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自我的肯定、成长、消融》

圣严法师  2010/10/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在法鼓山的禅修营中,经常强调自我肯定、自我成长,但自我成长之后则要自我消融,人格的升华,便为清净心的完成。

成功或失败,不可以有形或无形的名利权位势力作衡量。你们看我与诸位将来谁先成佛?你们可能认为是我的徒弟,一定是我先成佛,其实不一定。在马拉松赛跑中,经常原本领先的人,过了一阵子却落后,而原先落后的人又领先了,一前一后交错不已。所以在修行时,不要看其它人是不是比我跑得快、修得好,不要介意谁先谁后,及时全力以赴才是最要紧。

从这个角度来看,与人计较长短、高下、成败,都是不正确的。因为他人的成功有他的条件、因素,不要用我们自己的条件、因素跟别人比,而是要增长自己成功的条件,促成自己成功的因素。为了要有更多的付出,我们必须要有更多的进步,这是自我肯定、自我成长。

我的一生,一向不存与别人比较高低大小的心,我走在人家后面时,不觉得丢脸,我走到人家前面时,不以为成功,人家赶过我的时候,我不需要觉得难堪。

天地之大,能够让我们开发的领域,太多太多了,需要我们奉献智慧和愿心的地方,太多太多了,何必一定要在同一条窄路上跟人家拼得你死我活。

但是,不比较并不是停顿,而是走出自己的新路来。如果你走的路是别人也能走的,这表示这条路没什么了不起;如果你走的路别人赶不上,那你就真正成功了,在这种不比较的心态中,你的自我也就真正消融了。

生命之中,什么样的情况使我们痛苦烦恼,什么样的情况使我们愉快自在,那就要看我们的心,是处在什么样的情况。如果我们有主观的实力及客观的条件,而不好好运用,那就是浪费了自己的生命,辜负了大好的因缘。

最后我要强调,我们既生为人,便是责任重大,尤其现代人所遭遇的困扰,比古人更多,对这个世间所应负的责任也更重大。

目前的世界,人口增多而土地并没有增大,问题复杂而人类的智慧并没有比过去高明,反而对这个世界的破坏更快、更大。因此,我们更应该以无我无私的悲愿心,共同来成长自己、为他人奉献,这个世界的未来才会改善。

如果人心不能扭转,不能从贪得无厌、自私自利、自我中心的心,转变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悲心、愿心,则世界的前途非常悲观,我这不是危言耸听。因此,我们不只要提高警觉,更要大声疾呼,把我们的心转变过来,共同奉献于这个世界,这也就是法鼓山所提倡的‘提升人的质量、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不得力的标准是什么

问: 念佛大部分时间还是不得力,因为工作原因,平时...

初学者怎样保持道心不退

无常的道理,对初学者来讲,是很重要的观念。比方说,...

学佛人不应偏重求知,而忽略力行

普通人研究佛教,多偏重求知,忽略了力行,这也是众生...

为什么有些人越用功烦恼越重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说: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

数十年只念大悲咒,临终得观音菩萨接引

我们大家对于我们的修行,念佛,或你专持一行,或是诵...

念佛人一天的修行

人的爱好、秉性、工作、家庭等千差万别,所立功课不应...

处理生活中烦恼的方法

生活中必然会有很多的烦恼。学习佛法就是学习如何处理...

「专修」和「杂修」的划分

善导大师讲的这个专修和杂修的情况,确实善导大师讲专...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圣严法师《还债平安,还愿快乐》

问:现在我想学的东西很多,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天地万物...

关于开悟的三种错误观念

一些禅修多年并有所体验的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已经证得...

虚心接受别人的责骂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意思是说,善良...

圣严法师:如何能明心见性

惠能大师谓惠明曰:「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

【佛教词典】轻安相

【轻安相】 p1290 世亲释三卷二十二页云:轻安相者:谓...

【佛教词典】一切相妙智

【一切相妙智】 p0009   无性释九卷三十一页颂云:由...

比丘闻莲喻坚固道心

佛陀在罗阅只耆阇崛山时,一日,城中有五十位长者子亲...

【佛学漫画】不着相

【佛学漫画】不着相...

离了妄想,你在什么地方

初发心的人,用功怕妄想;久坐的人怕昏沉。我说你们这...

结善缘的重要

从前,有一位老和尚在山上一间寺院,一心一意清苦修行...

丈夫喜欢打麻将怎么办

问: 丈夫特别喜欢麻将,可我却是最讨厌的,所以经常...

三十六种饿鬼

1、获身鬼(迦婆离)。 身高为人的两倍,无面目,手足穿...

莲池大师和蜈蚣

大约400年前,有一位叫莲池的高僧。有一回,他看见有个...

圣严法师《怎么样才算是佛教徒呢》

什么是佛法?什么是佛教徒?我经常有机会与各界人士相...

为何放不下?因为还没看到人生真相

你能够真实的觉悟,你才能够真实的放下! 今天我们讲到...

曾国藩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净界法师:让罪业有释放的管道

中国文化最高的就是《易经》。《易经》的根本思想,它...

人生百空歌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