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攀缘善法,本身也是一种轮回性

净界法师  2015/1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攀缘善法,本身也是一种轮回性

大乘佛法的修学,有两个重点:首先,我们刚开始是成就一种善业力;其次,再提升到正念力。我们一生当中,大概就是成就善业力跟正念力这两个主题。

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我们只是一份信仰的心,我们相信三宝的功德力,我们相信因果的道理,所以我们会勉强自己去断恶修善。但是这样的善念有个问题─

因为在成就善业的过程,我们的心是一种向外攀缘,以自我意识为中心的向外攀缘。

你为什么愿意布施呢?你为什么愿意持戒呢?因为我心中攀缘的,是一个来世的安乐果报!我希望我来生…因为布施、持戒而成就安乐的人天果报,所以我愿意去布施、去持戒、去忍辱,这时候你向外攀缘的心就有问题。

楞严经上说:当我们攀缘的,虽然是一种善法,但是它本身也是一种轮回性。

什么叫轮回性呢?一个人,只要你是向外攀缘,你就会有一种对立的思考,善恶的对立,善恶交互的作用、交互的循环。所以当我们只是停留在积集善业的阶段,你的善念是夹杂恶念的,这个是我们一般人很难发觉出来。

你为什么造善?你心中对来生的安乐果报有所爱取,爱取正是一种贪烦恼。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一法,顿得成就

通途教法,一般要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断一份惑,证...

怎么才能摆脱生死业力的恶性循环

佛陀他是一层一层的摄事入理。其实这个摄事入理不但是...

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

《法苑珠林》里面记载。隋朝,有一家姓皇甫的,这家兄...

三世因果的道理

中国自古即有善恶因果报应的思想。如《易经》中有积善...

不淫才能真正了生脱死出离三界

世间人为了传宗接代,夫妇之道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以佛...

妄想起灭不停,正是轮回生死根本

佛言:见性学道难,尽世修行如毛,见性如角;今之学道...

如何处理生死问题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就会面临佛在大小乘经典所说...

婚礼途中做了一件事,意外改变了后续的发展

现代人的结婚几乎都是自由恋爱下的结果,但在早期的社...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你没有突破障碍,如何能见到阿弥陀佛

佛教的因缘观,只有一个观念就是事出必有因,每一件事...

心力不可思议,所以佛力才不可思议

当你的心调整好的时候,你才有资格谈一心皈命极乐世界...

少些打工心态,多点儿事业心

为了钱,这个班我总是要上。如果你有这种想法,就试着...

常想地狱苦,道念由此生

我们如何才能使菩提心不退呢?我们应如佛所说:「常想...

【佛教词典】不二不异

(杂语)不二祇是不异。亦可言不二从性,不异从相。见...

【佛教词典】外识

【外识】 p0492 集异门论十一卷十一页云:云何外识?答...

捐助会加重患者的业障吗

问: 阿弥陀佛!法师慈悲!近来遇到朋友圈发来的各种重...

佛与提婆达多过去的因缘

过去,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法时,身患风疾,医王祇...

业是怎么来的

问: 请问业是因缘生吗?本性是空吗? 大安法师答:...

印顺法师:修学观音大悲法

观世音菩萨手执净瓶与杨枝,以瓶中的甘露水遍洒人间。...

《地藏经》的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是什么意思

问: 《地藏经》里的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

业力

社会上,由于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经营运作,因此...

生命就在呼吸之间

要思惟死亡的痛苦,才能生起修道之心。如何以念死法修...

佛门日况愈下,真修真学者乏人

佛门今天日况愈下,真修真学者乏人。真修则不能息心,...

在外道多的地方怎样修行

汝处外道多,汝既生正信,凡所言所行,当勿与彼同,则...

肉食文化何其残忍

在当今世界肉食文化还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长期以来,...

弥勒菩萨思想和慈氏的由来

汉译大乘佛经,关于弥勒的记载,是不胜枚举,现仅从他...

大豆--避免饥荒的重要武器

大豆,又被称为珍珠黄、玛瑙豆;早在三千年前,已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