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三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第二饶益行。
疏。皆显三聚等者。广略皆显故。今初初句为总。总该三聚。是略中具也。即戒自性者。是九戒之一也。意地无染是真律仪者。出三聚相。起心即破菩萨戒故。二亦为生下。摄众生戒下显持戒意含于摄善。亦是于果无依。即第九清净戒之一也。
疏。谓一切利养等者。出坚相也。四分戒云。明人能护戒能得三种乐。名誉及利养。死得生天上。若希此三非真坚持。
疏。本随烦恼者下。经自出。
疏。又具明缠即随惑。缚即根本。言一切恶止者。即是律仪。善行即是摄善。
疏。缠谓八缠下。释此缠字。疏文有五。一释八名。二辩障业。三释总名。四明十缠。五者结示。然初八缠广如论释。无惭无愧十藏广明。余之六事前后频有。二初二障戒下。辩障业。杂集第七云。修尸罗时无惭无愧为障。由具此二犯诸学处无羞耻故。次二障止者。论云。谓修止时惛沉睡眠二法。为障于内引沉没故。修智慧时掉举恶作二法。为障于外引散乱故。释曰。此论约二顺障。今疏反此者。以约违障。掉举恶作正违止故。惛沉睡眠正违慧故。后二障舍者。论云于修舍时悭嫉为障。由成就此于自他利悋妬门中数数摇动心故。
疏。即障善法饶益者。止观是善法舍即饶益。
疏。于相修中缠绕身心者。三释总名。亦出偏说所以也。本论云。数数增盛缠绕于心故名为缠。释论中云。由此诸缠数数增盛缠绕一切观行者心。于修善品为障碍故。
疏。或说十缠者。即第四明十缠。俱舍颂第五随眠品云。缠八无惭愧嫉悭。并悔眠掉举与惛沉。或十加忿覆。论云八缠者。品类足论或十者。毗婆沙师言于被举时为重障者。忿以令心忿发为性。覆以覆藏自罪为性故。
疏。此即随惑下结示。
疏。缚谓四缚者。先标列。后会经。今初。杂集等论但有三缚。谓贪瞋痴由此三缚。缚诸有情令处三苦。今言四者此经第三地文。亦云此菩萨于一切欲缚。色缚有缚无明缚皆转微薄释曰。此即修所断中三界烦恼。及无明故。于见缚之外说四。并前即五住地惑也。今此四缚即按次文。贪利已下。会经四相。初贪利即经贪求为一。二热恼即瞋。三诸难逼迫。毁谤即是戒取。四浊乱即是我见。正于持戒而说四故。然其戒取由痴而生。不了诸难而生。毁谤亦是邪见同意三业故。故亦不出三毒及见。我见持为诸见之主故。
疏。不毁不特释经得佛所赞平等正法。故净名第三见阿閦佛品云。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进不怠。不定不乱。不智不愚。不诚不欺。不来不去。不出不入。今取此势但用一戒中义耳。不犯故事相无违。不持故了戒空寂。
疏。初摄律仪二摄善法等者。唯识十度但有三名而无解释。若梁摄论三学之中具有解释。本论中云一摄律仪戒。谓正远离所应离法。二摄善法戒。谓正修证应修证法。三饶益有情戒。谓正利乐一切有情。无性释云。律仪戒者。谓于不善能远离法防护受持。由能防护诸恶不善身语等业故云律仪摄善法戒。能令证得力无畏等一切佛法。饶益有情戒。能助有情如法所作。平等分布无罪作业成熟有情。有说。后二依初建立。释曰。此下释立三所以。无性云。此能建立后二尸罗。由自防护能修供养佛等善根。及益诸有情故。世亲云。住律仪者。便能建立摄善法戒。由此修集一切佛法。证大菩提。复能建立益有情戒。由此故能成熟有情。准梁摄论及释云。若人不离恶法。摄善利他则不得成。有说。前二为成后一。梁论云。若人住前二种净戒。则能引摄利众生戒为成熟他。梁论三戒大意同前。故彼论云。此三品戒即四无畏因。何以故。初戒是断德。第二戒是智德。第三戒是恩德。四无所畏不出三德故。由此故说戒有三品。本业经云。戒有三缘。一自性戒。二善法戒。三利益众生戒。义皆同也。
疏。今初即坚持不犯为第一难者。即难行戒。准瑜伽论第四十二。有其三种。一者谓菩萨。现在具足大财大族自在增上。弃舍如是大财大族自在增上。具受菩萨净戒律仪。是名第一难行戒。二者菩萨若遭急难乃至失命。于所受戒尚无缺减。何况全犯三者。如是遍于一切行住作意。恒住正念常无放逸。乃至命终。于所受戒无有误失。尚不犯轻何况犯重。释曰。今即第一次二疏中具之。
疏。祇陀末利唯酒唯戒者。末利夫人为救厨子。饮酒涂饰等。祇陀太子为顺国人。亦和光饮酒而不忘戒。并如别说。
疏。深起大悲是善士相者。论云。云何菩萨善士戒。当知此戒略有五种。谓诸菩萨自具尸罗(一)劝他受戒(二)赞戒功德(三)见同法者深心欢喜(四)设有毁犯如法悔除(五)。释曰。今正当中三疏文自配。自具尸罗前文已有已毁令悔文中略无。
疏。谓依似执实者。众生是依他似有故。颠倒谓执似为实。如依绳之依他执为蛇实。
疏。依执似起者。即唯识云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谓依遍计之执起依他之似。似即众生。
疏。第二对明不相在。即不于颠倒内有众生等。疏言不离者。此句牒前。上言不离众生有颠倒等。明因果相待方得缘成。释上义也。依似执实待果成因也。依执似起待因成果也。上辩前对之是。非先有下拣前对之非。即先有先无门。从因中无果下。示其正义。以释经文二句之中皆先顺说正义。后反显先有之过。初云因中无果故。倒内无生者。顺说正义也。次若必下反释拣非。非先有故遍计是因因中有果。故遍计中有依他起。从果中无因故生内无倒者。顺说正义也。若要令有下。反释拣非也。若果有因有众生等即有颠倒。今有不倒众生故。知果中无有因也。第三对中言不坏因果能所遍计者。因即能遍计。果即所遍计。所遍计即依他也。从由前下结归中道。
疏。第四对当体以辩者。不对众生说颠倒等故。亦皆先顺明。后反显。如倒心託境方生故。非内即先顺明。次若是内下反显。
疏。既如是知下。结成二利。
疏。实则愚夫自诳者。如猕猴执月。月岂有心诳猕猴耶。愚夫执虚为实明是自诳。经云诳愚夫者。是愚夫不了之境义似诳耳。
疏。即前悲智所成之果者。如是解者觉了一切等即智果也。通达生死及与涅槃具二果也。有大悲故通达生死。有大智故通达涅槃。又自度等即智果也。令他得度即悲果也。二利皆即悲智果耳。
疏。亦九戒中二世乐戒者。论云。当知此戒略有九种。谓诸菩萨为诸有情。于应遮处而正遮止(一)于应开处而正开许(二)是诸有情应摄受者正摄受之(三)应调伏者正调伏之(四)菩萨于中身语二业常清净转。是则名为四种净戒。复有所余施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俱行净戒。则为五种。总说名为九种净戒。能令自他现法后法皆得安乐。释曰。今但通说悲智之果。智果了一切行。即般若相应故云亦是。若别配者令他解脱离垢。即是遮止开许斯即制听二戒。可以离垢解脱。其令他安隐即是摄受。令他调伏其名全同。皆令他得二世乐也。五度助戒含在其中有摄善。故第三无违逆行。
疏。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者。即周易谦卦云。谦亨君子有终吉。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终也。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褒多。益寡称物平施。释曰。上所引文其相并显。但谦之象。地在上山在下。山合出地。今入地下谦之象也。又言褒多者褒聚也。聚其多而益其寡。是益谦义故为平施。若王注云。多者用谦以为褒。少者用谦以为益。随物所施不失平者也。谦下者。忍之本也。
疏。若海之下等者。即老子德经云。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后之。是以处上而人不为重。处前而人不为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释曰。特由谦卑天下归之。天下德趣之。
疏。一无如前境而自刑害者。天宫云。自害略由五缘。谓贪瞋邪见愚痴不善心。
疏。苟心赞他者。智论五十三说。舍利弗赞须菩提善说法。好人相不自赞。不自毁于他外人。亦不赞毁。若自赞非大人相。不为人赞而便自美。若自毁者。是妖谄人。若毁他者。是谗贼人。若赞他者。是谄媚人。须菩提了无生法故。舍利弗虽赞而不谄。以称实赞故。又以断法爱故。心不高亦不爱着。但益无障碍因。所谓一切法无所依止故无障碍。又言取即是着。唯识第八释三熏习中云。惑苦名取。能取所取故。取是着义。业不得名取着。智论取增名着。七十四云。初染曰取。生爱名着。
疏。上来皆是清净忍者。论云。略有十种。谓诸菩萨遇他所作不饶益事损恼违越终不反报(一)亦不意愤(二)亦不怨嫌(三)意乐相续恒常现前欲作饶益。先后无异非一益已舍而不益(四)于有怨者自生悔谢。终不令他生疲厌已然后受谢(五)于不堪忍成就增上勐利惭愧(六)依于堪忍于大师所。成就增上勐利爱敬(七)依不损恼诸有情故。于诸有情成就勐利哀愍爱乐(八)一切不忍并助伴法皆得断故(九)离欲界欲(十)由此十相当知菩萨所修行忍清净无垢。释曰。不可别配大意同经。
疏。初耐怨害等者。三忍之义略见初会。今更重依摄论释之。无性论云。耐怨害者。是诸有情。世亲释云。能忍他人所作怨害。勤修饶益有情事时。由此忍力化生。虽苦而不退转。言安受苦忍者。是成佛因。寒热饥渴种种苦事。皆能忍受无退转故。言谛察法忍者。是前二忍所依止处。堪忍甚深广大法故。世亲云。堪能审谛观察诸法。或由谛察为前二依者。世亲释云。由此忍力建立次前所说二忍。梁摄论云。由观察法忍。菩萨能入诸法真理。此忍即是前二忍依处。以能除人法二执故疏。此亦九中难行忍也。难行有三。一忍羸劣有情所不饶益。二忍自臣隷所不饶益。三忍种性卑贱所不饶益。今同第三。
疏。若说此胜利成善士行者。论云。善士忍有五种。谓诸菩萨先于其忍见诸胜利。谓能堪忍补特伽罗。于当来世无多怨敌。无多乖离。有多喜乐。临终无悔。于身坏后当生善趣天世界中。见胜利已自能堪忍(一)劝他行忍(二)赞忍功德(三)见能行忍补特伽罗慰意庆喜(四)应有设有不忍如法悔除(论阙第五恐是脱漏故今具之)而疏云说此胜利正是第三赞忍功德。如失自要即是第一自不忍。不能令他安忍。今不不之即是第二既自庆慰。亦能庆他当第四五也。
疏。故鍊磨颂者。即三种鍊磨心。断除四处障中之一。即无性摄论第六释入现观云。由何能入由善根力所任持故。谓三种鍊磨心断除四处障故。若唯识论第九明资粮位。释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云此位二障虽未伏除修胜行时。有三退屈而能三事鍊磨其心。于所证修勇勐不退。一闻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深远心便退屈。引他况己证大菩提者。鍊磨自心勇勐不退。释曰。即第一菩提广大屈引他况己鍊。广者无边。大者无上。深者难测。远者时长。由斯故退。引他鍊之。摄论颂云。十方世界诸有情。念念速证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唯识论云。二闻施等波罗蜜多。甚难可修心便退屈。省己意乐能修施等。鍊磨自心勇勐不退。释曰。即第二万行难修屈省己增修。鍊颂云。汝昔恶道经多劫无益勤苦尚能超。今行少善得菩提大利不应生退屈。唯识论云。三闻诸佛圆满转依极难可证心便退屈。引他麁善况己妙因。鍊磨自心勇勐不退。释曰。即第三转依难证屈引麁况妙。鍊颂云。博地一切诸凡夫尚拟远证菩提果。汝已勤苦经多劫。不应退屈却沉沦。唯识论云。由斯三事鍊磨其心。坚固炽然修诸胜行。释曰。今是十行正是其位故。疏引之言断四处障者。无性摄论但举四云。由离声闻独觉作意故(一)由于大乘诸疑离疑。以能永断异慧疑故(二)由离能闻所闻法中。我我所执断法执故(三)由于现前现住安立。一切于中无所作意。无分别断断分别故(四)释曰。即由此四是四处故。然三鍊磨通治四障。然皆由忍三轮故。忍三轮者。自他过失分别也。
疏。二诸法空下。令他成忍至皆清净有。十如前已引。今但总相是彼之意亦不别配。
疏。然庄严论中由三思五想者。即第二论中。言此三等在安受忍中者。前念无始劫受诸苦恼。即是自业及行苦也。亦令他得此法即况二乘也。言对前可思者。前性空无二即不可得无有真实。即是无常若苦若乐即是苦想广为人说等即摄取想略无本亲。摄在无始生死之中。
疏。愍彼沦倒宁怀恨心者。准智论云。罗睺罗被外道打悲泣。人问其故。答曰。我苦少时尔奈渠长苦何。即愍其沦溺而言倒者。亦愍其因但由颠倒。如提婆菩萨被外道开腹弟子欲追。菩萨广说法空诫诸弟子云。此等颠倒妄见我人故生此恶。不了性空无有真实等。
疏。斯即九中二世乐者。论云。二世乐忍有九。谓菩萨住不放逸(一)于诸善法悉能堪忍(二)于诸寒热悉能堪忍(三)于诸饥渴(四)于蚊虻触(五)于诸风日(六)于蛇蝎触(七)于诸劬劳所生种种。若身若心疲倦忧恼(八)于堕生死生老病死等苦。有情现前哀愍而修忍行(九)上七皆有悉能堪忍之言。论云如是顺忍得二世乐。斯亦总相愍念众生。令得二世乐也。第四无屈挠行。
疏。挠者曲也。弱也者。即周易大过卦意。易云。大过栋挠利有攸往亨。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挠本末弱也。释曰。大过兑上巽下上下皆阴故云本末弱也。易文以弱释挠。音义云。挠者曲也。曲之与弱义相似也。今取弱义。释无屈挠。则屈者亦曲也。既曰牢强则无屈弱。然梵云钵履耶捺多。此云无尽。即晋经之名。谓大愿之力无有尽耳。此亦大同。
疏。此有三义。一大故第一等者。此取十地势十句相释。以二三四释于初句。以五六七释第二大字。以八九十释第三胜字。文并可知。
疏。即难行者。在文易知。然皆亡三轮故精进三轮者。即众生高下事用分别。
疏。具含三种精进者。唯识说三。一被甲。二摄善。三利乐。无性释云。一被甲。二加行。三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初者谓最初时自励言我当作如是事。即是解契经所说。初有势力句。次即加行有勤句。无怯等者。谓随事意乐所作善事。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复不放舍。于自疲苦心无退屈名无怯弱。于他逼恼心不动移名无退转。乃至菩提于其中间进修善品。常无懈废名无喜足。如是三句解释契经所说。有勇勐于诸善法不舍离故。世亲释三精进大同。无性释经五句复云。所以者何。或有最初求于无上正等菩提。虽有势力而加行时不能策励。故说有勤加行。虽复有勤心或怯弱。为对治彼故说有勇。由有勇故心无退屈。心虽无怯逢生死苦心或退转由此退失所求佛果。为对治彼立无退转。无退转者。即是坚勐故不退转。显云坚勐由有坚故逢苦不退。由有勐故不惧于苦。虽逢众苦能不退转。而得少善便生喜足。由此不证无上菩提。是故次说无喜足者。是不得少善便生喜足。此义即显示不舍善轭。由此义故说三精进。然被甲者。从喻立名。如人入阵先须被甲以防弓矢。今求菩提必先誓愿以防退屈。本业经直云一起大誓愿之心。二方便进修。三勤化众生。
疏。今初全同瑜伽之文。但论以被甲为初者。四十二论云。一被誓愿甲。若我脱一有情。若以千大劫为一日夜。处于地狱经尔所时。证大菩提乃至过此千俱胝倍无懈怠心。况短时苦薄耶。有能于此生少净信已。长养无量勇勐大菩提性。况成就耶。故云约先心自誓。
疏。有深功德为难行者。瑜伽难行精进有三。若诸菩萨无间远离诸衣服想。诸饮食想。诸卧具想。及己身想。于诸善法无间修习曾无懈怠。是名第一难行精进。若诸菩萨如是精进尽众同分。于一切时曾无懈废。是名第二难行精进。若诸菩萨平等通达功德相应。不缓不急无有颠倒。能引义利精进成就。是名第三难行精进。今文具三长劫不懈。况尽寿耶即是第二。一念不悔即亡身无间即是第一。自庆已下即第三。前行初离过亦此第一。第五离痴乱行。疏总。云成就下。释此总句有二。先正释。后解妨。前中即瑜伽九门中自性禅也。论云静虑自性者。闻思为先所有心一境性总也。一或奢摩他品。二或毗钵舍那品。三或双运道也。疏中随标便引文释成可知。言善解世间等者。下云以正念故善解世间一切语言。能持出世诸法言说。乃至心无痴乱。
疏。自配无痴乱即正是双运。又以别义善解是观。能持是止。故为双运。疏故下经云禅定持心等者。即第十回向偈中。
疏。虽有毗钵舍那下。第二解妨在文可知。正是瑜伽出禅自性也疏。上九别句摄为三禅者。三禅即瑜伽一切禅也。唯识但列而不释名。瑜伽释广。今依摄论。无性释云。一安住静虑。谓得现法乐住离慢见爱得清净故。二引发静虑。谓能引发六神通等殊胜功德故。三成所作事静虑。谓欲饶益诸有情类。以能止息饥俭疾疫诸怖畏等苦恼事故。梁摄论中释三定云。有现世得安乐住。何以故。能离一切染污法故。一依此定者为生自利。谓三明故能引成六通。二引因成通定生随利他。利他即是三轮。一神通轮。谓身通天耳通天眼通。此轮为引邪向正者令其归正。二记心轮。谓他心通天耳通天眼通。此轮为引己归正者。若未信受令其信受。三正教轮。谓宿住通漏尽通。宿住通识其根性。由漏尽通如自所得。为说正教令得下种成熟解脱。由具此义是故说定有其三品。为离痴乱行。
疏。正念有观下。疏文有五。初正释顺文。二世言无益下出经局意。三出世不解下立理显通。四故文虽下结成通义。五解事下别释善解。
疏。瑜伽第二明四种入胎下。疏文有二。先正释无痴乱言。二示痴乱相。前中文显。俱舍第九论问起云。前说倒心入母胎藏。一切胎藏皆定尔耶。释曰。此牒前倒心趣欲境湿化染香处为问也。论中答云。不尔。经言入胎有四。其四者何。颂云。一于入正知。二三兼住出。四于一切位。及卵恒无知。前三种入胎。谓轮王二佛业智俱胜故。如次余四生。释曰。但观上瑜伽颂文易了。但业智俱胜更须略释。第一轮王以业胜故正知于入。宿世曾修广大福故。第二辟支佛但知胜故正知入住。久习多闻胜思择故。第三大觉福智俱胜三皆正知。谓旷劫修行胜福智故。除此前三余胎卵湿福智俱劣故皆痴乱。
疏。凡夫痴乱相下。则第二别示痴乱。先总举其相。后指其源。大集二十七多同涅槃。涅槃十八者。南本十六。经云善男子。人有三品。谓上中下。下品之人初入胎时作是念言。我今在厕众秽归处。如死尸间众棘刺中大黑闇处。初出胎时复作是念。我今出厕出众秽处。乃至出于大黑闇处。中品之人作是念言。我今入于众树林间。清净河中房舍屋宅。出时亦尔。上品之人作是念言。我昇殿堂。在华林间。乘马乘象登陟高山。出时亦尔。菩萨摩诃萨初入胎时。自知入胎。住时知住。出时知出。终不生于贪欲瞋恚之心。而未得阶初住地也。是故复名不可思议。二十九者。南经二十七。经云中阴二种。一善业果。二恶业果。因善业故得善觉观。因恶业故得恶觉观。父母交会和合之时。随业因缘向受生处。于母生爱于父生瞋。父精出时谓是己有。见己心悦而生欢喜。以是三种烦恼因缘中阴阴坏生后五阴。如印印泥印坏文成。释曰。此略举男。俱舍第九则具男女。论释倒心趣欲境云。此明中有先起倒心驰趣欲境。彼由业力所起眼根。虽住远方能见生处父母交会而起倒心。若男中有缘母起爱生于欲心。若女中有缘父起爱生于欲想。翻此缘二俱起瞋心。彼由起此二种倒心。便谓己身与所爱合。所泄不净流至胎时。谓是己有便生欢喜。此心生已中有便没。受生有身余广如彼。瑜伽文说彼胎藏者。若当为女于母左脇倚嵴向腹而住。若当为男于母右脇倚腹向嵴而住。又此胎藏业报所发生分风起。令头向下足便向上。胎衣缠裹而趣产门。其正出时胎衣遂裂分之。两腋出产门时名正生位。并可知。疏别。谓四魔者。四谓天阴烦恼及死。言十魔及业如离世间等者。所谓蕴魔生取着故(二)烦恼魔恒杂染故(三)业魔能障碍故(四)心魔起高慢故(五)死魔舍生处故(六)天魔自慢纵故(七)善根魔恒执取故(八)三昧魔久耽味故(九)善知识魔起着心故(十)菩提法智魔不愿舍离故。十魔业者。一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二恶心布施瞋心持戒。舍恶性人远懈怠者。轻慢乱意讥嫌恶慧。乃至第十增长我慢无有恭敬。于诸众生多行恼害不求正法真实智慧。其心弊恶难可开悟是为魔业。四魔如常所辩。谓天魔阴魔烦恼魔死魔。故大品之中四魔。而多说天魔烦恼魔。
疏。起信论说者。余论广有此论分明人易寻故今略示耳。即修行信心分中。论云。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有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若于坐中现形恐怖。或现端正男女等相。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或现天像菩萨像。亦作如来像相好具足。若说陀罗尼。若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或说平等空无相无愿。无怨无亲。无因无果。毕竟空寂是真涅槃。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智辩才无碍。能令众生贪着世间名利之事。又令人数瞋数喜性无常准。或多慈爱。多睡多病。其心懈怠卒起精进。后便休废生于不信多疑多虑。或舍本胜行。更修杂业。若着世事种种牵缠。亦能使人得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复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于定中得自然香美饮食。身心适悦不饥不渴使人爱着。或亦令人食无分齐乍多乍少颜色变异。以是义故行者当应智慧观察。勿令此心堕于邪网。当勤正念不取不着。则能远离是诸业障等。释曰。此一段文虽则稍广亦为要用。其中兼有对治则显菩萨心无痴乱。
疏。智论除诸法实相等者。论有喻云。譬如绳能缘一切物。唯不能缘火焰缘火焰即为烧故。魔亦如是能缘一切法。唯不能缘诸法实相。若入实相魔即实相何所惑耶。故论云。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皆法界印。岂以法界印更坏法界印。又八十二云。魔见解般若菩萨。如捕鱼人见一大鱼入深大水。钩网所不及则绝望忧愁。以离六十二见网故。又七十三魔作大沙门有重威德等。或时语菩萨般若三解脱门是魔说。但是空汝常习此空。于中得证不得证云何作佛法。佛法先行布施持戒等。修三十二相福德。坐道场时尔乃用空。菩萨或行或信或疑远离般若。释曰。依此世魔甚多。七十一又云。魔作知识身说般若空。虽说罪福名而无道理。或说空可取即涅槃。释曰。前七十三。魔令莫修空而须修事行。此中说断灭空令其趣证。故人多惑耳。若得诸法实相亦不舍空修事。亦不谓空碍有。亦不以空为证。则以般若性空导一切行。修无所修则魔不能令菩萨痴乱。
疏。今以智觉察者下。示不为痴乱所以。如人觉贼及偷狗者。即涅槃南经邪正品。北经亦如来性品。即第七经。如人觉贼贼无能为。又因迦叶问依四种人。难云。世尊魔等尚能变作佛身。况当不能作罗汉等。佛言。善男子。于我所说若生疑者。尚不应受况如是等。是故应当善分别知。善男子。譬如偷狗夜入人舍。其家婢使若觉知者即应驱骂汝疾出去。若不出者。当夺汝命。偷狗闻之即去不还。汝等从今亦应如是降伏波旬应作是言。波旬。汝今不应作如是像。若故作者当以五系系缚于汝。魔闻是已便当还去。如彼偷狗更不复还。下乃广说佛说魔说之相。此文但令觉察。
疏。大分深义所谓空故者。即十二门论但改彼也字为故字耳。
疏。共不共等。此有二义前义十地更释。后义出现品明。
疏。又随他意行下。即涅槃经意。明佛有三语。随自意语。随他意语。随自他意语。立行亦然如前已引。
疏。孱然无差者。孱犹现也。
疏。沮坏六根等者。沮亦坏也。
疏。五种恶风等者。即治禅病秘要经第一。此经是宋元嘉十八年沙门昙摩蜜多于扬州祇洹寺译。标云治阿兰若乱心病。七十二种法。经云尊者舍利弗所问。出杂阿含。阿兰若事下取意引。即诸释子比丘坐禅。因毗瑠璃王象戏惊怖发狂。阿难令闭门白舍利弗。舍利弗牵其问佛。经云。唯愿天尊慈悲。一切为未来世诸阿兰若比丘。因五种事。令心发狂。一者因乱声。二者因恶名。三者因利养。四者因外风。五者因内风。此五种病当云何治。唯愿天尊为我解说。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绕佛七匝还从顶入。告舍利弗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若有行者于阿兰若。修心十二头陀。于阿那般那。因外恶声触内心根四百四脉治心急故。一时动乱风力强故最初发狂。心脉动转五风入咽。先作恶口。汝等应当教是行者服食酥密。及诃梨勒。系心一处先想作一玻瓈色镜。自观己身在彼镜中。作诸狂事见此事已。复当更观而作是言。汝于明镜自见汝作狂痴事等。广有治法末后结云。是名治乱倒心法。复次舍利弗既去外声已当去内声。内声者。因于外声动六情根。心脉颠倒五种恶风从心脉入。风动心故或歌或舞作种种变。汝当教令作洗心观。洗心观者。先自观心令渐渐明。犹如火珠四百四脉。如毗瑠璃等广说治法。今疏即引后段之文。然彼但云五种恶风下更不说。然似前因五种事便为五风。准金七十论。说五种风。一者波那。二者阿波那。三者优陀那。四者婆那。五者婆摩那。是五种风。一切根同一事。波那风者。口鼻是其路取外尘。是事谓我止我行是其作事。外曰。是波那何根能作。答曰。是十三根共一事(谓十一根并大我慢)譬如笼中鸟。鸟动故笼动。是故十三根同其事。阿波那风者。见可畏事即缩避之。是风若多令人怯弱。优陀那者。我欲上山。我胜他。不如我。我能作此。是风若多令人自高。谓我胜。我富等。是优陀那事。婆那风者。遍满于身。亦极离身。是风若多令人离他不得安乐。若稍离分故如死。离尽便卒。婆摩那风者。住在心处能摄持是事。是风若多令人悭惜。觅财觅伴。是五种风事并十三根所作。释曰。此五必是也。不依常位。从心脉入故发狂乱耳。
疏。上皆一切种禅者。瑜伽四十三。一切种禅有六种七种。总成十三。言六种者。一善静虑。二无记变化静虑。三奢摩他静虑。四毗钵舍那品。五者于自他利正审思惟。六者能引神通威力功德静虑。言七种者。一者名缘静虑。二者义缘静虑。三者止相缘。四者举相缘。五者舍相缘。六者现法乐住。七者能饶益他静虑。今云名义即后七中。一二止观。即六七中各是三四。二利即前六中五六。及后七中五六七。故摄十三善。及与无记。亦有通也。
疏。斯亦九中清净静虑者。瑜伽四十三云。有十种。一者由世间净离诸爱味清净静虑。二由出世净无有染污。三由加行。四由根本。五由本胜进。六由入住自在。七舍静虑已复还证入自在。八神通变现自在。九离一切见趣。十一切烦恼所知障静虑。皆有清净静虑之言。若配经者。正是九十及与初二离垢障故。然大意清净者。由离三轮故。定三轮者。谓一境界。二众生。三惑。
疏。故身子不觉刑害之手者。准智论说。舍利弗。当道坐禅。有大力鬼名为刑害。以手搏之。从禅定起微觉头痛。白佛。佛言。赖汝定力。此鬼之力掴须弥山令如微尘。自今已后莫当道坐。
疏。迦叶不闻涅槃之音者。如来二月十五日晨朝出声。普告一切言。如来今日中夜当入无余涅槃。若有疑者今悉可问为最后问。然以佛神力其声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万类皆至而迦叶不闻。定起方觉世界变异惊怪询问。方知如来入般涅槃。上之二事一定中不能觉触。二定中不能闻声故知劣也。今菩萨善知故为超胜。
疏。相则念念不住等者。然三相四相一念具足已如初卷。今性相别明。若相融为四者。揽缘名生。生即无生空有无碍虚相安立。名之为住。住即无住圆融形夺随缘转变。名之为异。异即无异两相都尽各无自性。名之为灭。灭即无灭斯则即相而性故无所得。
疏。大地为鼓等者。如幻三昧经云。假使以大地为鼓。须弥为搥于须菩提耳边打。不能生微念心乱。何以故。入空定故。
疏。即难行禅者。难行瑜伽有三。明法已引。今重取意出之。谓住深静虑舍而利生。生于欲界为一。依止静虑。发无量菩萨二乘境界等持为二。依此速证无上菩提为三。今文正当第三。
疏。初句标举一切门禅者。瑜伽云。略有四种。一者有寻有伺静虑。二喜俱行。三乐俱行。四舍俱行静虑。
疏。复云门者。即智论问云。何以不但言三昧而复说门。答但语三昧无量数如虚空。无边菩萨云何尽得。是故说门。菩萨入一三昧中摄无量三昧。如牵衣下。同此中意。
疏。非唯不乱本定更增者下。出增相。猪以秽身揩于金山。非唯不污而令山色转益明净。斯乃外境之猪益定山之净。
疏。住清净念即现世乐等者。瑜伽二世乐有九。一者神通变现调伏有情静虑。二记心变现调伏有情静虑。三教诫变现调伏有情静虑。四于造恶者示现恶趣静虑。五于失辩者能施辩才静虑。六于失念者能施正念静虑。七制造建立无颠倒论。微妙赞颂摩怛理迦能令正法久住于世静虑。八者于诸世间工巧业处。能引义利饶益有情种种书算测度数印床座等事。能随造作静虑。九生于恶趣所化有情。为欲暂时息彼众苦。放大光明照触静虑。今但通举二世乐义耳。第六善现行。
疏。体即般若亦忘三轮而照也。般若三轮者。境智众生分别。就标名中二。一总显体。二瑜伽下。正释名。于中二。先引三慧立名不同。后依之释名。前中略出四说。就摄论三中准论具列云。一无分别加行慧。二无分别根本慧。三无分别后得慧。论具释云。无分别加行慧。谓真如观。前胜方便智。无分别根本慧者。谓真如观智。三无分别后得慧者。现诸世俗智。能起种种等事。梁论三慧者。论中释云。从闻无相大乘教。得闻思修。入分别相空。通名无分别。加行般若若入三无性者。无分别智名无分别般若。若得无分别智后得入观。如于所证。或自思惟。或为他说。名无分别后得般若。由具此义故说般若有其三品。
疏。本业以照于三谛者。经云。一照有谛慧。二照无谛慧。三照中道第一义谛慧。皆十度明义者。经具列十故。
疏。经有十度下。第二依之释名。言今为顺文者。多同瑜伽故。虽彼依六中下。解妨。妨云。唯识云。若依六度则般若具摄三慧。谓加行根本后得。若为十度第六唯摄无分别智。今何引六而成十耶。故今释云。约圆行说亦兼正明义如本业是。
疏。古人亦依下初叙昔。二此得次第下辩非。三今约下辩正文。中犹略今具引三慧。瑜伽释三慧相云。云何菩萨一切慧。此有二种。一者世间慧。二者出世间慧。复有三种。一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谓若诸菩萨于离言说法无性。或于真谛将欲觉悟。或于真谛正觉悟时。或于真谛觉悟已后所有妙慧。最胜寂静明了现前。无有分别。离诸戏论。于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总相究达一切所知边际。远离增益损减二边。顺入中道。是名菩萨能入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释曰。据此即具足加行根本后得三慧。亦具照有照无照中道三慧之体。是第一慧。今经文中第一段内。便具三谛之慧故与之同。二释上第二慧。证真善了于俗故。广知五明等。论云。若诸菩萨于五明处决定善巧演说。如前力种性品。应知其相及于三聚中决定善巧。谓于能引义利法聚。能引非义利法聚。能引非义利非非义利法聚。皆如实知于是八处。所有妙慧善巧摄受。能速圆满广大无上妙智资粮。速证无上正等菩提。释曰。此是后得广知诸法三聚。即前能引义利等。亦即善恶无记兼五明为八。五明即内明因明等。三释能作一切有情义利慧。云有十一种。如前应知者。即三十七论成熟品。成熟自性自有十一。谓由有善法种子(一)及数习诸善法(二)获得能顺二障断净(三)增上心有堪任性(四)极调善性(五)正加行满(六)安住于此。若遇大师不遇大师。皆有堪任(七)有大势力(八)无间能证烦恼障断(九)所知障断(十)譬如痈肿熟至究竟。无间可破说名为熟(十一)前十别明。后一总喻熟相。
疏。住无得现现即无得者。住无所得即空观也。示无所得身等假观也。故云住无得现。现即无得上二不二中道观也。故云寂用无碍斯为中道。从若异后下结弹古人。以璎珞三慧别配得中道慧。是相待中非得中也。
疏。何者若偏观下。出次第三观过相。有则定有定有着常以离空故。定无着断以离有故。离二明中故是相待。
疏。若总观下。示圆融三观之德。于中先有两句。向上成次第之过。明次第三观有一异过故。二者即初二句反释双遮三一。故即一而三下。双融中具有四句。皆融即一而三是一句。即三而一是第二句。双非三一是双非句。由即一而三故。非三即三而一故。非一四虽即一体而三用历然。虽有三用。而一体无二故双照三一。即遮而照。即照而遮。故圆融也。在境下。结成谛观。
疏。古德下叙昔。虽非经意释文稍巧故复叙之。故云亦是一理。以唯识观相不明显故。故不为正。
疏。故晋经云。非有说有者。今经无此。示意相隐。但有言语道断。即通身意故引晋经意在有说之言。
疏。然上之所住下。总释上三业所住不同。一如实心即自性清净心者。胜鬘起信等皆立此名。庄严论第六云。众生于无性及有可得。此二处中互生怖畏。为遮怖心而说颂云。譬如清水浊秽除还本净。自心净亦尔。唯离客尘故以说心性净。而为客尘染。不离心真如别有心性净。释曰。后偈释前偈上半合上半下半。释下半。既不离心真如别有心性。明知但是离于客尘说之为净。净体即是自心。心即真如此自性净心即如来藏。亦是本来净识故。真谛三藏说有九识。第九名阿摩罗识。若唐三藏此翻无垢。即第八异名。谓成佛时转第八识以成此识无别第九。若依蜜严经心有八种。或复有九。又下卷云。如来清净藏亦名无垢智。即同真谛所立第九。又真谛三藏所翻决定藏论。九识品云。第九阿摩罗识。三藏释云。阿摩罗识有二种。一者所缘即是真如。二者本觉即真如智。能缘即不空如来藏。所缘即空如来藏。若据通论此二并以真如为体。故起信一心二门生灭门中。说其本觉即真如门。体无二也。余名随释可知。
疏。举多名者即上七名故。收真如法界。略有百名。权教最多。言百名者。谓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性生。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已上大般若)真如实有空不空性胜义(已上佛地论摄论)无相无为正性(已上思益中)法位(大品)真性。无我性。真实性。心性一心(上亦大品下三亦华严)唯识性。无性法印(第一回向云以法界印印诸善根故)寂灭(智论)三性中名圆成实性。三身中名法身。三净土中名法性土。三佛性中名自性住性。五法中名如如。五藏中名皆是谓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如来藏。四胜义中名胜义。胜义亦通证得。及道理中灭谛(瑜伽六十四中)六谛中亦名真谛。现观七谛通达中名法性。显扬二种佛性中名理佛性。十四谛中名胜义谛。三般若中名实相般若。三三宝中名一体。三解脱中名空(出智论七十四)二果中名智果。涅槃中名性净方便。二谛中名真谛胜义谛。三谛中名空谛(仁王经)四谛中名灭谛。或名实谛。显扬名一谛。或名中道。或名解脱。涅槃中以一百门显解脱异名。或名不二法门。或名无二性。或名实性。或名实相。或名无量义。亦名第一义谛。亦名第一义空。上来众名若在大乘权教中者。但就理名之。若实教中或就即事之理。即理之事。事事无碍。然皆通权实教。
疏。五名无得物之功者。若依世俗名以召实。实以当名。故使命火不得于水。命水不得于火。今约真谛故平等无依。此五六句皆先标无依。后若名在法等反以释成。如有一人虽先知。有曾未相识。忽然见面终不得知此是某人。此为见义不知名耳。义即境义。六中有人虽闻其名竟不识面。召火不烧口明知名中无有义也。亦应云言饭已饱等故。智论四十七云。凡有二法。一者名字。二者名字义。如火能照能烧是其义。照是造色烧是火用。二法和合名为火也。今闻火名不得照烧之义。故无得物之功也。
疏。然世法与佛法实无二体者。同一真如故。无事非真。事亦即如故。云假约事理以分其二。
疏。故以五句显非一异者。初二句当相以辩通。非一异正是非一。三一句正明不异。四一句别明不一。五亦无差别句。即事事无碍。第六了知总出所以。
疏。若约漏无漏等者。对上事理此二皆通事理。上初二句即是非一。今约漏等。初二句义却成非异以相即故。三约同体。四不坏事。五事事无碍。
疏。非如八地心欲放舍者。八地菩萨证无生忍。便欲放舍利众生事。诸佛劝起令忆本愿利益众生。是不忘本心。不舍愿炷等。即菩提心灯。
疏。二堕悭贪失者。法华第一云。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此是为不可。第六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三
上篇: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下篇:大华严经略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