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二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二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第二正明口业。今初先显名体者。文有三节。一显名体。二约位辨胜。三徵列名字。今初经文。是一义含名体。谓经从初至而演说法。皆是释名。有二名故。次辨体者。重取善巧智字以为辨体。义无碍下。随难别释义名所以。知是差别即后得智。无心照理即通正体。

疏。约位显胜。文意可知。然此无暂舍离。论名不坏论。云不坏者。不动故即无暂舍义。

疏。后何等下。三徵列名字中二。先释通名。上释名中。但释辩智。今释无碍。后一法者下别释四名。然唯识云。法无碍智缘能诠教法。为境义无碍智。即于所诠总持自在。于一义中现一切义故词无碍智。即于言音展转训释。总持自在。于一声中现一切音声故。乐说无碍智缘机巧说为境。又云。辩才自在者。谓辩无碍解善达机宜。巧为说法。俱舍亦以法缘能诠。释云名身者。所谓想章字总说。释曰。以想释名以章释句。以字释文以总释身。论云。名谓作想。解云。想者取像。或契约义。若取像名想。想是心所。如说于色能生色想。因名生想名为作想。若契约义。想即是名。谓诸贤圣共为契约。立色等名名即是想。由此名想显有诠表故名作想。余义准说。今之本论释法无碍。不局能诠故云法体。如色碍相。然论一时列名云。是中四无碍境界者。一法体。二法境界体。三正得与众生。四正求与无量门。后方牒释。今疏四中文皆三节。一牒经举论立名。二谓字下是疏释论。三故论云下。举论牒释。今初法中论牒释内。以色从缘集非定断常。故离二边辨俗异真。云生法所摄。即二执所依之法言如色碍相者。正出法体。二义中第三段内。文曲有四。一举论牒释。二然得此下。远公释论。以法为俗以义为真。应有问言。法义不同何以论文。皆有远离二边生法所摄故。释意云。随顺观察世谛即入第一义故。三上即远公下。疏成远公义。四亦可下。是疏别义。于中二。先正释。后言如实下解妨。妨云。若义亦俗谛何名如实。答云。约如事实。三词可知。四乐说中云正求与者。邪求不与。疏二广显中下。文前有三。初总释十门。二言十者下。列名略释。其十相名即是论文。谓字已下皆是疏释。三然十中下。总就十中释无碍义。言亦多以词说于法乐说说义者。如第七大小乘相中。法知一乘义知诸乘。词云说一切乘无差别。即同一乘。乐说云说一一乘无边法。即同说诸乘意。疏今初自相有四下。此别释。文三。初总标。次一生下别释。后此自相下总结。二中然论诸段皆有三节。一总列四名。二总举经帖。三重更牒释。疏文之中。以论三段一一别配四无碍义。今初自相。论总列名云。一生法自相。二差别自相。三想坚固自相。四彼想差别自相。

疏。一生法自相者。论标名也。谓知色下疏释。世法集起故名为生。自相门中辨此生法。名生自相。下三例然。疏二义者。差别自相者论立名。谓知下疏释。即生法之中差别义也。十一处者。五根五境及法处所摄色也。上二义下。疏结前生后。然上诸义论无重释。

疏。三想坚固自相者。是论立名。从起言下疏释。即论重释中意。论具牒释第三句。经云。是中不坏说者。随所觉诸相。随彼彼众生说法故。今疏中先释想字。言亦以慧心取彼二种相故者。总释。言慧心取者拣异凡想。一随自所觉诸法者。即论随所觉诸法相。二随彼下。即释随彼彼众生说法。从说无错下以经成论。从论经下会通二经。

疏。四彼想差别者。是论立名。想义下。即疏释亦论重释中意。论云。次第不断说者。次第不息无量众多异名为坚固彼义故。疏文可知。令他爱乐亦乐说义。

疏。第二同相中论亦三节。谓列名经帖重释。一同于前文中。初总标法义。二一一切法同相下别释四义。此初知法先论立名谓字下。疏释论无重释。二中从同生灭下。疏释论谓观无常下即论重释。论具云是中无常门入无我义中。第二同相。初智境界成。疏文有四。初释是中无常门。二得入下释入无我义中。三故无我下。释第二同相初智境界成。四是则下。疏以义结。若准推无常门入初无性。亦是不生不灭是无常义。今以经中法尚自性即是常也。义明生灭是无常也。故以无常生灭是无性。常家义用。三词四辩准此可知。

疏。第三行相论亦三节。疏亦先总分法义。一生行相者。论立名。次现法缘下疏释论名。后设知下论重牒释之意。疏中有二。先取意释。论本文云。一一世现在世故。从故论云下。明引论释。释上一一现在之言。二已生下知义。先举论。后设知下疏取义释。具足论云。见过去未来世知现在世。彼菩萨智境界成。释曰。疏文分二。先正取意释。二是则下。结示上二。云何逆见过未知现在耶。见过去法谢未法未生则知现在。从未而生必当谢灭。三四可知。

疏。第四说相约本释以分法义。即释法等。次随音随心以分词辩。别必带总皆合有说。前三略无。疏第五智相。疏文有五。一分法义。二定境体。三辨通局。四辨其相。五指其源。今初既以法比分于法义下。约说浅深分词乐说。比即类也。二然所知下定其境体。若例前后法比二智是所知境。经文既云以法智知差别不异。即是就能为无碍体。二谛为境。然法比约情智。二谛约事理。三又法比下辩二行通局。法比则通无碍则局。言故涅槃说者。证无碍智局。即第十六经梵行品广说四无碍竟云。声闻无四无碍。无三种法故。一者必须软语。然后授法。二者必须麁语。然后授法。三者不软不麁语。然后授法故。言声闻设有少故名无者。是通妨难。即彼经中迦叶菩萨难云。若声闻无者。何以如来说舍利弗等有四无碍。佛答意云。如四河入海。此之四河皆有无量水。而言等海者无有是处。即少故名无意也。次下又云。或得一得二三不得具四。故名为无。即其义也。从若就二智所观下。结成通局。非唯法比通于大小。今无碍智所观亦通大小。但能观无碍局大乘耳。即以法无碍智知法知境及能知智。名法智知差别不异也。下三例然。四于大乘中下。正明大乘法比之相。即是释文。于中二。先双标法。比二法智观如下。别释四相。论云。一现见智。疏中先释现见。后谓观差别下。释成现见所以。即论重释中意。然论经云。以法无碍智知诸法差别不坏方便。释曰。其不坏方便即今经不异。论重释云。是中法智者。知谛差别不异方便法智差别不坏方便故。释曰。其知谛差别。即释经中知法差别。二谛不同名法差别。言不异方便者。释不坏方便。从法智下重举经帖。故取意云。差别二谛同如不异。同如即是不异所以。二比智即观下。释义无碍。比智二字是论。即观下疏释。亦即论中重释之意。彼经云。以义无碍智以比智如实知诸法差别。释曰。此与今文颠倒论重释云。比智者。如实分别余亦如是比知。如实谛差别可知。释曰。以现所知类度诸法故。曰如是。疏中取意。其观前能观。如实分别之智。即如实分别。从类余下释论余亦如是。从类何等下徵释。比智如实谛差别知故。为顺经中云差别如实故。如实在下差别即如实。正辨顺上二谛同如。了二谛如即如实谛。知差别耳。细寻易见。三欲得方便智者。即论谓字下。释证第一义名之为得。欲趣向证必假俗谛为方便故。论经云。以词无碍智以世智正见故。知说法。论重释中不释此句。疏以相见道释正见。言四得智。即论谓字下。取论意释。论重释云。第一义智方便者。非颠倒异。乐说应知。以论经云乐说无碍智以第一义智正方便说。故论牒之。疏中先释论非颠倒。次故云下。结以经帖。后可以证下。释论立名。疏余如下。第五指其本源。论则可知。回向即第六回向十六智宝处明。彼说三心见道亦有法类。一内遣有情假缘智。二内遣诸法假缘智。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前二名法智各别缘故。后一名类智总合缘故。有说。十六心见道。自有二义。一依如智。二依上下谛。并如前说。然有部则时通处别。现智知于三世之法。名为时通。比智亦然。现智唯知欲界之法。比智知于上二界法。名为处别。若依经部成实论明。则处通时别。二智通知三界。名为处通。法智知于现在。比智知于过未。名为时别。成实十六无边空处品中问。此定能缘何地。答此定缘一切地及灭道。问曰。有人言。诸无色定虽能缘灭。但缘比智分灭。不缘现智分灭。是事云何。答曰。缘一切灭。以现智缘现自在地灭。以比智缘余灭道。亦是能缘一切。释曰。现智即法智也。若依深密相续解脱经时处俱非定现见。见法名为现见智。知他方及他世名为比智。又更分别于一切现所知名现智。类度解者名为比智。故不可时处定也。俱舍即当第二十三。大同唯识。观上下谛一十六心偈云。世第一无间。即缘欲界苦。生无漏法忍。忍次生法智。次缘余界苦。生类忍类智。缘集灭道谛。各生四亦然。如是十六心。名圣谛现观。此总有三种。谓见缘事别。释曰。从世第一法无间。即缘欲界苦圣谛境。生无漏法。名苦法智忍。苦忍无间缘欲苦谛。次生法智名苦法智。此智无间次缘余界苦圣谛境。有类智忍生名苦类智忍。此忍无间即缘此境。有类智生名苦类智。如缘苦谛。余三亦然。有十六心言苦法忍者。苦是苦谛法忍。缘苦法名苦法忍。果是等流智唯无漏。为显此忍亦唯无漏。举后等流以为标别。故忍名智者从果为名。如苦果树树非苦果。从果得名。故云智忍余可例知。言现观者。现前观圣谛故。言有三者。一见现观即无漏慧。见谛分明故。二缘现观。此无漏慧及慧相应心心所法。同一所缘故。三事现观。谓前相应及余俱有同一事业故。余俱有者。谓道共戒及生等四相俱有因。故名俱有也。余广如彼。疏第六无我慢中。言约真俗者。通就三乘二谛明之。故世谛中历三乘法词及乐说。但总别分之。疏迷蕴着积聚我者。以聚生门种族是蕴处界义故。迷积聚为蕴。谓有我人。亦谓聚色以为色蕴等。次言迷界着异因我者。约法我说六根六尘生识。正因因各异故。有此法我若外道计中。有人我以为异因。使知尘等。言迷处着欲我者。迷于六入。根尘相顺眼见色等。遂生贪着则有法我。或谓神我于中能着。犹如一人在于六向见色闻声等。言迷谛等者。迷于四谛十二因缘。皆谓以因能作果故。人我可知故。疏双结。并是法我亦通人我。

疏。今随顺下上辨所遣之病。即是我慢。此下辨能遣之药。即是无我观世缘生故无有实。无实即实为第一义故。上六地论云随顺观察世谛。即入第一义。从故蕴界等下。结成蕴等为智之境。第七大小乘相者。知实为法知权为义。会三归一为词。开方便门为乐说。言唯一事实者。即法华第一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二中顺机说权即是义意。三中三乘同归一实者。亦第一经云。舍利弗。当知诸佛语无异。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告诸声闻众及求缘觉乘。我令脱苦缚逮得涅槃者。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众生起处着引之令得出。又第三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修学悉当成佛。三周之经。皆是会三方便归一真实。言解脱相中无差别者。第三经。药草喻品云。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即解脱中无差别也。又第二经云。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则一切解脱三乘同归也。

疏。法华云下。释成上论。亦方便品先有一偈云。舍利弗。当知钝根小智人着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释曰。此偈则明如来有畏。畏其谤故。次即云。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疏。即开方便门者。开方便有二义。一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名之为开。即初施权故。信解品末云。随诸众生宿世善根。又知成熟未成熟者。种种筹量分别知已。于一乘道随宜说三等是也。二开者。开除开发故。第四经云。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斯即说三为方便名之为开也。然皆为一事下疏是也。第一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亦即长行中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又云。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即其文也。故引论明随顺解脱。即方便多门皆顺解脱也。第八菩萨地相者。说地体为法地相为义。三词者。说相不违体。四乐说者。说相随机。此之体相即证教。二道亦即前义说。二大亦即不可说及可说义。总收一品之意。广如本分及请分中。

疏。一智相下。即前释法无碍。上句论标名。从一切下牒经解释。有两重徵释。何者下此微法体。即经法行智行。后徵法智何以名菩萨行。答意可知。故经云下双举经论以帖。言论云观智说者。论具云。是中一切菩萨行者。法行智行是现观智说故。疏斯则异前。义大者显义无碍。即是说大。前法无碍是义大也。三中巧说十地者。释方便言。从授与众生下。释无差别言乃有二意。一称机不倒为无差别。二不违证道为无差别。如鸟迹合空。疏九如来地相中。以始本无二释一念者。以起信云谓一念相应慧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言一念相应者。即始觉与本觉相应故。彼论云。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故。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正是始本无二相也。次上论释本觉竟云。何以故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又云。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故以始觉同于本觉。无复始本之异。为一念相应。亦是一念顿觉一切法故。故净名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余并可知。第十作住持相中。约就能所以分法义。亦是总别。总知如来所转法轮名法。别知八万四千差别为义。而前意义长故。

疏。但举一意词及乐说同体义分。依前法义起说名词。词中差别说为乐说。疏随自意等者。论主但云语者能说法故。疏以涅槃意明如来说法不出三语。即三十五迦叶品中因说。若言众生定有佛性。名为执着。若言定无是则妄语。便云。如我说十二部经。或随自意语等。初会已引。今更略示。如五百比丘各说身因问佛。佛言我为欲界众生。说父母以为身因。结云是名随自意语。次云。如答把吒长者问。瞿昙知幻应是幻人。佛乃反问汝识王舍城中气嘘旃陀罗不。答云我知。佛言。汝知旃陀罗。而非旃陀罗。我知幻者岂是幻人。结云是名随他意语。次言世智说有我。亦说有世智。说无我亦说无。是随自他语等。十力已下转法轮之德。言上皆一切智智下结释经文。是佛现觉故为说德。第三法师成就。于正显中二。初一总科。二则前下料拣。于中三。一二分分别。二又前下对释标文。三于此下摄位分别。疏今初先列下文三。初总出意。次初三下总科。后一义持下别释。然以人望法十皆所持。约三业中亦有能所。初三意中义教所持。三是能知身业。三中通能所摄。而初二以正报摄。后一以依报摄。后四口中七以教摄。八以辩九十所说深广。九无尽乐说深说者。深约契理何有尽时余可知。第十法云地。初来意有三。初引瑜伽。唯摄第九于中先明九地所能。次而未下明前地不能。则是举劣显胜。后今精勤下显此地之能。即举胜拣劣。二论云下引本论通摄前九。故云于九地中非第九也。已作净佛国土即第八地。及化众生即第九地。既通前九而偏语八九者。后三通无功用故举拣异。又八多约身。九多约口。今云智满多约意业。故胜于前。言智觉满者。智度圆故。菩萨地尽故。三又一乘下。唯对后三。以后三地皆一乘故。亦成前义。疏次释名下文分为三。初总标。二云者下开释。三然诸释下总结。二中四。一释云。二约法下释法。三空亦下影出如空以标名。虽无释有空故。四摄大乘下。以诸经论释上空云。总有九释兼摄论。三义成十一义。一引摄论。二金光明。三唯识。四瑜伽。五无性。六真谛。七庄严。八十住。九重引瑜伽。今初摄论释有三义。此即第一义从此喻含水义下疏释彼论。此句即疏从总缘一切下。无性释论彼释具云。由得总缘一切法智总缘一切契经等。不离真如。此一切法共相境界智。譬如大云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犹如净水智能藏彼。如云含水。有能生彼胜功德故。释曰。共相境智者。云与空合如智与境冥。又共相即是总释之义。今疏取其要言。释彼本论义已尽矣。疏又云。譬如大云能覆下。即摄论第二义。从此喻覆空下。疏释彼论。从即以前智下。取无性意释。彼释具云。又如大云覆隐虚空。如是总缘一切法智。覆隐如空广大充遍惑智二障。言覆隐者。隔义断义。疏又云于法身下。摄论第三义。从此有二义下。疏释亦取无性意。无性释此云。又如大云澍清冷水充满虚空。如是总缘一切法。智出无量殊胜功德。充满所依法身。释曰。彼言虽多疏以收尽。次四可知。

疏。真谛三藏下六引真谛。于中先言虚空喻三法身者。譬如虚空空有三义。一容受义。譬如自性法身不碍生死。二无边义。譬如显了法身。谓虽得显了犹未究竟如空。有清净处有尘雾处。如道内法身遍解惑中道也。三清净无尘雾义。譬如圣果法身。言云喻三道之智者。即智慧如大云。譬如如智有其三义。一道前性得。二道内修得。三道后至得。文言遍者。性得如如智遍如如理。满者修得如如智满如如理。覆者至得如如智覆如如理。境智相称云即是雨。雨有三义。一能除尘。谓道前自性智清净无染义。二能洗垢道内灭除恶业。三能生萌芽。道后能生如如萌芽。又虚空如法身云如应身。

疏。此法喻亦齐下。二疏断得失。先取。后似非经意下夺之。谓若如上释。道前应得法云之名。名既此立故。似非经意而言似者。以约理可通故。谓道前虽有云义。三义未足不得此名。十地位满方得名耳。此则可通故云似也。

疏。庄严论下。七引庄严。先引论。此从法下疏释。十住论第一瑜伽又意下。第九重引瑜伽。先举论。从是则密云不雨下疏释。即周易小畜卦语。易云。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密云不雨上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释曰。彼况文王当纣之时。身为西伯有君之德。犹如密云。未有君位德未施行。犹如不雨。今况十地含佛之德。未等正觉故云含德而已。

疏。所覆下即第三离障。于中四。一标。二谓于下能障名体。三此障下所障之业。四斯即下。断愚证理成行得果。文并可知。疏第二正说中。疏文有二。一依论总科便以疏释二。后之二分下。料拣于中三。初料拣论次。若依前下以经对论。后六中下对于三心。

疏。即九地自分行者。则显后二相是胜进行。

疏。真如是佛行处者。今此九地入向十地。何名入如来所行。答十地同佛境相应故。

疏。七地尽至入相者。即经名为得下。经文十地学穷名为地尽。依行得证说为至入。第二三昧分别中。九定离八种垢者。六七合故下。疏一一结之。若从上科八中前七自分后一胜进。前中前六自利。后一利他。前中前五法身行。后一摄净土行。前中三。一解二行三成德。

疏。不与惑俱者。释无垢义。然就总开别皆带无垢。无垢即不与惑俱故。初句示其带。总云不与惑俱。疏下三成德者。即身口意密也。初放光中疏双就身智二光。正意在身。

疏。上句无量则尽法界之疆域者。即经虚空界广大三昧。此同自受用刹。下句穷国土之体性。即法性土此能穷究。第三受位分自有十相者。文中法喻合结。一如世之华上者。为主菩萨之华大宝故上。二广大为量。三事则众宝间错故胜。法则众德为严亦如上说。有同时具足相应广狭自在一多相容等德故。四法界智地为生处故。五因如种植。六成如出水。七第一相。然华有三时之异。一华而未敷。二处中盛时。三彫而将落。今非初后正处中盛时。正观普照等彼流光。法界现事如开。菡萏披敷见莲华实。双美事理昭着权实开荣。八世之莲华人德感故。今此之华出世德感。九瑠璃为净栴檀为乐。玛瑙为我檀金为常。四德为体。十智光圆照照如来藏。教网遐张为庄严也。

疏。同声相应者。即周易乾卦文言之语。易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本乎天者亲其上。本乎地者亲其下。亦各从其类也。今取同位故曰同声。同谓何能有相益。显如世朋友互相成益故下。彼光照此此增智力。今此照彼益彼何疑。疏若约教相者。显有二意。前约教相。人之所贱莫过于足。人之所贵莫过于顶。顶光入足故。显敬深。二若约证下自有二意。文乃有三。一顶光入足。显此菩萨入他佛境。二故论下引证。三显证佛境。即自证故者。是第二意入自佛境因圆趣果故。论言平等摄者。此有二意。一如来下摄足收其光。菩萨上摄光入佛境云平等摄。二入他佛境即入自境。自他佛境无二体故云平等摄。是以处中引论。证上证下第一平等。下疏自具而约二光以明相摄。谓菩萨顶光入足。佛光入顶。今但入足已显相摄。余可知也。第四至同声相应文中有四。一总显相应之由。二表内下释德相放光之由。三又上下对前会释。四德圆下释光名号。疏。于中十业者。以文显故。疏不指经。若欲指者。二无数下是。三示现下。四开悟下。五周遍下。六灭除下。七隐蔽下。八示一切下。九如是下。十示现下是。疏若约化相者。疏但有二。初身光入菩萨色身之顶。但为化相。即上收下就实约义。中曲复有二。一约相显实。即诸佛智光入菩萨心顶。二直就实论。自智已圆当成之果显在心源。是故结云果成在已。论云下引证。谓菩萨下疏释。言亦因收果者。上义佛果下收菩萨。今菩萨顶收得佛光耳。上释迭互摄受入则下释平等摄受。

疏。初喻随何身者。即经云如转轮圣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后身相具足是也。然论经云玉女宝所生。准智论玉女宝不生。乃是一说。准萨遮尼犍子经第三云。千子皆玉女生。彼名夫人宝余则可知。

疏。随所得位者。然论释云。此菩萨同得位时名为善住。远公有二释。一明同上王子得位时。二同佛得位时。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二

 

上篇: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下篇:大华严经略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阿弥陀经义疏

佛说阿弥陀经义疏(并序) 西湖灵芝崇福寺释元照述 一乘...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此疏自智者演说。章安记录。古来...

仁王般若经疏

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 吉藏法师撰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

注大乘入楞伽经

注大乘入楞伽经卷第一并序(〔宋、时〕) 东都沙门(宝臣...

佛说阿难同学经

佛说阿难同学经(出增一阿含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

无字宝箧经

无字宝箧经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 一时...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菩萨生地经

菩萨生地经...

大悲经

大悲经卷第一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梵天品第一...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佛说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

佛说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 后汉安息沙门安世高译 闻...

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

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阿难曰:「...

【注音版】佛说持世陀罗尼经

佛说持世陀罗尼经...

憨山大师:念佛与参禅

学佛没有其他伎俩,也没有什么诀窍,只是生处要熟,熟...

戒香

仙人山中,微风徐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香味。在树...

慈悲语二十条

1.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2.福莫大于心善。 3.一点慈爱...

往生咒的来历与功德利益

往生咒全名《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一般我...

违缘很多是不是学佛没加持力

平时总听人抱怨:我学了这么多年的佛,可违缘很多,是...

人的命运有两种

人的命运有两种: 一种是定数, 人一出生,来到这个世...

吾见散乱艳喜,愚痴特迦大事已办

嗟嗟!人之精神用之诗字,吾见右军李杜,不出生死;用...

做人不痛苦?那是火宅啊

问: 西方极乐世界固然很好,但我也很珍惜现在。虽然遇...

那种被吃的痛苦,比吃自己的肉要难受千万倍

一天,一位父亲牵着小儿的手,前来皈依。大师微笑地看...

大安法师:往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问: 往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我念佛到什么程度才能往...

神通跟生死毫不相干

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时代呢?叫末法。末法是什么情况呢?...

邪淫念头的报应

对于邪淫的意乐,有人会觉得:心里想一想没有罪吧!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