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五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疏。诸佛菩萨始自发心下。文中有三。初列十恩。二结成恩重。三者引证。初十恩者。一发心普被恩。二难行苦行恩。犹如慈母嚥苦吐甘。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剜身千灯。投形饿虎。香城粉骨。雪岭亡躯。如是等事皆为众生。三不顾自身者。一向为他恩。曾无一念自为于己。犹如慈母但令子乐自杀不辞。经云。菩萨所修功德行。不为自己及他人。但以最上智慧心。利益众生故回向。四垂形六道恩。谓已证灭道应受无为寂灭之乐。而垂形六道遍入三涂。长劫救物入于地狱。以身救赎一切众生。五随逐众生恩。上辩横遍六道。今约长劫不舍。如子见父视父而已无出离心。如来随之。如犊逐母。备将万行随逐救摄。如须弥音遍净天王。得随诸众生永流转生死海解脱门。六见其造恶如割支体。即大悲深重恩。故善财童子谓无忧德神云。圣者。譬如有人唯有一子。爱念情至忽见被人割截支体。其心痛切不能自安。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见诸众生造烦恼业。堕三恶趣受种种苦。心大忧恼。若见众生起身语意三种善业。生人天趣受身心乐。菩萨尔时生大欢喜。今略举悲深。喜亦深故。七迄成正觉隐其胜德者。即隐胜彰劣恩。十莲华藏尘数之相海滴难称。无尽之德并隐不彰。但云百劫修成三十二相。三十四心断见修惑。五分法身觉树初圆。如老比丘同五罗汉。故法华中。脱珍御服。着弊垢衣。执除粪器往到子所。八以贫所乐法诱摄拯救。即隐实施权恩。圆顿一乘隐而不说。乃以三乘人天小法教化众生。此上二句。即净名经第三香积品中。彼诸菩萨问维摩诘。今世尊释迦牟尼以何说法。维摩诘言。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言。是地狱。是畜生。是饿鬼。是诸难处。是愚人生处。是身邪行。是身邪行报等。乃至云。如是刚强难化众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彼诸菩萨闻说是已。皆曰未曾有也。如世尊释迦牟尼佛。隐其无量自在之力。乃以贫所乐法度脱众生。斯诸菩萨亦能劳谦。以无量大悲生是佛土。九见其憍恣示迹涅槃者。示灭生善恩。故法华云。若佛久住于世。薄福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着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乃至云。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四十七经有涅槃佛事。与此大同。十留余福教以济危苦者。即悲念无尽恩。谓世尊同人中寿应寿百年。留二十年福以庇末法弟子。大集月藏分第十卷云。悲愍众生故舍寿。第三分令我法海满洗浴诸天人。假使毁禁戒。悉住不退地。若有挝打彼。即为打我身。若有骂辱者。则为毁辱我。又云。留白毫之福以覆弟子言留教者。即三藏八藏广益众生。依之修行皆得成佛。形像塔庙乃至舍利。一兴供养千返生天等。
疏。故自顶至足下结成恩重。
疏。得人下。引经证成。初即涅槃第二十八。不知恩者多遭横死。即此经四十八随好品。故经云下。三引他经(月藏分)先一偈具足经文。唯自利下取意引。彼亦一偈云。唯有传持正法藏。宣扬教理施群生。修习一念契真如。即是真报如来者。会意可知。
疏。能离五邪者。即智论二十二。其第五。名称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前四全同。疏瑜伽名善守根门者。即第二十三论云。云何根律仪。谓如有一能善安住密护根门防守正念。乃至广说。云何名为密护根门。谓防守正念常委正念。乃至防护意根。及正修行意根律仪等。疏净名云。所见色等者。即迦叶章。令迦叶以空聚想入于聚落。所见色于盲等。所闻声与响等。所嗅香与风等。所食味不分别。受诸触如智证。知诸法如幻相。无自性无他性。本自不然。今则无灭等。是故藏护诸根则不犯尘境。成六自在王。岂为六贼所劫夺耶。
贤首品第十二
疏。夫行不虚设等者。此有二来意。初对前行以成今德。后又前智首下。广前所成之德故次来。
疏。令起圆融信行等者。天台智者。依此一品立圆顿止观。止观第一云。此菩萨闻圆法。起圆信。立圆行。住圆位。以圆功德而自庄严。以圆力用建立众生。今宗即圆法。意趣有五。一信。即起圆信。二行。三位。四德。五用。皆以上圆融贯之。彼释闻法云。谓闻生死即法身。烦恼即般若。结业即解脱。虽有三名而无三体虽是一体而立三名。是三即一相。其实无有异。法身究竟般若解脱亦究竟。般若清净余亦清净。解脱自在余亦自在。闻一切法亦复如是。是名闻圆法。云何起圆信。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无一二三而一二三。无一二三是遮一二三。而一二三是照一二三。无遮无照直入中道。皆究竟清净自在。闻深不怖。闻广不疑。闻非深非广意而有勇。是名圆信。云何行圆行。一向专求无上菩提。不余趣向。三谛圆修。不为无边所寂。不为有边所动。不动不寂直入中道。是名圆行。其位德用之圆。全引今经。若自取当经闻圆。即闻上同时具足等十种玄门。及依正无碍等。依此起信即是圆信。其圆行等。并广如前说。今此一品多广圆德用耳。
疏。则与长行文有影略者。长行起后但起发心。偈中起后但起修行。故二处起后互为影略。就结前中长行有大功德无佛往修。偈有往修复阙功德。亦是影略。
疏。一少言摄多义等者。上一意诸赞叹者多义偈者是也。第二意以偈有美妙文辞故。
疏。后三开章下。此段有二。先正释经文。后此初发心下。问答料拣。于中有二问答。第一问发心浅深。第二问圆摄所以。前中。
疏。以此甄别非无有异者。此中异下二处之文。
疏。故缨络云发心住者。是人等者。证成发心通始义也。彼经第二初释经义品云。佛子。发心住者。是人始从具缚凡夫未识三宝圣人。未识好恶因之与果。一切不识不解不知。佛子从不知始。于凡夫地。值佛菩萨教法之中。起一念信。便发菩萨心。是人尔时信前名信相菩萨。亦名假名菩萨。亦名名字菩萨。其人略行十心。所谓信心。进心。念心。定心。慧心。戒心。回向心。护法心。舍心。愿心。又云。佛子。发心住是上进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乃至一恒二恒佛所。行十信心信三宝常住等。
疏。明知此中发心。该于初后者。具缚未识初发为始。而一劫二劫修行方得初住。住前但名信相菩萨。居然通始终也。
疏。问此既是初下。第二问答。显圆摄所以。于中先问。后古德下答。于中三。初正释本义。二傍序异释。三引妨会宗。初中二。先明行布。后二圆融通摄门下圆融。于中亦二。先正辨圆融。后此中有二门下。出圆融所以。于中三。初双标二门。二双释二门。三问答料拣。
疏。前中普揽下。双疏二门。即分为二。就初门中又二。一正明缘相。广如玄中。
疏。此经之中依斯义故下。二会释经文。言如下文十定不通等说者。定通二品。义该始终故。等者等取十忍。下经十忍之中。有音声顺忍等。谓约五忍明义。七八九地得于无生已过信顺。况于等觉。今明等觉有音声等故是摄初。
疏。十住十行等说者。谓位位满处皆成佛故。一住若不收诸住。云何说得位满成佛。故十住后有灌顶住。海幢灌顶之后便说佛故。
疏。如离世间品说者。离世间品具二千行法。如次配于住行。而不存其位名。但有与位相应之行故。
疏。二法界融摄门等者。在文可知。
疏。问下发心功德品下。第三问答料拣。有三问答。一会前后经文。二问约法相收是则可尔下。以法疑人。先问。后答。答言十千劫乃是一经。是即仁王经。
疏。此经纵有行布下。三通伏难。谓有难言。如上所说既有行布。此与诸经复云何异。故今答云。行布乃是圆融之行布耳。
疏。亦有引此下文下。第二傍序异说。即安国法师。于中有三。初正立。二引文证成。三辨顺违。初中意明。此中发心是初地证。发心非信成就发心。以其作用殊胜。非地前故。
疏。以有则获灌顶而昇位等。非是信故者。二引文证成。而言等者。彼有十义。以证此中非信成就。谓一以说断除疑网出爱流。便得坚固不坏心故。以若未入圣何。以度疑。若是凡夫何能不坏。入见谛者乃能度疑。信不坏故。二若未入地不应得有常持戒故。三不应云生如来家故。四凡夫不得身语意业常无失故。五不应则获功德法性身故。六不应云则获十地十自在故。七不应则获灌顶而昇位故。八不应云则身充遍于虚空故。九何以菩萨具智慧故。十信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此法倍更难故。岂有凡法难于圣法。故知此品正教舍凡展转乃至进入佛地。今疏文中略引彼证故。致等言是其一意。
疏。若尔初地岂得灌顶下。辨非。文有五段。初正以其所引难其所立。但难其一余九例知。谓既十地中方得灌顶。纵是初地岂得灌顶。二若云展转下。假设彼救反以成立。三若许从信下。假纵彼救结破彼立。四下文自有下。广引文证。显彼立非。孟浪者出庄子。已见华藏品。五下发心品下。例破。后文所立非理。以彼下文亦判彼品为初地发心故。此既不立。彼居然非。
疏。门下云无量亿劫勤修学下。第三引妨会宗。于中有二。先问后通。前中即此品文。安国坚执属证发心经多劫故。非是初心一生故也。亦非十千以为无量。遮救自义。况有救云无量即十千故。
疏。通斯难者下通。通意可知。
疏。第三亦兼修行者。以所具行位行即修行故。位即亦是修行之德。故云此及后二皆修行之德。
疏。瑜伽菩萨地明等者。疏文有二。先释科文。行相之言便引瑜伽明具五义。而行相为总故为科目。
疏。后因缘者下。牒经别释因缘之义。于中二。先以义略释。二后瑜伽云下。引文释。于中三。初引瑜伽。次引起信。后会当经。初中因缘之外更加四力。缘谓见闻境界。因谓内心发起。力谓有所干能。然即前四因正望发心以明力用。自力即从种性因发。他力即是善友所摄。因力即是自起悲心。加行力即长时苦行。又四力成就即名为因。亲能发故。
疏。今经即初及三者。文中无人劝故。不言因加行故。
疏。起信论智印经有七因缘者。论云信成就发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发心。所谓依不定聚众生已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诸佛菩萨教令发心(一)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二)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故能自发心(三)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若有众生善根微少等。未经一万劫。于中遇缘亦有发心。所谓见佛色相而发其心(一)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二)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三)或学他发心(上有四缘)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退失堕二乘地。智印同此。
疏。信谓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者。唯识第六云。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此总明体业)。然信差别略有三种。一信有实。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释曰。实德能三即信依处。忍乐欲三如次配之。言能得能成者。信己及他。今得后成。又无为得有为成故。论云。由斯对治彼不信心。爱乐证修世出世善。释曰。上释信业。下欲拣别。故又问答。论云忍谓胜解。此即信因。乐欲谓欲。即是信果。确陈此信。自相是何问也。岂不适言。心净为性。此犹未了彼心净言。若净言即心应非心所。若令心净惭等何别。心俱净法为难亦然。释曰。此中三难。初持业释。次依主释。后隣近释。言为难亦然者。同前惭等何别。亦是心王俱时法故。论曰。此性澄清能净心等。以心胜故立心净名。如水清珠能清浊水。惭等虽善非净为相。此净为相无滥彼失。又诸染法各别有相。虽有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溷浊余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信正翻彼故净为相也(正义竟)。有说。信者爱乐为相。应通三性。体应即欲。又应苦集非信所缘(此破小乘上座部)有执。信者随顺为相。应通三性。即胜解欲。若印顺者。即胜解故。若乐顺者。即是欲故。离彼二体无顺相故(此破大乘异师也)由此应知。心净是信结也。然今疏文略引标释义已周备。今法宝下以论配经。复有二意。一者别配。谓法有事理。即是初实也。法有理行即出世善等故。是后能故。云今法宝中已摄初后。后亦三宝中皆具此三者。义以前三通于三宝。如文可知。次大者下。释下句也。
疏。别中下。上释总偈竟。
疏。初半偈拣去偏伪者。即天台止观中意。然有二文。一当第五卷明十法成乘。中有真正发菩提心。故云拣去偏伪。故下疏云。有二乘心者。名之为偏等。二者第一卷中明有五略。谓发大心。修大行。感大果。列大网。归大处。今即第一发大心中文。然彼复分为三。初方言。次拣非。后显是。方言易了。今将不求一行当彼拣非也。余文即当显是。今初。彼文云。道亦有通有别。今亦拣之略为其十。若心念念。专贪嗔痴。摄之不还拔之不出。日增月甚起上品十恶。如五扇提罗者。此发地狱心行火途道(一)若其心念念。欲多眷属。如海吞流如火焚薪。起中品十恶。如调达诱众者。此发畜生心行血涂道(二)若其心念念。欲得名闻四远八方称扬叹咏。内无实德虚比贤圣。起下品十恶。如摩揵提者此发鬼心行刀涂道(三)若其心念念。欲胜于彼。不耐下人轻他珍己。如鵄高飞下视人物。而外扬仁义礼智信。起下品善心。行阿修罗道(四)若其心念念。欣世间乐。安其臭身悦其痴心。此起中品善心行于人道(五)若其心念念。知三恶苦多。人间苦乐相间。天上纯乐。为天上乐。闭六根不出。六尘不入。此上品善心行于天道(六)若其心念念。欲大威势身口意业。才有所作一切弭从。此发欲界主心行魔罗道(七)若其心念念。欲得利智辩聪。高才勇哲。鉴达六合。十方顒顒。此发胜智心行尼揵道(八)若其心念念。五尘六欲外乐盖微。三禅之乐由如石泉其乐内熏。此发梵心行色无色道(九)若其心念念。知善恶轮环凡夫耽湎贤圣所诃。破恶由净慧。净慧由净禅。净禅由净戒。尚此三法如饥如渴。此发无漏心行二乘道(十)若心若道其非甚多。略举十耳(结)今疏欲具此十非故。于经文。委曲而取耳。于疏文中分二。先总明。即瑜伽意。后文中不求五事下。正释经文配成十非。然不必全尔故致多言。以随一烦恼有三涂因故。又但取意略明。但寻上引疏文。居然易了。但人天因含其三界也。一人。二欲天。三上二界。余文可知。有二乘下结成。即前九为伪。后一为偏也。
疏。其中对上四因四缘可以意得者。深心信解。及深信诸佛及佛法。即第一种性具足因。恭敬尊重一切佛。即第二赖佛菩萨摄受因。以恭敬故。但为永灭众生苦。即第三多起悲心也。常欲利乐诸众生庄严国土供养佛。即第四长时勐利难行苦行也。四因具矣。言四缘者。恭敬尊重一切佛者。以见闻神变威力故。即第一缘。受持正法修诸智者。以闻法微妙故。即第二缘。又受持正法者。见法欲灭故。即第三缘。但为永灭众生苦者。即见生受惑业苦。是第四缘也。见苦即缘。长悲即因。故虽一文因缘具足。此中四力不具故不会之。
疏。又上从不求五欲下。重解经文以上来所解参古德意。此下一向新意不干旧解。文自有五。一约信德。二约菩提意。三约佛性。四约四弘。五结归真正。今初。则经文五偈应分为二。初一偈标信发心。后四偈彰信之德。
疏。今文并具但不次耳者。彼经次云。一亲近善友。二供养诸佛。三修习善根。四者志求胜法。五心常柔和。六遭苦能忍。七慈悲深厚。八深心平等。九爱乐大乘。十求佛智慧。
疏。四有三字者。以供养佛字全同故。
疏。又此十德即求菩提之意者。第二明菩提意。而云发菩提心等者。彼广有文。略举十四广结无边。今但举一以等十三。谓二欲承事供养一切诸佛。悉无余故发菩提心。其悉无余下八字一一皆有。三欲严净一切诸佛国土。四欲护持一切诸佛正教。五欲成满一切如来誓愿。六欲往一切诸佛国土。七欲入一切诸佛众会。八欲知一切世界中诸劫次第。九欲知一切众生心海。十欲知一切众生根海。十一欲知一切众生业海。十二欲知一切众生行海。十三欲灭一切众生烦恼海。十四欲拔一切众生烦恼习气海。悉无余故发菩提心。善男子。以要言之。菩萨以如是等百万阿僧祇方便行故发菩提心。善男子。菩萨行普入一切法皆证得故。普入一切刹悉严净故。是故善男子。严净一切世界。尽我愿乃尽。拔一切众生烦恼习气。尽我愿乃满。释曰。上皆菩提心所为也。对今经文可以意得。
疏。末后偈初句下。三。约佛性。即随难重显种性具足三佛性义。即佛性论第二卷第三显体分三因品。论云。复次佛性体有三种三性所摄义。应知三种者。所谓三因。三种佛性三因者。一应得因。二加行因。三圆满因。初即二空所显真如。由此应得菩提心。乃至道后法身故。二加行因者。谓菩提心。由此心故。得三十七品。十度十地。乃至道后法身。三圆满因者。即加行因。由此故得一切圆满。三种佛性者。应得因中具有三性。一住自性性。二引出性。三至得果性。释曰。住自性者。谓道前凡夫位。引出性者。从发心已上穷有学圣位。至得果性者。无学圣位。
疏。又文有四弘可以意得者。四约四弘也。文中不求五欲等。即显烦恼无边誓愿断。但为永灭众生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受持正法修诸智。即法门无尽誓愿学。证菩提故。即佛道无上誓愿成。故四具矣。
疏。又上云深心信解常清净下。第五结归真正。于中二。先显真正菩提心体。后正结归。前中意有其三意。初约三心菩提。二约三观。三约四弘。今初。初明大智心。次慨众生迷此下。大悲心后悼昔不知下。大愿心即菩提心。灯大悲为油。大愿为炷。大智为光。光照法界故。上如次即直心。大悲心。深心也。二约三观者。悲愿是假观。前大智心中直明本性清净。即是空观。烦恼即菩提本来是佛。即中道观。三约四弘者。初通立理以是圆教四弘故。称性明之。从信烦恼即菩提下。别显四弘。初即烦恼无边誓愿断。二由称本性而发心故下。即佛道无上誓愿成。三慨众生迷此下。众生无边誓愿度。四悼昔不知下。法门无尽誓愿学。此明四弘通指上四弘。上但指文。今将深心之言会通此四令圆妙耳。
疏。有悲故不为无边所寂下。正结归。谓上虽多义不出悲智故今结之。即结上疏文及经耳。故止观第五明十法成乘中。第二真正发菩提心云。既深识不思议境一苦一切苦。自悲昔苦起惑耽湎。乃至云思惟彼我鲠痛自他。即起大悲兴两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众生虽如虚空誓度如空之众生。虽知烦恼无所有。誓断无所由之烦恼(上二即空观)虽知众生甚多。而度多多之众生。虽知烦恼无边底。而断无边底之烦恼(假观)虽知众生如佛。而度如佛之众生。虽知烦恼如实相。而断如实相之烦恼(中观)何者。若但拔苦因拔苦果此誓杂毒故须观空。若偏观空则不见众生可度。是名着空者。诸佛所不化。若偏见众生可度则堕爱见大悲非解脱道。今则非毒非伪故名为真。非空边非有边故名为正。如鸟飞空终不住空。虽不住空迹不可寻。虽空而度。虽度而空。是故誓与虚空共斗故。名真正发菩提心。释曰。此上释须三观所以。又云又识不思识心一乐心一切乐心。我及众生昔虽求乐因不知乐因。如执瓦砾谓如意珠。妄指萤光呼为日月。今方始解故起大悲兴两誓愿。谓法门无尽誓愿知。无上佛道誓愿成。虽知法门永寂如空。誓愿修行永寂。虽知菩提无所有。无所有中吾故求之(上即空观也)虽知法门如空无所有。而有誓愿画绘庄严虚空。虽知佛道非成所成。如空中种树使得华果(名假观也)虽知法门及佛果非修非不修。非证得非不证得。以无所证而证而得(中观也)是名非伪非毒。名之为真。非空非爱见。名之为正。如是慈悲誓愿。与不思议境智。非前非后同时俱起。慈悲即智慧。智慧即慈悲。无缘无念普覆一切。任运拔苦自然与乐。不同毒害。不同但空。不同爱见。是名真正发菩提心。释曰。但观上所引之文。疏文居然易了。即撮其大意而为此疏显经深玄。然此经上下菩提心义。文理渊博。见其撮略故。取而用之。引而证之。
疏。第二信为道元下。此段多易。但云一本义菩提本故者。意以本义为果德元。首义为因德元耳。言元者善之长也。即周易乾卦文言。释乾元亨利贞四德云。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仁。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今但用其一字义耳。
疏。不信身心下。反成上义。知见相为菩提。知见性为涅槃。故法华论释开佛知见。为无上义。谓双开菩提涅槃疏。如意珠略有五义者取与信相应义耳。若准宝性论。宝有六义。颂云真实(一)世希有(二)明净(三)及势力(四)能庄严世间(五)最上不变等(六)。今此胜义摄真实最上二义。余四则同。四即势力。五即庄严。或无庄严加此蕴义。然疏五义皆言含法喻。思之可知。
疏。尚不得疥癞野干等者。即萨遮尼揵子经第四。
疏。初三颂明十住等者下。明诸位。皆含义理。并如本品。但言增上是不退住者。由前正心但闻赞毁不动。今闻无有利害更深而心不退故为增上。余如下文寻之。然皆隐位名存其中行。或合或开。或略或广。不全次第者。意明圆融信门即顿具故。亦犹离世间品。六位顿具故。亦顿成二千行。位位顿修故。若一向次第者。但得行布一分义耳。
疏。以若有彼则有此者。拣滥。明此是圆融义。才得一位即得一切位。如十味香才烧一丸。如小芥子十气齐发。若有闻香十味齐闻。若得沉气时。则得檀气。若得酥合则得龙脑等。十味丸药服者齐得。亦准此知。非如钩锁由得于前方能得后。非如涉路若行一里即得二里。若行二里则进三里。故此位中不在位名。或开或合。正在于此。思之思之。
疏。略辨十门三昧业用者。然还源观。立一体二用三遍四德五止六观。亦不出此。言一体者。即自性清净圆明体。即通为十定之体。言二用者。一海印森罗常住用。即此第一三昧。二法界圆明目在用。即华严三昧。言三遍者。一者一尘普周法界遍。二一尘出生无尽遍。三一尘含容空有遍。此三并是因陀罗网三昧门。言四德者。一随缘妙用无方德。二威仪住持有则德。三柔和质直摄生德。四普代众生受苦德。即次下第六三昧门。言五止者。一照法清虚离缘止。二观人寂怕绝欲止。三性起繁兴法尔止。四锭光显现无念止。五事理玄通非相止。言六观者。一摄境归心真空观。二从心现境妙有观。三心境秘密圆融观。四智身影现众缘观。五多身入一镜像观。六主伴互现帝网观。上之止观并是寂用无涯三昧门。故此十门无不收矣。广释一体六观等具如还源观辨。
疏。海印之义下。疏文分四。一标章。二总明。三别示义类。四总结料拣。初一可知。
疏。下经云。如净水中四兵像下。第二总明也。即引当经及于他经。以示能现所现海印之相。言乃至莫不皆于水中现者。其中间云。各各别异无交杂。剑戟弧矢类甚多。铠冑车舆非一种。随其所有相差别。莫不皆于水中现。而水本自无分别。菩萨三昧亦如是。即第十五经。
疏。又云海有希奇等者。即此卷中下合云。无尽禅定解脱者。为平等印亦如是。福德智慧诸妙行。一切普修无厌足。
疏。大集十四云下。引他经文。疏文分二。先正引。后解释。前中即虚空藏菩萨品头。有一善男子言。此中亦尔。经云亦复如是余皆全同。
疏。然此经文下。解释。此即此上大集。言出现四天下像等者。文云。佛子。譬如大海普能印现四天下中一切众生色身形像。是故共说以为大海。诸佛菩提亦复如是。普现一切众生心念根性欲乐而无所现是故说名诸佛菩提。下偈文云。如海印现众生心。以此说名为大海。菩提普印诸心行。是故说名为正觉。
疏。言十义下。第三别显义类也。
疏。经云遍十方故者。即是今经。于一念顷遍十方也。言普悉包含无所拒者。即指上引。十义所引皆上总中。所引之经。及出现品。文多易了。但第十云以不待对是故常现者。此以第十释成第九即为拣异。由十成九故云释成。而九竪论。十是横说。故为拣也。
疏。具上十义下第四总结。于中先正结。后问仁王三贤下。问答料拣。先问。后答。问即上卷菩萨教化品。经云。若菩萨住百佛国土中。作阎浮提王王四天下。修百法明门。二谛平等心化一切众生。下偈云。善觉菩萨四天下双照二谛平等道。权化众生游百国。始登一乘无相道。释曰。此前更无成佛之文。
疏。答即上所引大集下。第二答中有三。初指前引答。二别引文答。三况出圆融。今初。谓上引大集灌顶即第十住。故云彼说住终。则初贤已得八相。何得偏引仁王三贤无文。
疏。若占察经下。次引别文答。谓占察经作佛有四。初是信满。正与今文相当。余三因便故来耳。二解满作佛即同前大集灌顶受位。三证满者。初证名证满故。云净心地即初地故。四究竟菩萨地。即第十地后故。起信云。菩萨地尽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是也。
疏。起信依此下。上正引经。此方引论。用信成就发心即第一信满位。论云。菩萨发是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涅槃。即八相之文也。
疏。况圆融门中不依次位者。三况出圆义也。则上所引尚是行布。以四位成佛深浅不同故。今初即具后故是圆融。今约信满犹寄终教说耳。
疏。因果无碍下。通伏难。谓有难云。若初即后应坏因果故。故为此通明其无碍。正在因时即有果。果中有因。随门不同名因名果。体无前后故得圆融。双存则亦因亦果。俱泯则果海离言。
疏。又此化现非唯一位依一类界者。重拣前文以圆融。非唯一位则显具一切地位。非依一类界则显遍于时处也。第二华严三昧。
疏。万行如华严法身故余如别说者。遗忘集说。略有十观。一摄相归真观。二相尽证实观三相实无碍观。四随相摄生观。五缘起相收观。六微细容摄观。七一多相即观。八帝网重重观。九主伴圆融观。十果海平等观。然此十观融四法界。初二理法界。始终不异。三即事理无碍法界。四即随事法界。次五即事事无碍法界。五即一多相容不同门。六即微细相容安立门。七即诸法相即自在门。八即因陀罗网境界门。九即主伴圆融具德门。其第十观果海绝言。通为前四之极。则四法界十种玄门皆约因分。然此十观略收万类不异玄中故指在余。又释题中广显华严义竟。又还源观释云。广修万行称实成德。普周法界而证菩提。如华有结实之用。行有感果之能。今则託事表彰。所以举华为喻。严者。行成剋果。契理称真。性相两亡。能所俱绝。显焕炳着故名严也。良以非真流之行无以契真。何有饰真之行。不从真起此。则真该妄末行无不修。妄彻真源相无不寂。故曰。法界自在圆明无碍用为华严三昧也。若更总释。总以万行严于法界。成于法身为华严也。行有行布圆融。成佛亦有十身总别。别如普眼长者以十波罗蜜严成十身。融如八地一念之中十度圆修。成佛之时十身无碍。故曰华严。余如题中。第三因陀罗网三昧中。
疏。次半颂举一例余。亦有二意者。前意对前第一意。既一尘之中有多尘向来。方说一尘摄刹。今方说尘内所具余尘摄刹。后意对前第二意。此所例尘非前尘内。是前尘外遍法界中尘也。
疏。由于昔时以手持供供佛施人称周法界者。此出因也。供佛施人约其施行。称周法界约其施心。入深观故。
疏。故令真流供具等诸佛之难思者。显今果也。真流供具显出供时心以称法界。手出供具故。等诸佛之难思者。称因境也。因虽尊胜。心不称境非真供养。由称真之因感称真之果。能供真佛之境。
疏。初半对治等者。对治文显。随心所乐为世界者。顺心令喜故。随行差别即当为人者。心行不同生善异故。如心寂静应教禅定。若心明利为说智慧。悉以善巧而成就文。则连上属于为人。第一义者。谓要见理。见理方得名成就耳。又成就言通于上三。前三悉檀皆为见理故。
疏。第六四摄摄生三昧。布施摄中。前二偈有两重释。先约财施。所须王位皆属外财故。王位兼于身命。亦属内财。
疏。又此施位下。第二重释次半偈。可爱着物即三种难行之一。次法及无畏兼前财。三为一切施。又将后二属于遂求。然准瑜伽六度四摄各有九门。颂云。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二世乐清净。自性皆一。一切或二或三。难行皆三。一切门皆四。善士皆五。一切种皆六。遂求皆七皆八。二世乐皆九。清净皆十。四摄即当三十三卷。至十行品更说其相。今疏言即难行者。以难行有三。一物少自在施。二可爱着物施。三极大艰难获财施。今当第二难也。
疏。又后二偈至随求即与者。是遂求施。遂求有八。一匮乏饮食而求乞者施以饮食。二匮乏车乘而求乞者施以车乘。三乏衣服。四严具五资生什物。六种种涂饰香鬘。七舍宅。八光明。皆如初二句会文可知。
疏。一切爱语等者下所列。即三爱语。一慰喻爱语。二庆悦爱语。三胜益爱语。
疏。言种种梵音者。即八种梵音等者。文中具列初二。疏释后六但标。若释应云。三调和谓大小得中。四柔软者。言无麁犷。五不误者。言无错误。六不女者。其声雄朗。七尊慧者。言无战惧。八深远者。脐轮发声。
疏。随心说法应在后偈者。以后偈说八万法门。是顺正法教语故。应合云随心为说。前偈种种梵音故。是随世仪轨。合言随世所宜而化诱。
疏。初颂一切同事者。瑜伽同事不举别相。但同上利行即名同事。故利行居先则示同。利衰等为一切也。等取毁誉称讥苦乐。忍于诸苦而同事故者。难行有三。亦无别相。即同三利行为三难行同事。谓一诸未行胜善根因。诸有情所行利行。二现在耽着广大财位众具圆满。诸有情所行利行。三于外道异执邪见邪行。所行利行。同事例耳。今于上三同事皆须忍苦。
疏。一即十种清净利行者。谓一依外清净有五。二依内清净有五。依外五者。一无罪利行。二不转利行。三渐次。四遍行。五如应。论广释其相。依内清净有五者。一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起广大悲。意乐现前而行利行。二诸菩萨。于诸有情起所作义利。虽受一切大苦。劬劳而心无倦。深生欢喜。为诸有情而行利行。三安处最胜第一财位。而自谦下如子如僕。及离憍慢而行利行。四心无爱染无有虚伪。真实哀愍而行利行。五起毕竟无复退转。慈愍之心。而行利行。
疏。次三句即善士利行者。善士有五。一于真实义劝导有情。二于应时劝导。三于能行摄胜妙义劝导。四于有情柔软劝导。五于有情慈心劝导。此之五相。皆是大人之法。慈心劝导举后等初。
疏。次二偈即遂求利行者。论云。此略有八。谓诸菩萨见诸有情于应惭处。为无惭缠之所缠绕。方便开解令离彼缠如无惭缠。二无愧。三昏沉。四睡眠。五掉举。六恶作。七嫉。八悭。皆如无惭缠说。
疏。次二偈即一切种利行者。彼说或六或七总有十三。六者。一应摄受者正摄受之。二应调伏者正调伏之。三憎背圣教者除其恚恼。四处中住者令入圣教。五于三乘中令其成熟。六已成熟者令得解脱。云何七种。谓诸菩萨安处一分所化有情。于善资粮。守护长养。所谓一依下乘出离。二依大乘出离。三于远离。四于心一境性。五于清净诸障。六于二乘而正安处。七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得安处。
疏。后一偈即一切门利行。谓不信令信故者。此略有四。一不信令信。二犯戒有情令戒圆满。三恶慧有情令慧圆满。四悭悋有情于舍圆满。今疏文中略举其一。
疏。瑜伽广说利行居先等者。会二前后。可知。
疏。婆沙七十九等者。彼云。毗奈耶说。世尊有时为四天王。以南印度边国俗语说四圣谛。谓医泥迷泥瑜部达[甲*叶]剌蔑戾车语。说四圣谛。谓摩奢都奢僧摄摩萨缚怛啰毗剌达。论引净名圆音为难。下释有七。一云。有作是说。佛以圣语说四圣谛。能令一切所化有情皆得领解。何以作此等语说。答为满彼意故。彼天欲闻故。下并取意引之。二复次世尊欲显于诸言音皆能善解故。谓有疑。佛不能余语等。三复次有所化者。依佛不变形言而得受化。有所化者。依佛转变形言而受化者。四复有说者。佛以一音说四圣谛。不能令一切所化有情皆得领解。世尊虽有自在神力。而于境界不能改越。如不能令耳见诸色等。通圆音云。答不须通。非三藏故。诸赞佛颂言多过实。如常在定不睡眠等皆过实也。五复次如来言音遍诸声境。随所欲语皆能作之故。复伽陀作如是说。六复次佛语轻利速疾转故。故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七复次如来言音虽有多种。而同有益故说一音。释曰。然上七解。前三可通。后四浅近。即彼小乘三藏说故。
疏。篾戾车者。三藏云恶中恶。亦云奴中奴。皆义翻耳。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五
上篇: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下篇:大华严经略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