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二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二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疏。由无方有下。上辩不相乖。今明相成。然事理相望略有三义。一相违义。二不相碍义。三相作义。今用后二。其第一义是问家所用。

疏。是以缘起之法下。第二通明缘起之义。于中四。一总明。二开义。三融合。四别释性义。初中二。先立义配经。后是以无性缘生故空下。会归中道。今初。就四义中二义是空有之义。谓缘生故有是有义。无性故空是空义。二义是空有所以。谓无性故有是有所以。缘生故空是空所以。所以即是因缘。谓何以无性得成空义。释云。由从缘生所以无性。是故缘生无性是空之所以也。何以缘生得为有义。释云。特由无定性故方始从缘而成幻有。是故无性是有所以。故中论四谛品云。若人不知空。不知空因缘及不知空义。是故自生恼。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若将四句总望空有则皆名所以。故云缘生故名有。缘生故名空。无性故名有。无性故名空。良以诸法起必从缘。从缘有故必无自性。由无性故所以从缘。缘有性无更无二法。而约幻有万类差殊故名俗谛。无性一味故名真谛。又所以四句唯第三句引证成者。无性故有。理难显故。若具证者。一缘生故有者。法华云。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净名云。以因缘故诸法生。中论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等。皆因缘故有义也。二缘生故空者。经云。因缘所生无有生。论云。若法从缘生是则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三中。言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者。亦四谛品文。由前诸品以空遣有。小乘便为菩萨立过云。若一切法空无生无灭者。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菩萨反答云。若一切不空无生无灭者。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谓小乘以空故无四谛。菩萨以不空故则无四谛。若有空义四谛方成故。有偈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即无性故有也。

疏。经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者。前已引竟。今当重引。即净名第二。推善不善之本。故经云。善不善孰为本。答曰。身为本。又问身孰为本。答曰。欲贪为本。又问欲贪孰为本。答曰。虚妄分别为本。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又问颠倒想孰为本。答曰。无住为本。又问无住孰为本。答曰。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睿公释云。无住则实相异名。实相即是性空异名。故从无性有一切法。余如别说。四中应引净名云。以何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是二法无决定性。经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又云。一切法无性是则佛真体。八地云。无性为性。中论始末皆明无性以显真空。

疏。是以无性缘生故空下。第二会中道意。明此中空有皆是中道。文中三。初拣非显正。二立中道义。三结成中道。初中无性缘生故空者。双牒前四句中两种空也。此二种空并离断见之无。断见之无定无。定无则着断。今缘生故空非是定无。无性故空亦非定无。定无者一向无物。如龟毛兔角。今但从缘无性故非定无。此上拣非为真空也。二显是。言无性缘生故有者。亦双牒前之二有。并非常见之有。常见之有是定性有。今从缘有非定性有。况由无性有。岂定有耶。亦是上拣非是幻有也。显是幻有者。从缘无性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故云幻有。亦名妙有。以非有为有故名妙有。然断常见既由有无。则有无见即断常见。

疏。何重牒。此有深意。断常二见多是邪宗。即五利使。边见所摄。其有无见通涉正法取空有相未能契理为有无见。此有无见究竟远离唯大菩萨。故净名云。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有无二边无复余习。下经善友历事诸佛已证法门。尚云犹于诸法中无而计为有等。

疏。幻有即是不有有下。第二立中道义。此中有三中道。一幻有上自为中道。谓有与不有此二无碍故为中道。故云有是不有有。言不有者。举体全空无所有故。重言有者。亦名非不有。谓不待破差别相故。故大品云。诸法无所有如是有故。非有非不有名为中道。是幻有义。二言真空是不空空者。即真空上以明中道。谓不空与空无障碍故。言不空者。以空无空相故。重言空者。亦名非不空。谓余一切相无不尽故。是故非空非不空名为中道。是真空义。经云。空不空不可说名为真空。中论云。无性法亦无。一切法空故。重言不空。空故名不真空。不有有故名非实有者。傍会异义意不殊前。即通会肇公不真空论。康公云万法不真故空。不得肇意。达公云。不迁当俗。俗则不生。不真为真。真但名说。却得肇意。此中真空非是前文对妙有之真空。此中真空是所破病人。谓真谛一向无物为真空义。是故肇公以不不之云不一向是无物。故云不真空。谓即万有之无性名为真谛。何曾一向是空。故云不真空也。此不真空即前真空。不有有故名非实有者。对上不真空故为此拣。真空实有并是二边。不真非实即为正理。

疏。非空非有是中道义者。即第三结成中道。然其正意。合前真空二义总名非空。合前幻有二义皆名非有。空有不二故为中道。又以幻有为非空。以真空为非有皆中道义。实则上空有之上有二中道。兼此为三。下融会中更当广说。上来即第一门总名竟。

疏。又开此空有下。第二开义别释。于中有二。先正开。二文殊各以下。结示问答。今初。一真空必尽幻有是相害义。亦法界观中真理夺事门。以事揽理成。遂令事相无不皆尽。唯一真理平等显现。以离真理外无片事可得故。如水夺波波无不尽。般若中云。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等。二真空必成幻有者。是相作义及无碍义。亦法界观中依理成事门。谓事无别体要因真理而得成立。以诸缘起皆无自性故。由无性理事方成故。如波揽水而成立故。亦是依如来藏得有诸法。故大品云。若诸法不空则无道无果。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疏。一幻有必覆真空者。即相违义。亦法界观中事能隐理门。谓真理随缘成诸事法。然此事法既违于理。遂令事显理不现也。以离事外无有理故。如波夺水水无不隐。是则色中无空相也。二幻有必不碍真空。是不相碍义。亦相作义。亦法界观中事能显理门。谓由事揽理故。则事虚而理实。以事虚故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现。由如波相虚令水体露现。故论云。若法从缘生是则无自性。然上真空二义。第二义中以相作摄无碍义。今幻有第二义中。乃以不相碍摄相作。其故何耶。理实空有。第二义中皆含相作及无碍义。而影略者。事依理成故前有相作。理非事造故今无相作。而上三义中言空有相作者。但约事法能显理故名作理耳。然此四义亦即是前缘生故空等四义也。一真空必尽幻有。是无性故空义。二必成幻有。是无性故有义。三幻有必覆真空。是缘生故有义。四必不碍真空。是缘生故空义。前四总明空有所以。今四正说空有之相。

疏。然此二不二下。第三融合。于中二。先正明。后结叹。前中即合前四义。须知四义两处名异。上真空必尽幻有是真空上空义。二必成幻有是真空上不空义。三幻有必覆真空是幻有上有义。四必不碍真空是幻有上非有义。又须知有非有空非空各有二义。一有上二义者。一是不坏有相义。二是遮断灭义。则詺有为非不有。二非有上二义者。一离有相义。二即是空义。三空上二义者。一不坏性义。二遮定有义。故铭空为非不空。四非空上二义者。一离空相义。二即是有义。已知名义。今疏融合乃有五重。为五种中道。一云。谓有非有无二。为一幻有者。此是有上二义自合。然取有上不坏相义。非有上离有相义。故合为一幻有。是俗谛中道。

疏。空非空无二为一真空者。则空上二义自合。然取空上不坏性义。非空上离空相义。故合为一真空。为真谛中道。前一为即相无相之中道。此一为即性无性之中道。亦存泯无二义。

疏。又非空与有无二为一幻有者。上一对空有自合。此下一对空有四义交络而合。今此第三。即取真空上非空义。及幻有上有义。二义相顺明其不二。然是非空上取即是有义。有上取遮断灭义。故得共成幻有。为非空非不有。存泯无碍之中道。

疏。空与非有无二为一真空者。即第四取真空上空义。幻有上非有义。二义相顺明其不二。然是空上遮定有义。非有上即是空义。故二相顺得成真空。为非有非不空存泯无碍之中道。三是存俗泯真。此是存真泯俗。又三是空彻于有。今是有彻于空。皆二谛交彻。

疏。又幻有与真空无二。为一味法界者。即第五总合前四令其不二。然上各合交彻。并不出于真空幻有。故今合之为一味法界。为二谛俱融之中道。然三四虽融二谛。而空有别融。今此即空有无碍。即是非空非有无碍。举一全收。若以真同俗唯一幻有。融俗同真唯一真空。空有无二为双照之中道。非空非有无二为双遮之中道。遮照一时存泯无碍故。

疏。第二结叹。云离相离性无障无碍无分别法门者。以幻有为相。真空为性。又空有皆相。非空非有为性。又别显为相总融为性。今互夺双融。并皆离也。无分别法。但约智说。唯无分别智方究其源矣。其无障无碍通于境智。谓上之五重多约境说。心智契合即为五观。五境既融。五观亦融。以俱融之智契无碍之境。则心境无碍。心中有无尽之境。境上有无碍之心。故要亡言方合斯理。总为缘起甚深之相。余义如玄中已明。

疏。复次性有二义下。第四别释性义。于中有四。一顺释。二反成。三结归中道。四结劝修学。今初。文有四节。一双标二门。二以有义故。说二空所显下。释空有义。三以有义故说于不变下。即将初门释变不变。四此二不二下。双融不变随缘二门。就第三释变不变中。云何以有义说于不变。既以二空所显真如。则湛然常存体无变易。云何以空义故说于随缘。由依他无性即是空义。要在缘中方显空理。故知随缘四中。上来旦随一义以收二宗。以法相宗唯不变故。无相宗中唯性空故。故。须第四双融二门具足无碍。方顺圆融。法性宗意。二义既即空即有。亦即随缘。即是不变故。空性即有性不变故。能随缘则有性即是空性。若非实有将何随缘而成诸法。如本无水将何随风而成波浪。

疏。若唯不变下。第二反成。若唯不变性何预法者。即性如虚空。法如星象。虚空不为星象之性。真如何得为诸法之性。则性与法异何相干耶。若但随缘岂称真性者。缘有生灭则非真故。疏。随其流处下。借涅槃经以成二义。随流有异是随缘义。本味停留是不变义。即第七经。南经第八。如来性品答迦叶问显性是常。经云复次善男子。譬如雪山有一味药。名曰药味。其味极甜。在深丛下人无能见。有人闻香即知其地当有是药。过去往世有转轮王。于彼雪山为此药故。在在处处造作木筩以接是药。是药熟时从地流出。集木筩中。其味真正。王既没已其后是药。或酢或咸。或甜或苦。或辛或澹。如是一味随其流处有种种异。是药真味停留在山。犹如满月。凡人薄福虽以掘凿加功苦至而不能得。复有圣王出现于世。以福因缘即得是药真正之味。善男子。如来秘藏其味亦尔。为诸烦恼丛林所覆。无明众生不能得见一味药者。譬如佛性。以烦恼故出种种味。所谓地狱畜生饿鬼天人。男女非男非女。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佛性雄勐难可毁坏。是故无有能杀害者。若有杀者则断佛性。如是佛性终不可断。若可断者无有是处。如我性者。则是如来秘密之藏。如是秘藏一切无能毁坏烧灭。虽不可坏然不可见。若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乃证知。以是因缘无能杀者。释曰。以法对喻。文亦易见。然彼如来秘藏佛性。以合一味。即是此中如来藏性不变随缘二义分明。但雪山喻经。其过去王喻过去佛。复有圣王即是合中。若得菩提。余并可知。

疏。又若性离于法下。覆成上义。上云性何预法。即是离义即成断灭者。性离于法非即法空故性成断。言法离于性本无今有者。性出自古此为本有。法既离性故本无今有。本无今有有何过耶。则虚空中本无众生常出众生。若尔法即于性应非本无今有。何以论云从无之有曰生。自有还无称灭。释曰。缘会事显则是本无今有。无始众生不可得。言本无今有。况涅槃云本无今有本有今无三世有法无有是处。上半约相。下半约性。既相与性不得相离。则本无之法非全本无。今有之法非全新有。是故下云三世有法无有是处。此偈广义已见初品。

疏。又法若即性性常应常者。然常无常非即非离。此以不即难其大即。性若即法法灭应灭者。谓水若即波波灭水灭。今但波灭而水不灭。则法若灭时而性不灭。即非全即也。故大品中。佛问须菩提。心若生时为即性不。答言即性。此心灭不。答云生法必灭。佛言真性灭不。答云不灭。佛言此处可思议不。答云不可思议。即斯义矣。

疏。故二相成下。第三结归中道。略有三重。上非即非离为中道。由此故成非断非常非有非无。亦应言非变非不变也。

疏。苟得会下。第四结劝修学。使无偏执。上已明大意。次正释文。疏。初答何因种种此有二意者标也。谓此一偈具四因中。第二八识熏习。第三由无定性。

疏。一以八识下。别识第二因。

疏。次句心是本识集起义故等者。成唯识第五云。云何应知此第七八识。离眼等识别有体耶。述曰。以小乘谓此但是第六入过去故。故为此问。论云。圣教正理为定量故。谓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述曰。此上总解。谓小乘。谓未来名心。过去名意。现在是识等。种种分别。然无别体。今显经证论。如是三义虽通八识。而随胜显第八名心。集诸法种起诸法故。第七名意。缘藏识等。恒审思量为我等故。余六名识。于六别境麁动间断了别转故。释曰。谓为一切现行所熏。是集诸法种。现法为依。种子为因。能生一切法故云起诸法。言缘藏识等者。因中有漏唯缘我境。因中无漏缘于第八及缘真如。果上许缘一切法故论云等也。言麁动等者。易了名麁。转易名动。不续名间。各有所缘故得别名。论如入楞伽第九伽陀中说。藏识说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诸境相是说名为识。

疏。此从别义下。显通别之义。瑜伽六十三亦但有别名大同唯识。已下更无别释。通则八识下。通出八识皆得三名之相。说者应云。若以集起以解心第八独名心。若积集以解心八识皆名心。若思量以解意第七独名意。若以等无间以解意。八识皆名意。若以了别别境以解识。前六独名识。谓了差别六尘境故。若以了别以解识八识皆名识。即别识之义其义善成。唯识第一等者。云了别别境及麁显境唯前六故。对此六尘说六识故即斯义也。通别之名。居然易了。

疏。诸情根者。通于八识类非一故者。八识皆有根义已成非一。况就八中复有二类。前五依色后三依心。三依心中复有单双互依之异。若具说者复有多少不同。故唯识第四云。诸心心所皆有三依。一因缘依。谓自种子诸有为法皆託此依。离自因缘必不生故。二增上缘依。谓内六处诸心心所。皆託此依离俱有根必不转故。三等无间依。谓缘前灭意。诸心心所皆託此依。离开导根必不起故。释曰。根识同时名俱有也。前灭识等犹能开避导引后生名开导也。然此三依。言生转起别相云何。生约依种办体而生。转约随顺与力令转。起约由前开路令后得起。然其八识说俱有依四师不同。今但用第四护法。护法广破前义。故唯识结云。由此五识俱有所依定有四种。谓五色根六七八识。随阙一种必不转故。同境分别染净根本所依别故。释曰。同境即五色根根识共同缘一境故。分别是第六。分别差别故。染净是第七。依此能起染净识等故。根本是第八。若离第八余不立故。论曰。圣教唯说依五根者以不共故。又必同境近相顺故。释曰。此会违也。谓对法第一但言眼识依色根。会云不共者。眼根但为眼识依故非余识依。余四亦然。六七八识通余识依。又必同境者。根必与识同缘境故。又近相顺者。六七等识即是远。是故五识定有四依。论曰。第六意识俱有所依唯有二种。谓七八识。随阙一种必不转故。虽五识俱取境明了。而不定有故非所依。圣教唯说依第七者。染净依故。同转识摄。近相顺故。释曰。论中有三。初正明。次虽五识下通外问。谓有问云。意识得五缘境明了。何不亦用五识为依。故答云不定有故。意识不得五识之时。能独缘故。后圣教唯说依第七下。会通余教亦是对法。通亦有三。初明是彼染净根故。二者六七同是转识故。三多引意识起染污执故名相顺。论第七意识俱有所依但有一种。谓第八识藏识。若无定不转。故如伽陀说。阿赖耶为依故有末那转。依止心及意余转识得生。阿赖耶识俱有所依亦唯一种。谓第七识依识若无定不转故。论说藏识恒与末那俱时转故。又说藏识恒依染污。此即末那。释曰。上引伽陀即楞伽经。上引论即瑜伽论。然上所引唯识说识差别不同。故今疏云种类非一。而顺诸圣教。从多而说。故于五中取不共依。六取染污故各举其一。余义含在类非一中。及次疏文重明七八二识中摄。既七为染污根则与前六为染净依。八为通依。即与前七为根本依矣。言染污根者。第四论云。此意任运恒缘藏识。与四根本烦恼相应。其四者何。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是名四种。我痴者。谓即无明。愚于我相迷无我理故名我痴。我见者。谓我执。于非我法妄计为我。故名我见。我慢者。谓踞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我爱者。谓我贪。于所执我深生耽着。故名我爱。并我慢爱有见慢俱。遮余部师不相应义。彼疏释云。余部即萨婆多。见爱慢三不得俱起故。论云此四常起扰浊内心。令外转识恒成杂染。有情由此生死轮回。不能出离故名烦恼。释曰。即由四惑常俱等故名染污根。下论文中往往皆詺为染污意。

疏。第八又为诸识通依者。即根本依也。言诸识者。识不一故。唯七识心所等法皆依此故。直就第七名染污根。若为六依则通染净故云为染净依。

疏。以上八识为能所熏展转为因常流转等者。释第三句也。前七为能熏第八为所熏。故通云八识为能所熏。七熏八种七是八因。八含七种八是七因。故云展转。又依种起现现复持种故展转无穷。然此能熏所熏通性相宗。先依法相宗说。唯识第二广显其义。论云依何等义立熏习名(问也)所熏能熏各有四义。令种生长故名熏习(此总答也)何等名为所熏四义(别徵)一坚住性。若法始终一类相续。能持习气乃是所熏。此遮转识及风声寻。性不坚住故非所熏。释曰。转识谓七转识。兼含心所。若许七识能持种者。初地已破四惑应失一切有漏种子。已转七识成平等性。犹有有漏种者。明是八识能持。言风声等者。此拣根尘。以间断相显故偏语之。理实等字等取根尘及法处所摄色等。一切皆拣。至无色界即无色故。入灭定等心亦无故名不坚住。论云。二无记性若法平等无所违逆。能容习气乃是所熏。此遮善染势力强盛无所容纳故非所熏。由此如来第八净识唯带旧种非新受熏。释曰。善染如沉麝韮蒜等故不受熏。无记如素帛故能受熏。佛第八识以极善故亦非所熏。唯于因中曾所熏故带彼旧种。论曰。三可熏性。若法自在性非坚密能受习气乃是所熏。此遮心所及无为法。依他坚密故非所熏。释曰。第八心王得自在故。自在故可是所熏。第八同时五种心所体非自在故非所熏。无为之法体。又坚密如金石等。故非所熏。论曰。四与能熏共和合性。若与能熏同时同处。不即不离乃是所熏。此遮他身刹那前后无和合义故非所熏。释曰。他身即上同处。无有。以他身识为我所熏故。刹那前后即上同时。拣于经部前念之识熏后念。故论唯异熟识具斯四义。可是所熏非心所等。释曰。此总结也。非心所者。即第八同时心所。等取所余。如上所拣。论曰。何等名为能熏四义。释曰徵也。论曰。一有生灭。若法非常。能有作用生长习气乃是能熏。此遮无为前后不变无生长用故非能熏。二有胜用。若有生灭势力增盛。能引习气乃是能熏。此遮异熟心心所等。势力羸劣故非能熏。释曰。胜用有二。一能缘胜用。即拣诸色为相分熏非能缘熏。二强盛胜用。谓不任运起。即拣别类异熟心等有缘虑用无强盛用。为相分熏非能缘熏。由斯色等有强盛用无能缘用。异熟心等有能缘用无盛强用。诸不相应法二用俱无。皆非能熏。论曰。三有增减。若有胜用可增可减。摄植习气乃是能熏。此遮佛果圆满善法无增无减故非能熏。彼若能熏便非圆满。前后佛果应有胜劣。释曰。有增减者第七末那。至无漏位亦有增减。唯除佛果。言有胜劣者。前佛应胜以熏无漏种子多故。论曰四与所熏和合而转。若与所熏同时同处不即不离乃是能熏。此遮他身刹那前后无和合义故非能熏。释曰。此第四义大同所熏。上二皆云共和合者。和合即是相应异名。论曰。唯七转识及彼心所有胜势用。而有增减者具此四义。可是能熏。释曰。上结能熏。论云。如是能熏与所熏识。俱生俱灭熏习义成。令所熏中种子生长。如熏苣胜容名熏习。上来皆是法相宗意。下经数数有熏习义。莫厌文繁。第二法性宗者。上法相宗所熏第三能熏第一。正拣真如受熏之义。今法性宗亦七识等而为能熏八为所熏。其第八中以如来藏随缘成立。含有生灭不生灭义。故熏第八即熏真如。故起信论云。复次有四种法熏习义故。染法净法起不断绝。云何为四。一者净法。名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为无明。三者妄心。名为业识。四者妄境界。所谓六尘。熏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此亦如是。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无明染法实无净业。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云何熏习起染法不断。所谓以依真如法故有于无明。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以有妄心故则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缘故即熏习妄心。令其念着造种种业受于一切身心等苦。广如彼论。是则真如亦为能熏。亦能受熏。故楞伽云。不思议熏不思议变是现识因。谓不可熏而熏故名不思议熏。真如不变而随缘成立名不思议变。亦即不染而染也。藏和尚云。妄心通业识及事识。今据其本言业识耳。言熏习故有染相者。真如本无相。随熏现相。又显妄法无体故但云相。此释经中如来藏为恶习所熏等。上即生灭门中。真如言有净用者。此是生灭门中本觉真如故有熏义。真如门中则无此义。由此本觉内熏不觉令成厌求反流。顺真故云用也。此释经中由如来藏故能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也。涅槃经云。阐提之人。佛性力故还生善根。彼言佛性力者。即此本觉内熏之力耳。良以一识含此二义。更互相熏遍生染净也。此中佛者是觉性者。是本故名本觉。余如彼说。

疏。无别我人下。释第四句。然有二意。一破我执者。即人也。二又识外下。破于法执。即以此者。言通一切法。

疏。二明由不相知方成种种者。即第三段明前四因中第三因也。但由偈中以此二字取义不同故。一偈文通于二义取文全别。前熏习义则以此二宇。全指上半为流转因。今显无性则上半偈为流转果。故疏释上半云出种种。则以此二字指前五偈法喻所明不相知义。为流转因。

疏。即此八识下。释第四句。既所流无性。何有能转者。即其主者通于人法。

疏。向若有性下。上来顺释。此下反释。由如金石各有坚性不可令易。今此无性犹如于水遇冷成氷逢火便燸故中论云。集若有定性先来所不断。于今云何断。道若有定性先来所不修。于今云何修等。故知若有定性一切诸法皆悉不成。若无定性一切皆成。故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即不成。无性即空义也。

疏。次遣疑下即释第二番怀疑问也。由前问云。为是一性为是种种。故今答云常一常多。一虚转者。无性故有也。二无转者。无性故空也。虚转故常种种。无转故常一性勿滞二途也。

疏。次答难下。即答第三番设难也。谓前难云一性随于种种则失真谛。种种随于一性则失俗谛故。今意明不相违也。虚转等者。转故是俗。虚故不异真。既言虚转则俗相立也。

疏。无转等者无转即真也。以即转言无故不异俗。即转是空故真体存。俗法离真而无别体故云相立。真不可见但云体存。上句俗不违真。下句真不违俗。故疏结云互不相违也。

疏。唯心变现全揽真性者。正释真如随缘之义。谓即依前诸识熏习之缘。所熏真如随缘成法。故云全揽真成。以离如来藏无有实体为能所熏故。云全揽真成。正拣法相真如之外有能所熏。真性即如来藏性。如来藏性即生灭门中真如。生非实生。正释示现字。亦仍上起。谓既揽真生生相即虚故云示现。

疏。以是随缘不失自性者。如水遇风缘而成波浪湿性不失。如来藏性虽成种种而不失自清净性。此中随缘即是前经见有种种。此中不失自性。即前业不知心等。对上问中故云诸趣种种了不可得。对今经文故云生即无生。生即诸趣。无生即不相知。蹑上示生之句。经云此中即下八字是不失自性。

疏。无能现者。性不动也。真如随缘成一切法即能现也。不失自性名性不动。何有能现。妄揽真成故自虚无体。疏上半即无生之生者。由上疑云为是种种为是一性故。今答云。无生之生即常种种。生即无生故云一性。本末染净既相交彻。安可凡情而了知耶。

疏。又法性本无生不空如来藏等者。上约不变随缘。今约二空。即以能随缘者。为不空藏故有种种即上半也。随缘不失自性名为空藏。以妄法不染故。即是下半。又约二藏体。即是一性不碍随缘故有种种。不空即是一性空藏。即不相知。

疏。答第三难者。谓上难云。一性随于种种则失真谛。种种随于一性则失俗谛。亦性相相违。今答意明性相无违。然疏有二意。一明性相双绝。故无可相违。即下半意。

疏。又示现而有生下。第二明性相相成故不相违。即是上半。即无生之性不违示生之相。言亦无所现物相。不违性者虽牒第四句连取第二句。正示现生即无所现故不违性。

疏。无二为二者结也。一体而分能现所现。云无二而二。性相无违。为二即无二故云圆融。岂得种种乖于一心心性乖于种种。

疏。言法性者下。随难别释。先解法性。后解本字。今初有三。前之二义虽有依主持业不同。然皆与法不得相即。以不变之性非妄法故。第三随缘与法不离。不即不离方为真性。

疏。本有二义者。释本无生。由于法性有其不变随缘义故。令本亦二。本即是性。末即是相。前不变本与末不即。后随缘本与末不离。不即不离融无障碍为真本也。

疏。此复二意下。上来总明。此下别释。会性相宗。初三性释通有二宗。疏文有三。初直属经文。是法性意。依他无性为圆成故。二由遍计下。正释偈意。由妄分别有上眼等。既从缘生故体即空。空即圆成。三故唯识下。引文证成。二宗三性已见玄文。今此略引依圆二性。初之二句是依他性。故彼释云妄分别缘即是遍计。然妄分别是能遍计。眼等依他是所遍计。计为实故成遍计性。由此能生染分依他。故此遍计能起依他是彼依故。

疏。圆成实于彼下。释圆成性。一偈分二。上半正释。下半明与依他起性非一异义。彼论释云谓圆满成就诸法实性。显此常遍体非虚谬。拣自共相虚空我等。此即于彼依他起上。常远离前遍计所执。二空所显真如为性。说于彼言显圆成实与依他起不即不离。常远离言。显妄所执能所取性理恒非有。前言为显不空依他。性言显二空非圆成实。真如离有离无义。故。释曰。玄文已释。但释论意。分前性宇二义不同远离前言已空遍计。故是离有而言性者自属真如故能离无。是以结云真如离有离无相故。若依此释即空无性妄分别有皆是遍计。前偈法性方是圆成。今顺法性依他无性即是圆成故。一偈中三性具足。设顺彼宗离有离无。远离前性。离遍计有。又此偈云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此即离无。未失彼宗。何须伤巧离前性字。若会二宗。依他起上无遍计性即是圆成。此无性理是真如故。已离有无故。八地云无性为性。疏。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者。释非一异。谓由圆成于依他起远前性故成非一异。故云故此彼。论释云由前理故此圆成实与彼依他非异不异。异应真如非彼所依。不异此性应是无常。彼此俱应净非净境。则本后智用应无别。释曰。圆成唯净智境。依他通净非净。岂得全同。

疏。二者上二句因缘所生法等者。即会法性宗中三观义也。欲显包舍。取文小异耳。中论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配经可知。然中道言经文所无。但含下半空有为中。若取别显。亦在前偈法性无生。即前偈中亦具三观。初句中道。次句假名。下半即空。由前已配。真如随缘故不显耳。又真如随缘亦不殊三观。思之可知。玄谈抄中已广三观。贤首品等疏文。更释。上别出二宗。取文小异。若以义会二宗不违。因缘所生法。即总举三性所依之法。我说即是空。遍计性也。亦为是假名。依他起也。亦是中道义圆成实也。但三性迢然即法相宗。今皆言即是法性宗。但即不即小有不同便成天隔。然法相宗亦非即离多成不即。法性宗中亦非即离多成非异。法相宗由不即宗。遍计是空但是空无。法性宗则明由无遍计令依他空。便成天隔。后人随计二互相乖。虚己而求大旨无别。显经包摄备举二文。又经旨无差。二宗随取耳。疏又妄心分别有者情计谓有下。第二答怀疑问也。谓上问言为是一性为是种种故。今答云。常空故常一性。常有故常种种也。是即万物之自虚下。肇公不真空论意也。意云万物自虚则常一常多矣。故彼论云寻夫不有不无者。岂谓涤除万物。杜塞视听。寂寥虚豁。然后为真谛者乎。诚以即物顺通故。物莫之逆。即伪即真故。性莫之易。性莫之易故虽无而有。物莫之逆故虽有而无。虽有而无所谓非有。虽无而有所谓非无。如此则非无物也。物非真物也。物非真物故。于何物而可物。经云。色性自空。非色败空。以明夫圣人之于物也。即万物之自虚。岂待宰割以求通哉。释曰。此明体法即空非析法明空也。

疏。又前偈从本起末下。释第三重结成难也。谓前偈法性为本示生为末。此偈以空无性为本。眼等为末。摄末归本种种不乖一性。非本无末一性岂乖种种。欲显起末相摄逆顺具足故。引前偈。非独此偈不能答难。若独此偈答者。谓眼耳等即无性故。种种不乖一性无性。要依眼等故。一性不乖种种。又从本起末。即不动真际建立诸法。摄末归本即不坏假名而说实相。义理无妨。

疏。第三一偈拂迹入玄者。疏文有二。先正释偈。后又后三偈下。摄叠收束重释诸偈。前中又二。一顺释偈文。二徵释所以。今初。然实不实约事理说。妄非妄者约情智说。上即如如及相下。即妄想正智。并属于名五法具矣。而其疏文双牒前二偈文。细寻可知。

疏。何者如言取故下。二徵释。释中有三。初句略标。亦约智说。故晓公云。如言而取所说皆非。得意而谈所说皆是。十地论云。如言取义有五过失。若不取着实非实等并皆契理。故中论云。一切法真实。一切法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是名诸佛法。则真妄等一一例然。无非当也。

疏。又欲言其实下。一别释。亦约理释。以理圆言偏言不及故。以实非实等相即相夺。一一圆融理致包含故。

疏。是以物不即名下。第三结成。于中又二。初正结。后引证。今初。此亦肇公不真空论意也。在文可知。然此言因破大公本无论。后结成言也。彼论具云。本无者情尚于无。多触言而宾无。故非有有即无也。非无无即无也。寻夫立言之本旨。直以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真无。何必非有无此有。非无无彼无。此直好无之谈。岂谓顺通事实即物之情哉。夫以物物于物则所物而可物。以物物非物故。虽物而非物。是以物不即名。而就实名不即物而履真。然则真谛独静于名教之外。岂文言之能辩者哉。今但引其结文。两对耳。言物不即名以就实者。物体虚无无当名之实也。名不即物而履真者。名但假立无得物之功也。若名即物召火即应烧口。若物即名见物即应知名。今不尔者。明俱非实故不相得也。

疏。是以什公下。第二引证。即悟玄序。其前文云。夫玄道不可以设功得。圣智不可以有心知。真谛不可以存我会。至功不可以营事为。今疏即次下之言。此上二对反显难思。疏文所引即顺明难思。忘言者。舍筌蹄也。虚坏者。离取着也。冥心者。不已见也。遗智者。泥能证也。道理真圣大同小异。然上三即法。后一约人道者虚通即前玄道理拣于事。即前至功所契真拣于俗。即前真谛。圣拣于凡。即前圣智。故有心不契。遗智方知。若有契合复应拂迹。故彼次云虽云道合无心于合。合者合焉。虽云圣同不求于同。同者同焉。无心于合则无合无散。不求于同则无同无异。超非于百非之外。非所不能非焉。忘是于万是之内。是所不能是焉。非所不能非则无非矣。是所不能是则无是矣。无异无同故怨亲无二。无是无非则毁誉常一。夫然则几于道矣。今略引二对足令得意。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二

 

上篇: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下篇:大华严经略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教迹义记

锓尊胜陀罗尼经疏叙 曩者佛陀波利三藏远涉流沙。礼谒...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第一上 青龙寺翻经讲论沙门...

胜鬘宝窟

凋胜鬘宝窟叙 原夫。所谓一乘之大车者。则是法王之宝...

观音义疏

观音义疏卷上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此文既别...

增壹阿含经

增壹阿含经序 晋沙门释道安撰 《四阿含》义同。《中阿...

佛说十八泥犁经

佛说十八泥犁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言:「人生...

佛说树提伽经

佛说树提伽经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佛言: 昔有...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佛说如幻三昧经

佛说如幻三昧经卷上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注音版】佛说了本生死经

佛说了本生死经...

【注音版】佛说婆罗门避死经

佛说婆罗门避死经...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第一 宋凉州沙门智严译 如是...

万善同归集

万善同归集序 朝奉郎守司农少卿致仕轻车都尉长兴县开...

许多人学佛很多年,连正知正见都搞不清楚

现在信佛的人这么多,出家人也不少。但是真正修持正道...

著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

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

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自序 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

前世怨亲债主让美女变肿瘤丑女

江翠裳小姐长得眉清目秀,五官端正,面貌姣美,是出名...

单提一声佛号

大家来打佛七,事先一定有所准备。七天之中,一切放下...

六个会伤肾的行为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亏或肾气过早衰...

怎样才算出家因缘成熟

问: 怎样才算出家因缘成熟? 慧律法师答: 出家还是...

令一切众生悟入佛之知见

(佛说十重四十八轻戒)第十五条:若佛子,自佛弟子及...

吃沙而亡的比丘

《百缘经》中的故事──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一位婆罗...

父亲念佛相助,七岁童子往生前后的奇特瑞相

方海生童子,香港方养秋居士的儿子。方养秋一向行善,...

可以来代替「肉」的七种素食

黄豆 黄豆中的蛋白质,可以增加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功...

把这「五根」扎下去,如救头燃,如丧考妣

这五根就是信、精、念、定、慧。为什么称为根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