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您是因为受到挫折才遁入佛门的吗

济群法师  2011/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您是因为受到挫折才遁入佛门的吗?

济群法师答:遗憾的是,我还没来得及挫折就遁入进来了。主要是没有机会,我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十多岁就到寺院来了。

当然,僧团中的确有些人是因为受到挫折,因为事业和感情出现了问题而出家,但这样的人出家后在佛门中不会有什么作为,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也”。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将相虽然可以征服他人,但不一定能对付自己的烦恼,而一个出家学佛的人,则要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所以,一个人要成为英雄容易,要成为圣贤困难。出家是要战胜自己的情感和欲望,要万缘放下,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所不能行,要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意志和志向,只有这样,出家学佛才可能有所作为。否则也只是在寺院混,难以得到佛法的受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把净业三福作为日常行为的指导

问: 法师开示的净业三福很好,但是做起来就好难,对现...

当前教界兴起的般舟念佛是否如法

问: 当前佛教界兴起的般舟念佛是否如法?请慈悲开示。...

佛教对自慰的看法是什么

问: 佛教对自慰的看法是什么? 智渡法师答: 现代科...

如何修自性空观

问: 请问如何修自性空观? 妙境长老答: 首先要知道什...

播放念佛机播经机,度无形众生可以吗

问: 我们佛友都在家中二十四小时播放念佛机、VCD,开...

梦参老和尚说「梦」

缘起 今天潘居士要我跟大家讲讲,讲讲我的历史,说什么...

星云大师:逆境也可以激发心志

身处一半一半的世间,顺逆境无不在我们生活周遭交替发...

学佛人为何要有柔软心,应如何培养

问∶ 修学佛道的人为何要有柔软心?柔软心如何培养?...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少一分需要,就能少一分在乎和影响

我们现在有了那么多便利的生活用品,可以从洗衣做饭的...

打禅七要过这样的七天

【一】 这次过来,正好是研究所的禅修周,机会难得。我...

成佛应具备哪些条件

成佛的修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千百年来,汉传、藏传各...

戒律的十大利益

当比丘出现某种不如法行为,佛陀便会根据所犯制定戒条...

【佛教词典】余趣

除人界以外之世界。指地狱、饿鬼、阿修罗、畜生等四趣...

【佛教词典】骨鲁怛佉

(杂语)译曰新驴屎。见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治病合药经...

服务大众,神人共钦

有一个成都的知府,叫张乖崖的,他有一次在梦中经历一...

以物药治身病,以法药治心病

疾病,是谁也不能幸免的,在佛法中说人生有老病死,把...

我们不爱过去未来,只爱现在

我们出生以后,心中就有一个知见,坚定的想法。什么想...

生命是我们的思想变现出来的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生命观,《华严经》讲到应观法界性,...

「降伏其心」有二个方法

古人说:你上路了没有?如果你没有找到高速公路,一直...

保持一颗「不动心」

一位朋友,研究生毕业时,先主动地选择留校做学问。周...

学佛者应具足这五种心

不舍心: 时时处处不舍一切众生,不舍菩萨行,菩萨的一...

怎样理解《普贤行愿品》中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下面谈谈《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四十八大愿——(第2愿)不复更生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

作福不嫌多,但用于解脱正道

有一次,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

不读诵经典就一门深入的话,是非常危险的

问: 末法时代众生,以障深慧浅为主要特征,不知一门...

佛像为何还要开光

问: 佛像为何还要开光? 正如法师答: 改革开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