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五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五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疏。余九为别。即是成就品中十智等者。疏文有三。一总相会通。二一即第三下。别别对释。三又菩萨根下。随难重释。二释中欲对下智。须知十智名字次第。彼云诸佛子。诸佛世尊知一切世界海成坏清净智不可思议。知一切众生业海智不可思议。下皆略去不可思议而加次第。三知一切法界安立海智。四知说一切无边佛海智。五入一切欲解根海智。六一念普知一切三世智。七显示一切如来无量愿海智。八示现一切佛神变海智。九转法轮智。十建立演说海不可思议。经脱智字。然疏中则易知。但对名字次第难知。已为会释。并可知也。身加中。

疏。谓佣纤直等故云相好者。佣纤之言。言兼相好。桉大般若三十二相中。第九双臂修直佣圆。如象王鼻。斯则佣直是相。手连臂故纤者。三十二中云。五世尊手足所有诸指。圆满纤长甚可爱乐。言兼好者。八十好中手足指为二十。以一指为一好。谓十指端皆圆纤可喜故。而言等者。即妙网光舒。此言显故。三十二中云。四世尊手足二指中间。犹如鹅王咸有网鞔。金色交络文同绮画。即是相也。略举此二。广如十身相海品说。

疏。亘十方等者。一切诸佛种种。即亘十方也。过现未来即三世也。菩萨因也。诸佛果也。上二皆人。法轮即法也。顿具为深。横该为广。相好即体。出生等用。皆悉圆融名无边自在。谓即横即竪即人即法等。

疏。初总谓一起一切起等者。此上正释。由此妙下。出其所以。所以有三。初总摄故。二终归此故。三彼全同下。通妨难。难云。若取归此如百川归海。何以能归亦受海名。故今通云。约随机别用。故曰终归。实则体同。更无异味。即是总中之别义耳。如于海中说百川味。

疏。二即所知尘境者。此有二义。一尘即微细之尘。知其相虚。又能容纳故。及为物因。如八地中知微尘差别智。二即六尘境故。亦名微尘境故。安国云。谓色等五尘界。是现量境。五识亲证都无尘相。如来藏中顿现身器。而无尘相。六七妄想。谓有我法想所现相。是分别变。分别变相。但可为境而无实用。如日发焰带微尘而共红。非实红也。如水澄清含轻云而俱绿。非实绿也。如观本质知画像而非真。若了藏性悟尘境而为妄。故经云。非不证真如而能了诸行皆如幻事等。似有而非真故。法界微尘以为三昧。释曰。此义易了。亦非经宗故。疏含有而释之。似巧故抄引之。

疏。楞伽经云。如来藏性顿现一切身器及诸受用者。上即第一经文。然彼明顿义。此第三藏识顿知喻。喻于报身顿成。经云。譬如藏识顿分别。知自心现及身安立受用境界。喻也。经云。彼诸依正亦复如是。顿熟众生所处境界。以修行者安处于彼色究竟天。释曰。今疏不取所喻。但取能喻。藏识顿变之文。从器即广刹下。以楞伽经配属今经。上引楞伽双证三四二句。广刹即第三句。从现三世一切佛刹三昧门起。舍宅即第四句故。

疏。以受用二字配之。彼经但云受用境界。受用有二。一共业所感外诸器界。即如来藏识顿变。其宅舍即是共中不共。皆属受用。其器一字。乃是义引。欲配二句故。

疏。微尘中佛复有一义。即观心释。广如出现品。

疏。九从知一切法理趣下。疏文有三。一对前总显。二大般若下。引教成立。三上来九句下。总结一段。二中总引三经一论。初大般若。即第十理趣分。经当第五百七十八。彼经叙云。此经并乃覈诸会之旨归。绾积篇之宗绪。明是六百卷理趣也。佛在他化自在天。为八十亿大菩萨说。今疏义引两节经文。初至不可愿求。自为一节。经云。尔时世尊复依一切无戏论法。说如来之相。为诸菩萨宣说般若甚深理趣轮字法门。谓一切法空。无自性故。一切法无相。离众相故。一切法无愿。无所愿求故。一切法寂静。永寂灭故。一切法无常。无常性故。一切法无乐。非可乐故。一切法无我。不自在故。一切法无净。离净相故。一切法不可得。推寻其相不可得故等。释曰。此上显性空理趣。从然第一义湛然常住。当知即是此如来藏者义引。彼经显真实理而为理趣。若唯用前。非真趣故。故彼经云。尔时世尊。复依一切住持藏法如来之相。为诸菩萨宣说般若一切有情住持遍满甚深理趣胜藏法门。谓一切有情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遍故。一切众生皆金刚藏。以金刚藏所灌洒故。一切众生皆正法藏。一切皆依正语转故。一切众生皆妙业藏。一切事业加行依故。释曰。前明有法非有。后明无法不无。非有非无是中道理趣故。疏结云当知。即是此如来藏。亦空不空二种之藏。又摄别从总。即藏身三昧之所有也。

疏。思益经下。即彼经第一。时有五百比丘。闻说法空从座起去等。网明令思益梵天为作方便(云云)。梵天言。善男子。纵使令去至恒河沙劫。不能得出如是法门。譬如痴人畏如虚空舍空而走。在所至处不离虚空。此诸比丘亦复如是。虽复远去不出空相。不出无相相。不出无作相。又如一人求索虚空。东西驰走言。我欲得空。我欲得空。是人但说虚空名字而不得空。于空中行而不见空。此诸比丘亦复如是。欲求涅槃行涅槃中。而不得涅槃。所以者何。涅槃者。但有名字。犹如虚空但有名字不可得取。涅槃亦尔。但有名字而不可得。尔时五百比丘闻说是经。不受诸法漏尽意解。心得解脱得阿罗汉道。作如是言。世尊。若人于诸法毕竟灭相中求涅槃者。则于其人佛不出世。释曰。上经有二意。一不离空。以有遣空。求空不得。以空遣空。二者不离空。显空体妙有。求空不得。显空离相。非有非空。亦非空非不空。而诸比丘但得初意。故成罗汉令毕竟无求。今疏通用二意。皆为理趣。略引初喻。以彰体周为真意趣。

疏。深密经中意趣有六者。即第五经。如来所作事品。为文殊说其第六事。亦名意趣。亦名理趣。即今所引而但列名。不别解释。今疏已略释。疏中有二。先引经正释。六理趣义在文可知。后彼真义者。即此藏身下。会释经文。而但释二者。由前六中前三为本。后三解释。则以此三摄前三也。今以真义摄于第四。即以前摄后。以不思议摄其第二。即以后摄前。以真义直举藏身之体。不思议正同三昧之相故。十地论释云。所以金刚藏入三昧者。显此法非思量境故。其第三与六。即是他利益。后普贤说法。是此二趣。今言出定故略不言。

疏。无着菩萨说四意趣者。但指摄论。而杂集第二。庄严论第十三。皆同说四。谓一平等意趣。谓如佛说。我昔曾于彼时之中。名毗婆尸。即名胜观正等觉者。无性释云。谓一切佛由资粮等。互相似故。说彼即我非昔毗婆尸即今释迦。楞伽经中约四义释。一字等。二语等。三身等。四法等。故说即彼而实非彼。二别时意趣。谓如说言。若但颂多宝如来名者。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定。又由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无性释云。谓观懈怠不能于法精勤学者。故作是言。此意长养先时善根。如世间说。但由一钱而得于千。解云。以后别时而得千也。以一钱为千钱因。念佛为菩提因。发愿为安乐因也。三别义意趣。谓如说言。若已逢事尔所殑伽沙佛。于大乘法方能解义。无性释曰。意约证相大乘。不就教相大乘。故作是说。四补特伽罗意趣者。谓如如来先为一人赞叹布施后还毁者。谓随此人得成何心故。若人于财物有悭悋心。为除此心。先为赞施。若乐行施。施是下善。欲令渴仰余胜行故。所以毁之。不达言违。皆佛别意趣耳。余行例然。今明普贤亦善穷究。

疏。普贤出定余人益者下。上释文。此下问答显理。先问后感应道交下释。释有法喻合。合中云。冥显双资者。谓宿善为冥资。以暗成故。现业为显资事昭着故。今当俱句。亦有冥而非显。但有宿善故。复有显而非冥。现身精勤宿无善故。其非冥非显。此非机感。设欲成机。乃是大悲通相所被耳。此上四句但约于机。对机说应亦有四句。一冥应。令所得功德不自觉知。二显应。现形说法光照现相等。三俱。四俱非。俱非不名为应。若取大圣无心即应。无应亦得名应。以机对应乃成九句。谓一冥机显应。二显机冥应。三冥机冥应。四显机显应。上单四句。二单複相对。复成四句。一冥机冥显应。二显机冥显应。三冥显机冥应。四冥显机显应。三以複对複而成一句。谓冥显二机冥显二应。今此乃成第九句也。谓宿善冥着精心显彰。是谓冥显机也。入定冥资起用显益。即冥显应也。今举冥显之机。成前得益所以。故云冥显双资于何不可。

疏。身相如空法性身也者。疏文有二。先略释经文。后问答广显。今初。具四身土。前半即一法性身土。具如疏释。后半有二身土。谓受用字即他受用。化字即是变化。顺经示现故。其自受用含在前半。以身如虚空自受用相。良以经有非国土言。故但属法性身土耳。

疏。法性身土为别不别下。问答广释。于中先问后答。答中三。初双标二章。二双释二章。三别示五重土相。

疏。一依佛地下。第二双释二章。然净土之义。次二品广明。问明贤首。第五回向等。复当广说法身之义。玄文已具一经。往往显甚深旨。此中亦即一段。寄如来身。显普贤身。今十中第一文中有四。初依论正立。二论自解妨。三为论引证。四会释经文。

疏。性虽一味下。二解妨。即正答前问也。谓与身为性名法性身。与土为性名法性土。即三土三身之真性也。未失一味。

疏。智论云下。三为论引证。共答前问。亦犹外典。天地万物同禀阴阳之元气也。佛者是觉人有灵知之觉。今第一义空与之为性故名佛性。非情无觉。但持自体得称为法。今真性与之为性故名法性。是故结云。假说能所而实无差。次引唯识亦为证前。即第十论云。又自性身依法性土。虽此身土体无差别。而属佛法。性相异故。此佛身土俱非色摄。虽不可说形量大小。然随事相其量无边。譬如虚空遍一切处。释曰。此文兼证后段如空。论文易了。谓法性属佛下。是疏释论。然准彼疏云。佛是相义为功德法所依止故。众德聚故。二身自体故。法是性义。功德自性故。能持自性故。诸法自性故。体为土义。相为身义。此公意云。属佛是相。属法是性。直语所依名土故。云体为土义。以能依亦所依。为法性身故。云相义为身。今疏意小异。谓佛有觉义故名属佛。土无觉义。但持自性故名为法性。言性随相异者。身土约相则有二差。随所依性则无差别。今以无差之性。随有差之相。故云性随相之异也。

疏。今言如虚空下。四会释经文。言然随事相其量无边者。以变化等三身三土事。既无边与之为性。岂有边耶。既如虚空则遍至一切色非色处。

疏。结云故如虚空。言通喻身土者。按于经文。但言身相如虚空。按唯识云此之身土皆喻如空。则显虚空喻兼下句。

疏。下经亦云解如来身非如虚空者。即第五回向第一经。

疏。已引下更一句云。于一切处。令诸众生积集善根悉充足故。前明自利。此明利他。

疏。我此土净而汝不见。即净名第一众生见烧净土不毁。即法华第五。并如下引。色即是如。相即非相。即义。引大品等经。身土事理互交彻故。结前生后。然结前者。结前三文成上三义。谓引净名成第三。当相即是功德。身土则具妙庄严。通自他受用。二引法华成智法身土。亦通性相。智所现身者。若大圆镜智现自受用身。平等性智现他受用身。成所作智现变化身。此三身既融。则三土亦融。变化则毁。自他受用皆悉不毁。我此土安隐。即自受用。天人常充满。即他受用。三义引大品。色即是如。成第一义。相即如故。如即法性土。相通诸土。即法性身与色相身。无碍依土。亦性相无碍。是故结云皆事理交互。言生后者。生后四句。文有两重四句。初四唯单相对。其色相言。通于报化自受用报他受用报皆色相故。二又以单对複。成五句。唯出其一。今准思之。以成于五上即第一。二法性身。依色相法性土。三法性色相身。依色相土。四法性色相身。依法性土。第五有一俱句。谓法性色相身。依法性色相土。则是性相无碍之身。依性相无碍之土。

疏。此上犹通诸大乘教者。结前生后。生后唯属一乘华严之宗。结前不出法性色相之身土。及四身四土之义故。谓一及第四唯法性。二三唯法性及如智。五六具上诸义。亦不出如智。七八方具事理无碍故。上八门不出事理无碍实教之宗故。通诸大乘。即同教一乘义也。故此下二。方是事事无碍法界。华严别教一乘宗也。

疏。九通摄三种世间等者。如八地中十身。即三世间故。谓众生身国土身等已见玄文。言即如空身。而示普身于何不具者。会释经文。谓经文但云身相如空等。何有十身之义。故今释云如虚空言。即十身中虚空身也。八地之中十身相作。今云示现普身。则两重十身皆悉具矣。如下经云。虚空身作众生身。作国土身。作业报身。作声闻身。作缘觉身。作菩萨身。作如来身。是为虚空示余九身。其如来身上既具。菩提身愿身化身法身智身等。则有百身千身一一类身。复各摄多故。云示现普身等一切也。又如虚空言。含法身智身。即如真身。即真而现何不具矣。

疏。十土分权实等者。为拣浅深。以分权实故。前八非实。若不摄权。亦非真实。如说海水异于百川。不摄百川非海水矣。随义布列有十不同。得意而谈一一融摄。

疏。上言土有五重下。三别示土相。谓前三如智有离合之殊。故分三身。其所依土唯一法性。余可思准。

疏。重重皆遍下。通其妨难。难云。如上所说。则无一处无有普贤。今何不见。释有三意。一约机不见。是盲者过。二不见是见。见虚空身。谓以虚空不可见故。若不见者。真见虚空。三亦遍不见处故者。以见则不遍。何者以可见不可见。皆是普贤身。要令可见为身。则普贤身不周万有。如智不可见。岂非智身耶。明知由有不见之处。方知身遍耳。此第三身何人能见。慧眼方能见。非肉眼所见。慧眼无见。无不见故见矣。

疏。一因修法生义通缘了者。然准涅槃。缘因对于正因。了因对于生因。而缘亦名了。如酵煖等为酪。缘因即疏家义。通缘了。缘即缘因。了即了因。能了彼乳中之酪令得成酪。而今开异。义小殊耳。故了谓照了。不通于生。缘谓众缘。义通生了。今从别义。又对正因。是真如故。云通缘了。如不可生故但名了。偈云出生者。出于二障。故曰出生。非生真如。诸佛法言。通教理行果。通于二因义如上说。

疏。真如即是不空者。此言不空。自有二义。一空者。所谓生死。不空者。是谓大涅槃。二对下空藏。是不空藏。妙有之中含性德故。

疏。平等与藏通此二义者。藏通真如是不空如来藏。藏通虚空是空如来藏。平等通二者。一真如体性平等。二虚空无相平等。此二不二是真平等。悟法性空是真如故。经云。汝已严净此法身者。对上真如。即是法身出障名净。因华行满是已庄严。易故不释。

疏。细处有多众生者。即离世间品。五十五经。十种如金刚大乘誓愿心中。第二心云。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于一毛端处有无量无边众生。何况一切法界。我当尽以无上涅槃而灭度之。是为第二如金刚大乘誓愿心。今云法界微尘无不入。与一毛端处大意同也。

疏。二有三颂说法果者。此有二意。一说法即果。对上说因。詺为说果。二称根令喜。是说法果。今具二意。谓具功德光明广大胜力等。即说法因。今能遍说。即是说果。是初意也。二由上遍说胜法。能度众生。即是后义。以称根故。

疏。一能说力胜具二严故者。即是说因。功德是福德庄严。光明名为智慧庄严。此以前半力殊胜言。释此无等。下释易知。

疏。又前问总该诸会等者。此有二意。唯问于三。一以要摄广故。二明总别不同故。总即广问。别故唯三。

世界成就品第四

疏。初来意者。疏文有二。一明分来。对前二品以为说缘。生下三品。为正所说。二总明果相下。别明品来。此句对下华藏为别。别明本师之所严净故。指此品以为总明诸佛果相。是古德意。下句指前答安立问。二问不同故。二品别答。后品自答世界海问。此是疏意。然答问虽异。总别无违故。双存二义。

疏。二释名者。疏文有四。一释世界。二释成就。三会六释。四会梵文。今初二释。一以破坏释世。二以隐覆释世。若唯前解。令华藏刹是可破坏。今为此释。令华藏刹从无为起。同于真极不可破坏。是故感娑婆下。双出不离隐覆之义。疏成或下。释成就字。能成之缘通因及果。起具因缘是因体性。依住等事皆是果故。总具十门世界成立。

疏。能所合目下。会六释。

疏。准梵本下。会梵文。

疏。会一海字。若具梵云。噜迦驮都(世界也)三慕达罗(海也)湿第奢(演说也)匿缚怛囊(观察亦云照曜)三牟陀(十方也)俭摩(合集也)娜[女*亡](名也)钵里勿多(品也)。若依回文。总云观察十方世界海演说合集名品。今经译家存略太甚。余言可略。海字切要。故疏会取意云。佛果下。出下无海字。所以刹海庄严是佛修起。直语世界。众生业成无始有故。但云世界。虽为译家出理。实则海言切要。

疏。三宗趣者。先宗后趣。趣中有六。一总明。二云一令诸菩萨下。别显。别显之中总有六意。唯初有一字。余皆略无次第。但以故字而为拣别。三亦为下。结成来意。四故下颂下。引文证成。双成来意宗趣。五若不闻下。反以成立。六故普贤下。引普贤结经文具之。

疏。又此品明成刹之缘等者。前释对二种来意中前义。此释对后义。此品成刹之缘。具果具因故。后品唯果。

疏。但观于十下通难。难云问有四十。何唯观十。故答意云。十海为总。已含所余三十别问。言佛海之中。具身等者。是佛必有六根三业为体相。显着之十。必有德用圆备。谓佛地等故具二十。大愿海中已摄因中发趣等十。故四十无遗。

疏。观乃观海叹乃叹智者。下释妨难。即心口相违难。此难因前而生。于中四。一问。二智之与海下答。三若尔下重难。即叹说不同难。此难望后说分而生。四智离海境下。辩答。答中二。先约教相。谓智之异相因所知故。二又表以下。约证相。海是所证故。

疏。十智望海下。正释经文。于中二。先总后别。总中十海之名。总有五节已如前品。今对三文并此即为四。四言望海者。即前所观。言与问者。即第六经。此唯三下对二。别释中兼对与智。即是前品意加之中。

疏。谓一中下别释。钩锁相连令义无遗。今当具出。问中十海。与智中十智。观海中十海。叹智中十智。一世界海。一能入一切智性力智。一一切世界海。一知一切世界海成坏智。二众生海。二入法界无边量智。二一切众生海。二知一切众生业海智。三法界安立海。三成就一切佛境智。三一切诸佛海。三知一切法界安立海智。四诸佛海。四知一切世界海成坏智。四一切法界海。四说一切无边佛海智。五佛波罗蜜海。五知一切众生界广大智。五一切众生业海。五入一切欲解根海智。六佛解脱海。六住诸佛甚深解脱无差别诸三昧智。六一切众生根欲海。六一念普知一切三世智。七佛变化海。七入一切菩萨诸根海智。七一切诸佛法轮海。七显示一切如来无量愿海智。八佛演说海。八智一切众生语言海转法轮辞辩智。八一切三世海。八示现一切佛神变海智。九佛名号海。九普入法界一切世界海身智。九一切如来愿力海。九转法轮智。十佛寿量海。十得一切佛音声智。十一切如来神变海。十建立演说海智。其所为中十法亦是十海。已如上会。文无海言。今略不出。今对会四文。即分为四。第一以叹智对观海。辩次第者。第一智观第一海。第二智观第二海及第五海。第三观第四。第四观第三。第五观第六。第六观第八。第七观第九。第八观第十。第九第十并观第七。但看前列次第可知。疏中所会。正是此对。第二若将叹智对与智。次第者。所叹第一即与智第四。世界成坏。二即是五。业海智也。三即是二。入法界无量。四即是三。五即是七。六即是六。七即是九。八即是六。九即是八。十即彼十。彼有总句故。彼六中含此六八。第三若将叹智。对问十海。多同第一对观海辩。若具说者。前四如次对四海。第五通遍后五。六即彼六。七即九十。八即第七。此九与十。皆是彼八。第四若将十种观海。对问十海者。此观第一。即问第一。二即彼二。三即彼四。四即彼三。五亦彼二。六遍后五。亦可是二。七即彼八。八即彼六。九即彼九及与第十。此第十海。即彼第七海也。复应将观海对问十海。如前问中以对更应将与智对问十海。前与智中已对。若更将十海。对加所为中十法。已如前品所为中明。故今略出四门而已。余义疏中具会。细寻易了。

疏。以总收别但广身光等者。以三业之总摄六根之别。言但广身光等者。等取前光明及音声智慧。二光为身音声属口。智慧是意。今文并具。故致等言。即开三业而为十耳。

疏。若言具说何以下文。唯说安立及世界海耶。此下问答料拣。此上问也。答有二意。一经。来未尽。约显现答。遮那品末。无有结束故。若经具来。应更答余三十八问。二又虽说二下答。二兼余。于中先标。后谓界必有生下。出所兼相。略出三海。谓一众生。二佛。三行业及能兼二。已有五海。言余可意求者。即余五海等。谓有生必有根欲为一。有佛必由愿力为二。必有神变。普周为三。必转法益生为四。有作用解脱为五。则具十海矣。具海既尔。具余例然。此依别答四十问说。若约十海为总。此但答二。下别答八。已如现相品明。则十海之中兼余三十。

疏。此十亦对前十海十智者。初一为令即具十智。故云为令众生入佛智慧海故。余九即十海。一即佛海及神变海。二即世界海。三即三世海。四即法界海。五即转法轮海。六即众生根海。七八皆众生海。九即愿海十海备矣。对海既尔。对智可知。如对海故。四赞胜诫听。

疏。然通此十下。重释偈文。结云欲委配释恐厌繁文。今当配之。初偈即牒智慧地。及无畏功德。兼含体相显着等十句。以言普现十方光明遍照等故。第二偈即世界海及出现也。第三偈牒佛境。第四偈牒佛加持。第五偈即业海及乐欲海。并调伏海。第六偈前半波罗蜜海。亦兼佛地。次句法界海。末句所行。第七偈即神变海。第八偈前半众生海。后半演说海。第九偈即佛解脱海。及三自在。第十偈即大愿海。余皆兼含。可以意得。非益观智。疏略不言。明欲委释寻文。故抄重出。第二广陈本义。

疏。智犹难测下。分三。初总难。二然上十事下。料拣。三释文。二中三。初以十对刹。二以十对种。三以十对海。初中四。一正对。二有云下。叙昔。即刊定意。三则违下。辩违。四若依下。结过。谓尽世界海皆作无差别故。刹海中无差别事。余可知。

疏。言有世界海尘数下。三释文。于中四。一正释经意。二牒昔总非。三彰非所以。四逆遮昔救。

疏。有云下。第二牒昔总非。云孟浪之甚者。浪谓流浪。孟亦勐也。庄子齐物篇云。瞿鹊子。问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释曰。今不取其事。但取孟浪所出耳。孟浪者。率略之言也。明其无当。向秀云。澜漫无所趣舍之谓。二字要连用。

疏。何者下。三彰非所以。寻意可知。而犹恐难见。请以喻明。如一槃中盛于十楪。十楪之中各盛十弹子。一槃如刹海。一楪如刹种。弹子如一刹。若言一槃之中。有一槃弹子。尘数无差。岂得以一槃之内弹子无差以充其数。一槃弹子。但有一百。一弹子之尘已难知数。况一百弹子。尽抹为尘。则数不可量。便将一百之数。以充一槃弹子之尘数故。为孟浪也。得斯喻意。寻数易了。

疏。亦不得言通一切世界海说者。第四逆遮昔救。恐有救云。一刹海中刹。不充一刹海之尘。今取一切刹海中刹。以充一刹海中尘数。岂不得耶。亦如一槃弹子之多。不充一槃之尘。若多槃弹子。岂不充一槃之尘耶。故今遮云。若依此义。义则粗通。奈何违下文。下文云一世界海中。即有世界海尘数。不可言一切世界海。共为一世界海尘数。岂得将此而为救耶。亦犹一槃弹子。即有一槃弹子尘数。不言多槃有一槃之尘也。

疏。然佛土之义下。

疏。文有三。一辩类。二融摄。三释文。今初。说三土。二开三为四。三合四为二。四融二为一。前二则唯识第十意。然初说三者。依三身故。报有自他故为四身。四身还依四土。论云。又自性身依法性土。虽此身土体无差别。而属佛法性相异故。此佛身土俱非色摄。虽不可说形量大小。然随事相其量无边。譬如虚空遍一切处。释曰。此义前品已引。为下文用之故。重委引论云。自受用身。还依自受用土。谓大圆镜智相应净识。由昔所修自利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熟。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续。变为纯净佛土。周圆无际。众宝庄严。自受用身常依而住。如净土量身量亦尔。诸根相好一一无边。无限善根所引生故。功德智慧既非色法。虽不可说形量大小。而依所证及所依身。亦可说言遍一切处。释曰。功德随所依身。智慧随所证如。余并可知。论云。他受用身亦依自土。谓平等性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熟。随住十地菩萨所宜变为净土。或小或大。或劣或胜。前后改转。他受用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无定限。若变化身依变化土。谓成事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无漏净秽佛土因缘成熟。随未登地有情所宜。化为佛土。或净或秽。或大或小。前后改转。佛变化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无定限。释曰。上皆论文。文并易了。下疏用之。须知所在。

疏。统唯二种谓净与秽性与相者。三摄四为二也。诸经论中。皆有于此二种之二。先摄上四为净秽者。乃有多义。四中有净有秽。则三类半为净。半类为秽。二前三为净。以他受用断分别障已证真如。故名为净。变化皆秽。设有七珍。秽众生住。故亦非净。三后二皆秽。仁王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而生公说有形皆秽无形为净。则唯法性为净。若尔自受用土岂称秽耶。此以冥同真性。不可说其形量大小。则同净摄。二摄前四为性相者。略有二门。一法性为性。余三皆相。二自受用土冥同真性。亦可名性。余二唯相。第四融而为一。则净秽性相。三土四土。无不圆融。即此经意。故云有异余宗。

疏。又此净土一质不成下。第二融摄。因上第四义故。略为此融。然东安庄公。本有三句。无有质不成。今加此句。以成二对。谓净秽域绝。不可言一。理唯一味。不可言异。冥同性空。不可言有。随缘成立。不可言无。然一为遣异。无相遣有。然其释中一亦约理。实则一义。有其二种。一约理一。二约事一。如自受用。十方如来同有净土。不可言无。而得称一。故疏成四句。二对不同。又上略举四句。一向遮过。实则即异即同。即有即无。若互相形夺。则一异两亡。有无双寂。若圆融无碍。则即一即多。即有即无。有是无家之有。无是有家之无。多是即一之多。一是即多之一。有无即事理无碍。一多兼事事无碍。由此重重故。华藏刹一一尘中。皆见法界。余如玄中。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五

 

上篇: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下篇:大华严经略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妙法莲华经文句

天台法华疏序 镜中沙门神逈述 叙曰:至理无名,名流四...

注维摩诘经

注维摩诘经卷第一并序 后秦释僧肇选 维摩诘不思议经者...

十一面神咒心经义疏

十一面神咒心经义疏 夫至理幽寂言形之表。而灵智妙应...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禅关策进

禅关策进序 禅曷为有关乎。道无内外。无出入。而人之...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三昧仪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三昧仪(金光明最胜忏仪同...

阿阇世王授决经

阿阇世王授决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闻如是: 一时,佛...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佛说菩萨本行经

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上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

【注音版】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咒...

佛说宝如来三昧经

佛说宝如来三昧经卷上 东晋天竺三藏祇多蜜译 闻如是:...

药王菩萨发愿除灭众生痛苦

像法时期,古印度有这么一对兄弟,哥哥叫星宿光,弟弟...

如何消除嫉妒心

有些人看到别人得到荣誉、好处或利益,表面上也许会说...

为什么要戒杀放生

问: 为什么要戒杀放生? 方海权答: 欲知世上刀兵劫...

心理素质不好,顺境也会产生障碍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三辈往生中上辈者要舍家弃欲而做...

佛陀世世生生随逐于众生心无暂舍

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

把杀生的过程变成做佛事

这几天老是有人问小虫子或者叫害虫要如何处理?的确刚...

人当临终,唯此事为之有益

【原文】 人当临终,唯同声念佛为有益。若识心未去,沐...

圣严法师《遵守团体游戏规则》

问:人多意见也多,在道场里是否也一样呢?法师如何解...

净土行人持净土宗外的经咒是杂修吗

问: 弟子每天的早、晚定课是诵《阿弥陀经》一卷,念...

跳脱爱欲轮回苦

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化之时,国内有一位名尸利踬的...

「所求皆得」的药师佛

药师经字字珠玑,一字一句都有一个法门,重重无尽。如...

如何为去世的父母眷属超度增福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时。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