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要去观察师长这五个过失

净界法师  2023/09/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要去观察师长这五个过失

我们对于这个法师啊,尽量能够避免啊去观察这五个处所:

一、戒穿缺。

那么第一个这个法师的戒有过失,不过当然这个地方宗大师强调,这个戒的穿缺,他不能破根本重戒。善知识破了根本重戒,这个人就不是善知识了。因为它是一个指标,这个根本。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法师在身口二业,有一些微细的过失,有一些威仪的过失,不圆满,这个难免,那但是你也不能因为这样你就不跟他学了,因为你不跟他学,那么他有这方面的正法,你就失去一个增上的机会了。就是这个法师的身口二业有一些威仪上的过失。

二、种性下劣。

第二个这个法师种性下劣,这个【种性】,当然我们现在没有所谓种性,但是它的意思就类似我们讲说这个人学历很低,出生卑微,只有小学毕业、国中毕业,你是大学硕士,你就不跟他学习了。你不跟他学习,你就失去一个增上的机会。所以我们对于种性下劣,你不要管它,重点是他心中有法,这是重点。

三、形貌丑陋。

这个法师长得不庄严,你就不跟他学习,这样子也不对。

四、文辞鄙恶。

这个法师讲法不文雅,不能够用美妙文雅的方式来表达出来,可能书读得比较少,但是他的法是真理,你还是要学习。

五、所发语句粗不悦耳。

这个法师可能经常会有一些粗暴的来对治的言词,那么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个言词比较粗暴,我们就不跟他学习,因为良药苦口,虽然有些粗暴,但是我们内心顺着他的法义去思惟,我们真实能够受用,那就可以了。

假设我们对于前面的五种情况,便作是念:不从此闻,而弃舍之。那么这样子你一个菩萨,就失去一个你自己进步的机会。

这个地方有一个观念,我们必须要了解:我们今天是生长在末法时代,而不是正法、像法时代。我们今天要是生长在像法时代、正法时代,你看你拜一个文殊菩萨做师父、你听普贤菩萨说法,你就觉得很轻松自在,因为他的资粮力非常的圆满、他的福德智慧资粮都很圆满。但是我们到了末法时代,这些所谓的天下弘扬佛法诸大善知识,本身的资粮可能都有欠缺。这个地方就有问题了,就是说我们在学习佛法,我们本身要多一分的包容!

为什么呢?因为这说穿了,还是我们个人的业力。你要有本事,你为什么不生长在正法时代、像法时代?那么我们今天到了末法时代,才遇到这样佛法的善知识,虽然表面上,这个法师有过失,但实际上还是我们个人的业力浅薄,我们自己福德浅薄,所以我们还是要把握这样的学习机会来增上。

智者大师说:一个贫穷的乞丐,想要得一个珍宝,不幸的是:这个珍宝就在垃圾堆里面。智者大师问说:那你是要去拿?还是不去拿?你不去拿,你一辈子就是贫穷;你去拿,你就必须忍受垃圾堆的这些过失。智者大师说:有智慧的人,会忍受垃圾的过失,去取得这些珍宝,因为垃圾的过失是暂时的,得到这个珍宝是永久的!

所以我必须勉励大家,跟大家相互勉励: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跟很多很多,我们觉得对方不满意的人学习,这是不得已的,每一个人都一样。因为我们生长在末法时代,整个众生的共业——就是福德智慧资粮都差了。但是我们得到人身,我们希望增上,我们就必须忍受这些垃圾,去得到这个珍宝,重点是我们要得到珍宝,重点在这个地方。你看这个法师身口意的过失,其实对你是没有好处的!所以这点是……所以宗大师提出五点来提醒我们,不要去看这个师长的过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事必躬亲成就不了大事

问: 领导是门艺术。如果弟子做事不积极,让他做不如...

看人家都没有德,其实是你自己没德

如果皈依三宝的弟子连坚定的信心都没有,对佛、对法没...

【推荐】妄谈自己证果及神通感应的严重过失

妄语戒有大妄语跟小妄语,我们先看大妄语,第一个。 【...

老实厚道的人比较能够得到师长的加持

第二是「疑师」:对于师长的功德产生怀疑。怀疑这个师...

僧俗关系要建立在道义上

为什么要讲今天的僧俗关系呢?因为我觉得,今天的僧俗...

不观他人过,但观自身行

佛在《法句经》里说:不观他人过,不观作不作,但观自...

如何在生活中改变自己的错误言行

问: 在生活环境中改不了自己的错误言行,怎么办? 大...

以上十事,都是做人失败的原因

朋友好心对我们说:你做人非常失败,我们听了不必生气...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一切法门六字全收

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十方诸佛自然护念。 护念即是...

念佛之人当孝敬双亲,不可偏执速死求往生

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分别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怎样面对「无常」所带来的种种痛苦

问: 法师,我们怎么去理解无常呢?怎么去面对无常所带...

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

1.学会沉默 有时候,你被人误解,你不想争辩,所以选...

【佛教词典】相违因

【相违因】 唯识宗所立十因之一。指三界诸法中,能障碍...

【佛教词典】老位差别

【老位差别】 p0622   瑜伽八十四卷十页云:复次言蹎...

在净土中还有身体的显示吗

问: 在净土中还有身体的显示吗? 宏海法师答: 这是个...

净界法师:一心三观

那么怎么样从第六意识的如理的思惟、想象来改变我们过...

往生到极乐世界后,还有人间的记忆吗

问: 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呢,他还有人间的记忆...

释教三字经

(按:本文为明朝吹万老人所著《释教三字经》,经印光...

忏悔的力量

《佛遗教经》中说: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

弘一法师与护生诗

关爱生命,保护生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圣严法师《祈福法会有用吗》

佛教团体经常举办各种法会,包括祈福平安法会、消灾祈...

可不可以就一句佛号念到底

问: 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我们都不够了解自...

读花识人生

1.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

功课必须定量定时,定了一定要做到底

我经常给我们道友说,我说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

人生如果是场梦,那么它又有何意义

人生如梦,通常是经历了大半人生的人,从内心发出的感...

将欲望转化为修行的助缘

欲望,是世界上所有动物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本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