财送贫者,买米油粮食以及各种食品施...

佛经中有关职业与财富问题的开示

佛陀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财富,应当学会一门技艺,作...

大安法师:配偶邪淫有年,应怎么办

问: 配偶已邪淫有年,怎么讲都不改,请师父开示怎么...

怎样为亲人修福报呢

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有如此...

如何解决往生的最大障碍

从净土宗的观点来看,对我们往生最大的障碍是什么?贪...

人生在世谁最可靠

今晚我有机会在此与各位宣讲佛理,真是高兴。现在我要...

两土世尊一个遣一个接,为我们保驾护航

善导大师在给《观无量寿经》著疏的时候,对一个修净土...

地藏菩萨转你的业,那因果还要还吗

人的寿命是无常的。人有病,病是死的因,有病不一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