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念善即佛,一念恶即魔

本性法师  2016/10/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念善即佛,一念恶即魔

《六祖坛经》云: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一念不悟,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所以说,一念善即佛,一念恶即魔,佛与魔都是同一个人做的。

有个修行者问智门法师:莲花尚未出水时是什么呀?智门回答说:还是莲花。修行者又问:莲花出水后呢?法师答:成为莲叶了。

同样是莲,在水中是莲花,出水后,就是莲叶了,就如烦恼未去时,就是凡夫,烦恼一去,就成佛了,尽管是同一个人。

有人扛着一长竹竿,要进城,因城门不大,他竖着拿,进不去,横着拿,进不去,就苦恼地坐在城门口想办法,这时来一人,建议说:那还不容易,把竹竿砍断几截,变短,不就进去了吗?他一听,很有道理,就砍断竹竿进城,但是,货主已不要他的“竹竿”了。

为什么,他没有想到把竹竿头前尾后平着进去呢。一念对与不对,相差何其多矣。

因此,我们修行,要时时看住自己的念头,一旦恶念生出,就该息灭之,使其时时处于正念之中,而不退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本性法师文章列表

妄本无因,真亦无得

这个迷指的是整个九法界心中的惑、业、苦;这个悟指的...

思考方式决定你快乐或烦恼

有时候我想:人为什么会生气?其实人生气的时候往往是...

念佛控制不住念头该怎么办

问: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

体悟病的价值

人食五谷杂粮焉有不生病之理?人病了,经过医治之后,...

培养第二念的觉悟

我们一生当中你的造善造恶,就是第六意识决定了。当它...

在日常生活起心动念中修行

不仅是天天在念佛就算修行了。因为修行就是用佛法的道...

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顿息

我们看《唯识学》是怎么去解释十二因缘? 第一个无明,...

白居易《八渐偈》

唐贞元十九年秋八月,有大师曰凝公,迁化于东部圣善寺...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业力把东西暂时借你用

《摄波罗蜜多论》云:资财无常现可见,若能任运起大悲...

邪淫的100个危害

1.浪费金钱; 2.浪费时间; 3.浪费精力; 4.浪费...

一边念佛一边追剧,这样是没用的

念佛就要时时刻刻心中要有佛,用这个声音先摄住我们的...

其实轮回就是一念的妄想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

【佛教词典】我慢定

又作悭执定。谓于“定”中见种种异境,以为殊妙而取着...

【佛教词典】机缘

机,根机;缘,因缘。众生之根机具有接受佛、菩萨等教...

不要妄想住茅蓬,茅蓬不好住啊

又有人问:开了悟究竟是什么境界呢?这个问题我们在云...

背了二三十年的佛经,究竟叫你干什么呢

大家都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是忏悔,或者是礼拜,或者是...

你这个临终正念非常脆弱,稍微一点风吹草动就被破坏了

我们以前在读佛学院的时候,老法师很喜欢讲一个公案。...

常说爱语摄众生

佛教四摄将爱语列为其中之一,足见爱语在弘法度众和修...

相信阿弥陀佛是唯一的救助力量

如果你在临命终时还会想家亲眷属,说明你这个厌离娑婆...

谁改变了董事长

经常有许多企业家问我:「师父,慈济团体如此庞大,您...

出家之后的事更多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来出家,你若没有个主宰,还是会入邪...

不曾彻见生死之苦

世事虚幻,人命无常,当护其眼界,劲其神虑,苦其身毋...

所有的烦恼都是由这三毒所发出来的

修行很重要的就是一个切字。《高峰禅要》里也常强调要...

活着的水

仪山禅师有一天洗澡,水太热了,就呼唤一位年轻的弟子...

学佛人有四个地方必须去走一走

学佛人,有四个地方一定要去走一走,感受一下。那就是...

星云大师:逆境也可以激发心志

身处一半一半的世间,顺逆境无不在我们生活周遭交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