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高僧所具备的三种品质

2012/02/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这是一个崇尚炒作的浮躁时代。为了名和利的最大化,大家都在挖空心思,寻找机会,狠狠地炒一把,最好是能在一夜之间把自己炒成“明星”!因为在大家的印象里,好像只要成了“明星”,名闻利养自然而然就来了。这种炒作和浮躁也感染到了佛教界。

有极少数出家人,受这种炒作之风、浮躁之气的影响,渐渐地离开了“修道、证道、弘道”这个本分,而爱好“剑走偏锋”,专在一些与僧团本分事关系不大的枝末上做文章,如追求各种各样的社会头衔,频繁地出入于各种社会名流间,借举办一些耗资大、收效小、华而不实的所谓“弘法活动”,不断地在公众面前亮相;或者举办个人成果展,以抬高个人地位,扩大个人影响,还美其名曰“扩大佛教影响”、“提高僧团社会地位”、“改善出家人形象”。不是说这些事情不能做,但是一定要分清本末主次。如果脱离“修道、证道、弘道”这个本分,单纯为了个人的名闻利养去做这些事情,那就是——错位。

通过“剑走偏锋”,虽然有时候可能会赢得一时的红火和热闹,但不能从根本上提升道场的品位,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僧团的整体社会形象。如果你住持的道场不清净,僧团不整肃,僧人不守戒律、没有道气,这个时候,你炒作得越厉害,反而会露丑越多。

炒作可以产生“名僧”,但永远不可能产生“高僧”。古往今来,大凡为一方化主、堪承如来家业者,无不具备三种品质:

一者有真修实证。真修实证包括两个方面:在自受用方面,表现为个人的德行和证量,至少是戒行清净,有决定的正知正见,能坚持正信正行,已得根本的正受和正智;在他受用方面,对于修行法门和用功方法有深入系统的理论认识和相当的实修经验,是真正的“过来人”和“明眼人”,堪为后学之良导。真修实证既是出家人之为出家人的本分,也是出家人教化众生的本钱。信众之所以依止你、跟你学习佛法,是因为你的德行感动了他,他最终是想通过你的指导,在日常修行中、在他所期望的较短时间段内,得到一些真实的受用,或者能增长进一步修行下去的信心。如果你的德行和教导不能给他带来受用或者信心,那你的教导对他来说就是无效的。所以,真修实证是决定你能否成为一方化主的首要条件。

二者善能开示来机。为一方化主者,必须善于洞察人心,对机开示,要能搔着听众的痒处,抓住听众的兴趣点,帮助他们解决当下的心理问题。凡是能够深入人心、启迪智慧的开示,必须是契理契机的,而要做到契理契机,必须具足三个方面的素质:首先是对佛教的基本理论有比较系统而深入的了解和体证;其次是有比较丰厚的世间文化修养,对现实社会人生和人的内心世界有比较深入细微的洞察;再次是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三者要有承担精神。对佛教的前途和命运,怀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自觉地把振兴佛教事业和利济苍生当作是自己的本分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从自我做起,从当下做起,敢于承当,而不是麻木不仁、独善其身、得过且过。

凡出家为菩萨僧的,理当发愿成为一方化主,作众生的依怙,为大众之眼目。但是,最终能不能成为高僧,能不能成为一方化主,主要不在于你有多少灿烂的社会头衔,不在于你是不是“名人”,不在于你出了多少本个人书画集,也不在于你有多高的学历和出了多少著作,而在于你有没有“道”,有没有能力观机逗教、摄受信众,并帮助他们摆脱痛苦、走上解脱之道。

“一方化主”之美名,完全是靠个人的德行感召而来,完全是由龙天护法和广大信众由衷地拥戴而成,这里面没有一丝一毫的人为炒作。为一寺之主者,为一方团体之领导者,当效古圣先贤之精神,围绕真修实证、深广学养和承当精神这三个方面,老老实实地去做养育的功夫,也许二三十年之后,教界果能出现几位像虚云老和尚、太虚大师、弘一法师、印光大师那样的大善知识。如若不然,离开这三个根本而求“一方化主”之美名,终难脱它名利之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北宋高僧死心悟新禅师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的内容稍微久远一点...

南岳怀让禅师

气概冲天,心虚没量。揽曹溪水,兴波作浪。睡着马驹,...

妙华法师追忆「佛门三铁」

性空法师 大约是九五年前后,性空法师到中佛协,要求收...

千代野比丘尼的故事

千代野(1223-1298),又名千代能,日本镰仓中期最著...

【佛学漫画】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的开创精神,让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有了夯实的基...

这些祖师为何要把参禅放下而转修净土

自后蕅益,截流,省庵,梦东等,诸大祖师,莫不皆然。...

民国高僧谛闲法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给大家介绍了这么多的净土祖师,几...

柴夫一炬,弘公三弹

弘一大师前来承天寺后,遂与转尘上人领数人上山。弘公...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图解手淫的危害

摘要: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着道德和欲望的冲突。特别...

太虚大师:三种般若

般若古读波那,义虽可翻,但难恰当,故存其梵语而用音...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上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

【推荐】多一份理解与宽容,少一份暴躁与气恼

美国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项实验:他们把生气人的血液中...

【佛教词典】利根补特伽罗

【利根补特伽罗】 p0703   瑜伽二十一卷十三页云:云...

【佛教词典】国土世间

三世间之一。国土是众生所依所住的境界,既然有能依的...

身心一如相互连结

在佛陀的教导中,我们了解身心是无法分割的。身即是心...

若说不能行,不名为智者

在法供养里面,如说修行这是根本,也可以说七种法供的...

时时修正我们的思想

如果土壤中没有种子,就不会有禾苗破土而出,也不会有...

持诵《妙法莲华经》的不可思议公案

在中国晋朝有一位昙翼法师,前生是一只山鸡,今生却得...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问: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大安法师答: 直...

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

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 本...

吃腊八粥选料有讲究

1月5号是腊月初八,不少人还保留着喝腊八粥的习俗。如...

星云大师《朝山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钟声划破寂静的天空,木鱼和着梵唱...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

《八大人觉经》上有句话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为什...

读了很多经,还不知道怎么修行

大家都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是忏悔,或者是礼拜,或者是...

妙高禅师

妙高,字云峰,长溪人,他家世世以儒学为业,他母亲临...

通过报身佛的无量相好,能否见到法身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