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过去而诵经,为未来而念佛,你为现在做了什么

大愿法师  2016/1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过去而诵经,为未来而念佛,你为现在做了什么

学佛以后,反增烦恼?为什么身边的人都反对?问题不在学佛,问题在于方式。

有一位女居士,她学佛以后,还是很苦恼。有一次就说:“我本来就是以前有烦恼,所以希望学佛能够断烦恼。但是好像我学佛以后,觉得烦恼更多了。”因为觉得学佛以后,好像儿子也不听话,丈夫也很反对,然后她就问怎么办?

我问她:“那你每天怎么做的呢?”“我每天都会早晚做功课,念《普门品》、《弥陀经》,每天还要念一万句佛号。”她就觉得家里人都不理解、不支持。

因为她学佛,所以她每一天都会要看那些VCD,这个电视机她用了,这个小孩子喜欢看电视也没得看,所以慢慢地儿子对她也有意见。本来以前小孩子早上上学,下午放学,都是她去接送,现在她要做功课,就全部推到她丈夫的身上去了。丈夫工作很忙,觉得也很苦恼,所以对她也反对。她自己觉得好像处处都有障碍,也很烦恼,也不知道怎么办。

我问她:“那你每一天早晚做功课,还要念佛号,那你做功课是为了什么?”

她就说:“我宿世无量生有很多的业障,我通过诵经来忏悔。”

“那么你念佛是为了什么呢?”

“我是为了将来我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念佛。”也就是说为过去忏悔而诵经,为未来往生极乐世界而念佛。

我就问她:“那你有没有为现在做一些什么功课呢?”

她就哑口无言,不知道怎么回答。

事实上,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功课是什么?

作为在家的信众来说,首先应该是培养好子女,照料好家庭,让周围的人都能够生欢喜心,觉得你不单单是学一些表面的,好像修行的法门,而是整个的身心气质都改变了,更有慈悲心,更有智慧,跟你在一起更欢喜、更开心。

这样的话,是应该为现在做的最好的功课。我们学好了普贤菩萨“礼敬诸佛”的法门,要知道,我们周围的人,我们的子女、丈夫、妻子,或者其他的一切人,应该我们都以“礼敬诸佛”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因为他们都是未来佛,能够真正地生佛平等,众生与诸佛平等,我们对他们都有这样礼敬的态度,恭敬的态度,这样的话,肯定我们不会起贡高我慢心,不会起分别心,不会去触恼他们。

这样才是真正地在实践“礼敬诸佛”。

午后的禅堂,首座和尚正在打坐, 一个小和尚却躺在禅凳上睡觉,还发出呼呼的鼾声。 这时,老方丈推门走入禅堂。小和尚听见声响,微微睁眼瞟了一下,翻个身继续睡。首座和尚则目不斜视,打坐用功。“啪!”只见老和尚举起香板,重重打下去!香板落在首座和尚的肩头。

首座和尚大为不解,忍不住询问:“师父,我在打坐,他在睡觉,为何您不打他,却来打我?” 方丈不由分说,又是一大板子:“打的就是你!人家睡觉都在用功,你却坐在这里打妄想!”

当我们日复一日做着修行的功课时,是否已慢慢被修行的形式所麻醉,而忘失了修行的本义?

是的,我们学了很多佛理,会念长长的经文,会持诵复杂的梵文咒语,会双盘打坐,长期素食……我们很辛苦地做到这些,得到别人的赞叹,于是认为自己修得很到位了,我们渐渐把这些“外相”当成修行的本身而不自知,似乎只要每天完成这些“功课”,就是在精进, 就又向着解脱近了一步。

殊不知,我们把修行变成了一种新的习气。一边念着佛号,一边和人争辩是非,一边念经打坐,一边妄想纷飞, 口中的道理一套一套,可遇到事情还是着急上火,半点亏也不肯吃,“本性毕露”。甚至还以“修行人”的身份去教训、 数落别人。以为自己在“修行”,在“精进”,实质却徒有其表,内在没有任何改变。这种不入心的“修行”,究竟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真正的修行,是“历境验心”,是时刻保持醒觉。外在的形式或功课不重要, 重要的是觉知每个起心动念。你若用心,一切嬉笑怒骂都是清净行,若不用心,一切“修行”都是妄行! 全然地、全新地投入每一天、每一时、每一个当下的修行之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愿法师文章列表

住寂静处深思出离得无漏智慧

修习止观,在住处条件讲,须住在较寂静的地方。最初修...

《一函遍复》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净土法门,对上、中、下...

降伏自心的秘决

当今时代,无论是居士还是出家人,都能方便、及时地接...

难当的和尚 难得的清净信

我们不要把这修行信心看的很简单了,非常的重要,不可...

修行的三点开示

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

不可将心待悟

祖师们叫我们用功,常常说:不可将心待悟。就是说在用...

如何突破困境

1967年,佛光山刚开辟时,一片刺竹荆棘,到处深壑崎岖...

佛疗六法

一、念佛对治业障: 平时多用念佛的名号、智慧、功德...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要的是摩尼宝珠,不是路边的小花

如果你很年轻学佛,大概到中晚年福报会现前,佛教我们...

心灵的影子

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床脚钉四个铜钱就可以保证婚...

判断「生灭心」与「不生灭心」的方法

这一段是讲到我们凡夫的现前一念心识,这个真妄不二的...

十种成就佛法,十种退失佛法

佛言: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成就佛法。 何等为十...

【佛教词典】棒喝

(术语)禅家宗匠接人之作略,或用棒,或用大喝。棒始...

【佛教词典】跳行白衣舍戒缘起

亦名:跳行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六...

出家人为何「结夏安居」

安居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九旬禁足...

【推荐】人生的真相

在一个寂寞的秋天的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

圣严法师:日新又新

曾有人问我说:「习禅已经十多年,总觉得没有什么进步...

修行应发三种心

从上诸祖教人参禅,虽有超佛越祖之谈,其实要人成佛作...

从小裁缝到大作家

这次,我们一行到浙江大学学习,我结识了一位学友,她...

为什么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

见性是恒常不变、恒常随缘,恒常随缘、恒常不变;虽然...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

完美逆袭病苦的彻悟大师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降诞清季,童真入道,广参丛林宗...

命可以算吗

站在佛教的立场,并不否定算命看相、星象、地理、风水...

耀智大和尚自述与观音菩萨的殊胜缘分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观音菩萨,关键的时候都会祈祷...

为病人助念,会承担病人的业力吗

问: 有人说,为病人助念,病人的业力就会转移到助念...

善加利用你的「缺陷」

一位挑水夫,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