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什么是参话头

虚云老和尚  2022/10/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什么是参话头

世尊说法四十余年,显说密说,言教已有三藏十二部之多,要我来说,也不过是拾佛祖几句剩话。

至于宗门下一法,乃佛末世升座,拈大梵天王所献金檀木花示众。是时座下人天大众皆不识得,惟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乃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咐嘱于汝。”此乃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下承当之无上法门。后人笼统,目之为禅。

须知《大般若经》中所举出之禅,有二十余种之多,皆非究竟,惟宗门下的禅,不立阶级,直下了当,见性成佛之无上禅,有甚打七不打七呢,只因众生根器日钝,妄念多端,故诸祖特出方便法而摄受之。

此宗相继自摩诃迦叶以至如今,有六七十代了。在唐宋之时,禅风遍天下,何等昌盛。现在衰微已极,惟有金山、高旻、宝光等处,撑持门户而已。所以现在宗门下的人材甚少,就是打七,大都名不符实。

昔者七祖青原行思问六祖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

祖曰:“汝曾作甚么来?”思曰:“圣谛亦不为。”

祖曰:“落何阶级?”

思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

六祖深器之。

现在你我根器劣弱,诸大祖师,不得不假方便,教参一句话头。宋朝以后,念佛者多,诸大祖师乃教参“念佛是谁”。现在各处用功的都照这一法参究。可是许多人仍是不得明白,把这句“念佛是谁”的话头放在嘴里,不断的念来念去,成了一个念话头,不是参话头了。

参者,参看义。故凡禅堂都贴着“照顾话头”四字,照者反照,顾者顾盼,即自反照自性。以我们一向向外驰求的心回转来反照,才是叫看话头。

话头者,“念佛是谁”就是一句话。这句话在未说的时候叫话头,既说出就成话尾了,我们参话头就是要参这“谁”字未起时究竟是怎样的。

譬如我在这里念佛,忽有一人问曰:“某甲!念佛的是谁啊?”

我答曰:“念佛是我呀!”

进曰:“念佛是你,你还是口念,还是心念?若是口念,你睡着时何以不念?若是心念,你死了为何不念?”

我们就是对这一问有疑,要在这疑的地方去追究它,看这话到底由哪里而来?是什么样子?微微细细的去反照,去审察,这也就是反闻自性。

在行香时,颈靠衣领,脚步紧跟前面的人走,心里平平静静,不要东顾西盼,一心照顾话头;在坐香时,胸部不要太挺,气不要上提,也不要向下压,随其自然。但把六根门头收摄起来,万念放下,单单的照顾话头,不要忘了话头。

不要粗,粗了则浮起,不能落堂;不要细,细了则昏沉,就堕空亡,都得不到受用。如果话头照顾的好,功夫自然容易纯熟,习气自然歇下。

初用功的人,这句话头是不容易照顾得好的,但是你不要害怕,更不要想开悟,或求智慧等念头。须知打七就是为的开悟,为的求智慧,如果你再另以一个心去求这些,就是头上安头了。

我们现在知道了,便只单提一句话头,可以直接了当。如果我们初用功时,话头提不起,你千万不要着急,只要万念情空,绵绵密密的照顾着,妄想来了,由它来,我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妄想来了,我总以觉照力钉着这句话头,话头若失了,我马上就提起来。初次坐香好似打妄想,待时光久了,话头会得力起来。这时候,你一枝香可以将话头一提,就不会走失,那就有把握了。

说的都是空话,好好用功吧!

《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虚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四祖道信大师的开悟因缘

四祖道信大师,俗姓司马,河内人(今河南沁阳县),生...

到此放开手来用工,处处是得力处

参禅人,在散乱心中参禅,不是妄想打工夫叉,即是工夫...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代序 蕅益大师说:佛道以见性明心为指归,以信行、法行...

「真铁汉」佛源老和尚的禅门棒喝

佛源老和尚,湖南桃江人,18岁时从益阳会龙山栖霞寺智...

达摩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

法师者,西域南天竺国人,是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也。神...

云居山博雅老和尚的外三件、内三件

博雅老和尚在云居山打七出定回来后,一个小和尚跑去求...

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

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是超越一切对立的圆满,是脱离生...

丛林参学中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中国大陆的...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把每一念照顾好了,你临终就不用担心了

我们一开始在安住真如的时候,第一个先离一切相,先找...

少吃肉的10个益处

美国《健康》杂志刊文,总结了少吃肉的10个益处。 1.减...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可杀乎?

原文: 杀生一事,过患至为深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

一生中不必计较的20件事

1、吃亏:吃亏是福。 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

【佛教词典】唯渐无顿

(杂语)禅源诸诠三曰:若远推宿世,则唯渐无顿。今顿...

【佛教词典】分别功德品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十七品之名。佛于前品说本...

佛菩萨圣诞的纪念日

诸佛菩萨圣诞纪念日(农历) 弥勒菩萨圣诞 正月初一日...

昌臻法师《05年6月答西昌居士问》

一、问:我们怕冤亲债主鬼怪妨碍我们念佛,障碍临终正...

遵式大师:校量念佛功德说

大般涅槃经云: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养一切众生。不...

修行人要善用你的第六意识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个时候,彻底了...

心念不清净想入定是不可能的

宋徽宗致和三年,四川峨眉山在四月间刮起了大风,刮倒...

争取时间,活在当下

在竞争激烈、分秒必争的压力下,时间对现代人的重要性...

念佛是否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

问: 有人说念佛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但是弟子念佛多...

菩萨的十重戒

菩萨十重戒,泛指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

人有虚荣心是好还是坏呢

问: 师父,人有虚荣心是好还是坏呢? 慧广法师答:...

在这个五浊恶世,唯有念佛才能解脱

宗门教下,纯靠自力来解决生死问题。如果说在晋唐之际...

星云法师《最初的根本佛法》

第一篇 缘起 壹缘起的意义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间...

每个人的终极归宿,你了解多少呢

(一) 思维死决定会到来,我决定要死的,无有能退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