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安法师: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

大安法师  2011/08/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有些人说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请问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如何成就?

大安法师答: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这个观点原则上是对的。吾人目前所修的无论何种行法,都是传承释迦本师遗教,依照教理行果而修持。具体说到传承在各宗派的表现方式,却是多样化的。有的注意形式的传承(如衣钵等);有的倾重精神的传承;有的注重代际相接;有的只是跨时空的心灵默应。佛法是圆活的,不可以一概全。

譬如净土宗的传承,更多地侧重在跨时空的精神传承。

龙树菩萨,作为古印度大乘佛教的集大成者,传承释迦本师净土之教,将通途教法与净土念佛法门判为难行道与易行道,处处指赞西方净土。

昙鸾大师,以其灵慧宿根,感通龙树菩萨的净宗精神,并以此为立论依据,注释天亲菩萨的《往生论》,直将天亲衷怀,佛心悲愿和盘托出。昙鸾大师虔敬礼奉龙树菩萨为本尊。临命终时,得龙树菩萨梦示往生时辰,非常之人,得非常之传承,亦是净土教史之佳话。

善导大师,作为中国净土教之集大成者,其传承亦堪称奇妙。善导大师发愿注释《观经》要义,楷定古今。每日诵《阿弥陀经》三遍,念阿弥陀佛三万遍。每寝梦中,常有一僧前来指授《观经》玄义。注释完毕,更不复见此僧,梦中之僧或是阿弥陀佛化现,可知《观经四帖疏》直接传承佛意,吾人当尊如经法。

净宗四祖法照大师,于五台山大圣竹林寺,得文殊普贤二菩萨之净土传承。

净宗五祖少康大师,在洛阳白马寺,感善导大师《西方化导文》放光。又在长安善导影堂,感善导大师影像升空之开示,洵为二祖向五祖之隔代传法。

永明延寿大师,宗门开悟,为法眼宗第三代祖师。然亦于佛前虔敬拈阉,抉择法门,七次并得净土阉。万善同归极乐,其禅净四料简允为大藏之纲宗,修行之龟鉴。

净宗七祖省常大师,继踵慧远大师结社念佛之芳踪,结净行社,引导公卿显贵念佛求生安养。

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参禅开悟后,继思念佛一门,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马鸣龙树等诸大祖师,智者、永明、楚石、莲池等诸大善知识,皆羡归心,我何人斯,敢不归命。由此专修专弘念佛法门。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禀善导专修之旨,阐永明料简之微,中正似莲池,善巧如云谷,宪章灵峰(蕅益大师),步武资福(彻悟大师)”(周孟由居士语),其净土传承至纯且正。

足证中国净宗十三祖以至诚心,或得佛菩萨冥显加持,或感上代祖师之灵应,其上契古印净宗圣言量之理则,下应震旦国人之根机的血脉,却是一脉相承的。

是故我等众生,只要如实遵从净土五经一论之圣言量与中国净宗祖师的思想,即是得到了净土宗纯正的传承。然后深信切愿,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以阿弥陀佛为本尊为大导师,决定能蒙阿弥陀佛愿力加持,带业横超三界,往生极乐,疾速成佛。

愿以此信慧正见,用作净业修持之指南。不可被异解、异见、异行所左右,兴歧路亡羊之浩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我们栽培往生的力量,必须要不可破坏

佛陀这种权实二法的操作是怎么回事呢?是唯佛与佛乃能...

如何处理做义工与念佛修行的关系

问: 学佛人如果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排在第一位而无暇参...

一得往生,烦恼恶业就彻底消灭

我们这些带业往生的凡夫,虽然具足烦恼的系缚、通身都...

欢喜菩萨真人真事

在现代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很难遇到一个真正欢喜快乐...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唯依名号,安住自心

我们会在这个世间上投胎,这件事情是有它的业力,背后...

念佛法门只是老太婆修的吗

学佛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人生问题,了生死。了生死的法...

何为「我执」

问: 请问师父,何为我执? 大安法师答: 这个我执是与...

至诚拜佛对往生的意义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南...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四种念佛法门的难易特点

疏文 念佛复有多门者,如后文中所开实相念佛四种,乃至...

真信切愿一心念佛是不是执着

问: 真信切愿一心念佛是不是执着? 大安法师答: 我们...

精力专注念佛时为何昏沉

问: 我每当精力专注能念佛时就会昏沉,反而是妄想多...

阿弥陀一句,万法之总持

阿弥陀一句,万法之总持。身与心相依,念兹复在兹。感...

【佛教词典】众生

【众生】 梵语萨埵 Sattva ,旧译曰众生,新译为有情。...

【佛教词典】昙隐

亦名:隐律师 行宗记·释十三僧残法:“[隐律师]即高...

你对「感受」还看得很重,你就不可能离开三界

我们开始不再随顺我们的感觉而走,我们一个修行者,你...

人为什么痛苦?

人从哇哇坠地到老死病榻最多不过百年,这在历史长河里...

如何学习唯识

问: 请开示学唯识的学习方法? 惟贤长老答: 一是把...

精进修为何更容易出业障呢

问: 为什么精进修时,反而比平淡修时易出业障呢? 宏...

木鱼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吉祥。 今天我们道场白华庵,跟大家...

贫贱富贵二法,富含深刻的道理

富,就是要付出;贵,就是赞叹他人,成就好事。贫就是...

受果报的时候,会因造业的人多而减轻吗

问:在琉璃王灭释迦族的时候,世尊的头痛了三天。这是...

学佛者应如何防止过失

问: 学佛者应该如何防止过失呢? 慧广法师答: 人非...

长寿短寿不都是在做一个梦吗

请看下面第七段:学道当明心。 我们修学佛道要注意明了...

阎王也怕阿弥陀佛

再说这位黄太太,又告诉大家一则阿弥陀佛的伟大,连阎...

素食是一种生活方式

您知道吗?要使奶牛产奶的话,她必须要产下小牛才行。...

【推荐】本焕老和尚谈修行

今天晚上,我想讲一个字。讲一个什么字呢?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