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
相似即佛,我们知道《法华经》的功德只有一个,就是法身。它不是证得空性,它是证得法身。
那么,法身在没有出现之前,他会有一种相似的功能出现,就是他的六根产生变化,六根清净位。那么,六根清净位什么相貌呢?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你从前面的观照真如,调伏妄想以后,那么再进一步,你的三界的见思惑会先脱落,注意这个脱落这两个字。
圆教的思想不讲断烦恼,因为你断烦恼表示你承认烦恼是你的一部分,而你的一部分,你多余的你把它切断。我们说过,圆教的思想是从众生法界先契入心法界,所以他的心是安住在一念心性。从一念心性的角度是本来没有烦恼,本来没有业力,也本来没有生死。那么本来没有,也就是说烦恼只是我们在生命当中所形成的一个假名假相假用。
就像镜子一样。镜子里面本来没有影像的,你放一个苹果,出现一个苹果的影像。诶,你说我把这个苹果的影像把它断掉,不需要,你让它脱离就好了。
所以,这个圆教的思想,它的烦恼叫做脱落,它本来就没有烦恼。那么虽然脱落了四住,就是三界的见思,但是界外的无明,就是微细的法执还在。
这个微细的法执,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个阿罗汉就很清楚。你看那个迦叶尊者,迦叶尊者在阿罗汉里面是不可思议的,三明六通八解脱,是阿罗汉里面的最顶级的阿罗汉了。但是,作为一个阿罗汉他听到大乘紧那罗王菩萨炫音一动,他闻声起舞,他控制不了自己,开始跳舞,失去威仪,为什么?
因为这个阿罗汉他虽然破我执,他对于这种微细的清净法,这种诸佛菩萨的实报庄严的功德的法执,他没有断。所以,大乘紧那罗王菩萨那个炫音一动的时候,他显现出那种诸佛菩萨的实报庄严的时候,他就控制不了,就是六尘未尽空,对于这种清净功德庄严的法执还在的。
那么,讲一个譬喻:眼中犹有翳。就像眼睛上面有一种白色的遮障,所以他看到虚空还有朵朵的红花,就是我执已断,法执犹在,这六根清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