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不受染污的

净界法师  2023/09/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不受染污的

“真心不堕妄境”!就像一面镜子,镜子可以照了整个外境,但是它跟外境没有真实地结合。你看一个男人站在镜子前,它就随顺因缘,显现一个男人的相状出来;当男人走了以后,站了一个女人,它就显现女人的相状。

但是身为镜子,它本身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它是“无相”,可以随顺外在的因缘,显现男人相状、女人相状。真心亦复如是,它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相状,但它是无相,因为它离一切相。在经典上这叫什么呢?我们心跟外境叫作“非和合”,但是又“非不和合”。

这个地方,我个人有个小体验给大家作参考:我有一段时间,到一个道场去上课,是下午的课,中午吃饱饭想休息一下,但是那个地方经常有很多噪音,非常吵。我想休息一下,这样下午上课才有精神,可是外境不是我可以决定的,所以刚开始我的心接触噪音时,我的感受非常不好,当然也打很多不好的妄想。

但是我想《楞严经》说,其实我们的明了心,跟外境没有真正地和合。如果说音声它真实地跟心性和合,那就别无选择了,肯定要受它干扰;问题是我们的一念心性,其实跟声音没有真正地和合。既然没有真正和合,它为什么会干扰我们呢?因为“你有所住”,所以它对你产生干扰。为什么阿罗汉在这个地方,音声对他不能产生干扰?因为他选择“无住”。

“灰尘”在那个地方,我们选择“虚空”,我们不一定要选择灰尘。灰尘要不要出现,我们没有决定权,但是选择安住在灰尘,或者安住在虚空,我们可以作主。释不释放音声,这个我作不了主,我过去有这个业力,循业发现。我为什么会走到这个地方?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刚好有工程在施工?那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我过去生有造作这个业力,我认命。但是我面对果报的时候,可以选择“无住”。我们的生命,有些是你作得了主的,有些你真的作不了主,你要把它区分出来。后来我就慢慢调整我的心态,诶,很快就睡着了,真的啊。

心态决定你的状态,真的是这样!一念心转,一念心转,整个生命的因缘都转了。临命终的时候也是这样。你看一个人起颠倒的时候,梦里明明有六趣;醒过来的时候,觉后空空无大千。往生净土就是这一念的觉悟——回光返照,皈依佛陀,而显现极乐世界。你一念的颠倒执着,那就出现了三界果报。

所以这地方说:“心性”本身没有寂静相,也没有摇动相,它是离一切相。这一点给我们很大的信心,原来无始劫来起了很多烦恼,造了很多的罪业,都没有真实染污我们的心性,我们随时可以恢复本来清净的面目。为什么呢?因为“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真如”的相貌,就是离一切相。一个生死凡夫凭什么说:“我们能够恢复本来面目?”因为我们本来面目,是不受染污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只有事修没有理观,你不是妄想的对手

你临终肯定有很多很多的妄想,过去打的妄相、今生打的...

若顺若逆,总虚妄不实

【原文】 人能痛念生死事大,觑破一切世情,若顺若逆,...

离心之外,无别有法

问:世间染法,有贪瞋痴为所治;出世净法,有戒定慧为...

六识其实是一念心性当下具足的

我们看第七科,明藏性即识大性。这个藏性就是我们现前...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

放掉妄想,才有办法对治它

为什么有些人他烦恼很重,但是他很快能够突破?为什么...

净土所有依报正报,皆是本觉妙明

群典者,引诸经论以证明,言非臆见也。详如义理部类二...

无论打了多少妄想,我们的心都是清净的

什么是真如呢?它的体性,经典上给它两句话,叫清净本...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拜《药师忏》可以替代别人忏悔

在《《药师忏》法特点四》的日记中讲了《药师忏》第四...

怎么能印证因果轮回呢

问: 尊敬的宏海法师,我的问题可能比较基础,佛教说人...

蕅益大师净土开示录

一、赞念佛法门圆顿了义 夫念佛者,岂有他哉,以此缘生...

回向的功德很大吗

问: 回向的功德很大吗? 宽见法师答: 是功德很大。...

【佛教词典】胜

【胜】 p1101 瑜伽八十三卷四页云:卽此大师,亦称为胜...

【佛教词典】真胝天

真胝,梵名 Cinti。意译作善思惟天。天名。[玄应音义...

一个人生命的结果是看临终心念

从佛法的角度,一个人生命的结果是看临终心念的,最后...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最上乘论》

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

准提菩萨——薄福恶业众生的大依怙

稽首皈依苏悉帝。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惟...

大安法师:生命就在呼吸间

一个修行人的出离心和对世间的贪恋心,两者是此长彼消...

没有文化的人,念阿弥陀佛圣号就可以

现在信徒来皈依三宝的也很多,皈依三宝就是皈依过了之...

舌头的妙用

广慧元琏禅师初学道的时候,依止在真觉禅师的座下参禅...

受戒与不受戒的差别

在家人通常说:心好就好了嘛,受什么戒嘛,不受戒与受...

到禅堂里来,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发心

唐朝有一位在家修行非常了不起的居士,叫庞蕴。庞蕴有...

罗睺罗出家记

有一次波斯匿王去见佛,因为那时佛要度罗睺罗出家。国...

斋僧获福

佛陀时代,有一位长者子,年纪很小时便失去了双亲,一...

「命浊」的由来

看第五段的命浊。 这个命浊主要是由识阴引生的,就是内...

厌离娑婆有两个方法

从生命的差别因缘当中,我们的生命有两个选择: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