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你发了菩提心会退转呢

净界法师  2023/03/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你发了菩提心会退转呢

他发了菩提心以后做些什么事呢?出家修道。所以他就放弃了王位,就做一个出家的沙门,他的法号叫作法藏。在古时候,出家的名号跟在家名号是一样的,他在家叫法藏,出家也叫法藏。

“高才勇哲,与世超异。”这个是讲到他出家以后的修学的相貌。“高才勇哲”指的是他外在的道行,就是他有高超的智慧,有精进的修学的力量。“与世超异”是说明他内在的道心,内心当中真实不为名利,一心一意地追求无上菩提。

这段经文当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有一句话是非常重要的:“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其实,我们看一个人的缘起,就知道这个人未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诸法因缘生,“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

我们一般的菩提心有两种:一种是世俗菩提心。就是说,他当初发菩提心的时候是依事缘而发的,依事相、因缘。你看阿难尊者,在楞严会上他也说他发菩提心了,但是他菩提心没发多久就被摩登伽女的魔咒破坏。破坏以后,文殊菩萨把他抓回来,他跪在佛前哭得很厉害,佛陀都没有先责备他,而是启发他先反省。责备没有用,先反省:为什么你发了菩提心会退转呢?先反省出来,把问题找出来。后来是怎么样呢?他开始回光返照,一直找过去,把他最初的根源找到了。

原来他当初为什么发菩提心?他说,我看到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以我愿意修学佛道、愿意出家。佛陀说,这是生灭心。你为什么出家呢?你是看到我相好。那要是我身上长一个疮,你就不修学了。因为你的菩提心是依止相好,而这个相好是怎么样?是变化的。你的菩提心安立在一个变化的因缘上,这个非常危险。

所以我们有时候应该反省一下,你的菩提心是安住在一个什么样的立足点?你说,我这个菩提心发得很大,修很多善法。我要提醒诸位一个问题,你的房子是盖得很大、很庄严,我要问你:看看你的地基牢不牢固,你是不是盖在地震带。这个很重要。

第二种菩提心就很坚固了,他依理性而发。他为什么会发菩提心呢?他就是深知“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而发菩提心。我发菩提心只有一个理由,因为我的心跟诸佛的心是平等的。他的菩提心是跟外在完全没有关系。说你怎么样、他怎么样,跟我都没有关系!他的菩提心从内心发出来的,这个菩提心就非常坚固了。

所以我们看事情要看他的因缘。从这一点看,这个法藏菩萨的菩提心是怎么样呢?“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这个菩提心是真实的,真实的菩提心。所以他的愿望成就了。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导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同样是布施,但所得果报却不同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因缘生就是说,...

菩萨一发菩提心顿断五欲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善巧方便大甲胄轮。从...

大安法师:八万四千法门只须净土一法就可以吗

问: 藏传净土法门,特别强调往生事因,明观福田 积资...

为什么凡夫往生极乐世界后能证得不退转

【原文】 问:设令具缚凡夫得生彼国,邪见三毒等常起,...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只一念间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故儒云:人心惟危...

只要往生到极乐,都能获得不退转

正定聚者,拣异邪定不定。以凡夫邪外已定,初心进退未...

「做事不一定要发心,发心一定要做事」对吗

问: 有老师父开示说:做事不一定要发心,发心一定要...

为什么人的福报享用有这么多的差别相

人的福报享用有两种情况,一个叫有果无用,一个叫无果...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感恩无需等待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古话渐渐成了时...

供佛斋僧的缘由及功德

供佛斋僧是佛教的一种传统,也是为了让僧俗二众有培养...

珍惜自己的人生与福报

做回人不容易。因为在六道轮回当中,我们看到,猪马牛...

阿罗汉在般若会上的后悔

到了般若会上,佛陀把菩萨的因地展现给他们看,就说,...

【佛教词典】羯磨必由僧秉制意

羯磨疏·立章悬判:“制意者,僧宝流世,元为生善。然...

【佛教词典】四无记根

【四无记根】 p0438 杂集论九卷五页云:杂染者:谓四无...

爱上自己的影子

【迦叶正观法尘。而言观六尘者,以法尘是前五尘落卸影...

两个钱的启示

有对贫穷夫妻,住屋简陋破旧,家无隔夜粮,每日必须辛...

【推荐】因地发心的不同,便感召了不同的果报

所以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这个是讲到我...

不杀生,不教他杀,不见杀随喜

五戒的第一条不杀生,对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太有意义了。...

忏云老法师:如何对治烦恼习气

在烦恼习气中,要是一时念不下佛呀,就转个环境,扫扫...

将恶习变成自己的助力

又是一年春好处,待到回望弱冠时。转眼间,我离毕业又...

有求皆是苦

有求皆苦,在这个充满竞争与追求的社会里,人们总是认...

「心不在内、不在外」是什么含义

当我们谈到心的实相,世尊曾经说:心不在内、不在外。...

珍惜每一秒,精进学佛法

生命活着是以付出生命为代价。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或...

人生无所求时,心性就要报答你

一个人要内观,一定要先把向外攀缘的心切断,莫向外求...

这四个字非常重要,念佛行人应该这样用心

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

佛门里为何把酒列为重戒

酒类的香味引起了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甚至更坏事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