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外焚香求福了不可得

宗舜法师  2016/08/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外焚香求福了不可得

在达摩祖师《观心论》这部书里面(这个论,相传是达摩祖师所作,收在<大正藏>里面87册)的这段话,跟《坛经》参看,我们就能明白六祖所说究竟为何。

达摩在《观心论》中说:

“又烧香者,亦非世间有相之香,乃是无为正法香也,薰诸秽恶业,悉令清灭。其正法香,有五种体。一者戒香,所谓诸恶能断,能修诸善。二者定香,所谓决信大乘,心无退转。三者惠香,所谓常于身心,内外观察。四者解脱香,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觉照常通,达无明碍。如是五香世间无比,佛在世日,令诸子以智慧火,烧如是无价香,供养十方一切诸佛。今时众生愚痴钝根,不解如来真实之义,唯将外火,烧于世间沉檀薰陆质碍之香者,希望福报,云何可得?”

“烧香者,亦非世间有相之香”。我们焚烧的香并不是世间的沉檀龙麝这些有相之香,“乃是无为正法之香”。无造作即无为,无为法中,真如无为,即涅槃最为殊胜。无为正法之香“薰诸臭秽”,能够熏除这些污垢臭气,“断无明恶业,悉令消灭”,令无明恶业全部消灭。所以讲《六祖坛经》与香事,讲宗门香事核心落脚点是在这里,佛教的香事是讲这个。

所谓的正法香是五种,“一者戒香,所谓能断诸恶,能修诸善”。这叫戒香。“二者定香,所谓深信大乘。心无退转”。就是心安住于大乘,不退转为凡夫或者二乘。心安住不动,这叫心不退转,所以称为定,定香。“三者慧香,所谓常于身心,内外观察”。常常用智慧观照自己的身心内在和外在的一切有为无为之法,了达人无我与法无我,通达两种无我。“四者解脱香,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证得人无我即阿罗汉,证得法无我是大菩萨。这样子当然就断除了一切烦恼的束缚,所以就获得了解脱。“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觉察常明,通达无碍”。这个觉察常明,就是指的内心常明不灭的这个觉照之心。观自在菩萨的观自在这个观照,“照见五蕴皆空”的“照”,就是这个觉察常明。常明,表示不是短时。念念相续,不可以间断,就是这个觉察不能断,通达无碍。

“如是五香,名最上香,世间无比”。这五种香是最珍贵的香,世间没有一种香能够比它更贵重。“佛在世时,令诸弟子,以智慧火,烧如是无价宝香,供养十方一切诸佛”。所以佛在世的时候,教弟子烧香就是用智慧之火焚烧一切烦恼,证得五种功德,这就是所谓的焚香,用这样的方法来供养十方如来。如果我们不明白这样的道理,执着于世间有形有相之物,“今时众生愚痴钝根”,愚痴是说他们被烦恼遮蔽,这就是《坛经》里讲的“明镜蒙尘”,心如明镜被灰尘障蔽。那钝根呢,就是不能够接受最上乘法,狐疑不信。有的人能明白一些普通的大乘的常途法门,对于禅法顿悟之道他不能接受,根基过钝。所以达摩乃至六祖一脉相承,讲的内容是一致的。

他说“不解如来真实之义,唯将外火烧于世间沉檀薰陆质碍之香者,希望福报云何可得”。心外之火,不是内心的智慧,不是智慧之火烧烦恼之心,而是用外在世间之火,烧所谓的沉香、檀香、薰陆香(薰陆也是名贵的香材)这些质碍之香。质碍,物有质碍的作用。我们凡夫能够看到外形,知道他的长短、高低、胖瘦,这叫质碍。这是色法的特点。把色法当成是所谓的香,希望焚香获得福报,这样子去求福如何能够得到呢?心外求法,法不可得;心外求福,福不可得;心外焚香,香也不可得。

整个《坛经》的要旨在三无。无相、无念、无住三无是本经的核心知识,你只要抓住这三无,那么整个《坛经》就能够明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心累之人

常听有人抱怨:哎,活得真累!一个人最大的劳累莫过于...

审察自心的真与伪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

流水下山非有意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

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样的

问: 见性与见本体有什么区别?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

原谅别人才能解除内心压抑

有的人即使不学佛法,也同样坚持做人的基本原则,这就...

五祖弘忍大师的转世轮回

五祖弘忍大师,俗姓周,蕲州黄梅人。据《五灯会元》卷...

居士无病,您的妙药还您

有一年寒冬将至,药山惟俨禅师依照常住往例,请寺里的...

培养自己心灵的力量

佛教对人生的解释,它主要依止的理论就是建立因缘观,...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为什么会有生死轮回

为什么有生死轮回?其实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我们本来是...

怎么知道有前生,乃至无量的生命呢

怎么知道有前生,乃至无量的生命呢?这样的观察思惟就...

骂我们的人,才是真正的善知识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

六种败夫的女人

女人要学做聪明的女人,懂得男人的进退,也懂得给自己...

【佛教词典】阇梨

亦名:阿阇梨、阿遮利耶、教授者、阿遮利夜 子题:六种...

【佛教词典】大吉祥变菩萨

大吉祥变,梵名 Laksma-mahāvidya,音译攞乞叉摩摩诃...

正法毁于修行者自身的腐化与堕落

一次,佛在鹿野苑讲堂讲经,迦叶尊者,一身灰衣,破烂...

「所求皆得」的药师佛

药师经字字珠玑,一字一句都有一个法门,重重无尽。如...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这是自力法门没有的

在通途教理当中,你靠自力在这个浊恶的秽土修行,别说...

【推荐】透过佛法的熏习,加强我们的能量

今天是我们中国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说我们即将面临一...

大乘思想为什么要强调福慧双修

我们前面讲到,当时穷子遇到父亲的心态叫做心怀恐怖,...

有四事不可轻视

释迦牟尼佛初证道不久,住在舍卫城郊外的给孤独精舍。...

只有精神财富才可以真正依赖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学佛或信仰佛教,就意味着要放下...

吃素如何吃到皮肤年轻细滑且营养够

作者:善心莲花 我个人的经验:我吃素,不吃蛋,很少...

同样的布施,为何受福不同

为什么信佛好多年了,还没有什么成就,什么原因呢?我...

阿弥陀佛略传

阿弥陀佛于未成佛前,在过去无量劫中,为妙喜国的国王...

对名号不了解,真的能够一心归命、通身靠倒吗

如果我们对名号不了解,你敢说临命终时,这句佛号你能...

把贫穷卖掉

富贵是人人所希望求到的,贫穷是人人所厌恶的,假若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