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欲望只要一打开,就很难收回来

2015/1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欲望只要一打开,就很难收回来

富在知足

什么是富?很多人都会认为有钱就是富。这个答案为什么这么标准?这是受了谁的影响?我们要正确地引导孩子,富的含义绝对不是钱很多,真正的富在于知足。假如孩子在生活上不知道满足,纵使钱再多,他也不会觉得快乐;一个人真正懂得知足,他的内心就常常会觉得很快乐,知足者才能常乐。人的欲望只要一打开,就很难收回来,所谓“欲为深渊”,这个深渊踏下去就深不见底。所以,我们不要羡慕虚华的人生,应该追求真实。当我们能这样去引导孩子,孩子这一生就会懂得知足常乐,才不会崇尚虚华,成为物质的奴隶。

欲是败家亡国因

在古代,楚王很喜欢腰肢纤细的女子,结果宫中的女子很多都饿死了。上有所好,下面的人就会投其所好,因此带动的就是错误的风气。家长带错风气,家会垮。所以,“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商纣王是有名的昏君,其实在纣王那个时代有没有贤臣辅佐?有!很多贤臣都是很有学问的。其中有一位叫箕子,箕子见到纣王用一双象牙做的筷子,他立刻就想,商朝保不住了。古代读书人都可以见微知著,看到一些细微之处,就能预知结果。

一双筷子就推断出商朝要灭亡了,我们会说:“有这么严重吗?”我们细细来推敲一下:当纣王拿着象牙筷子,请问他会用什么酒杯饮酒?可能是犀牛玉杯。当他所使用的是犀牛玉杯,他又会使用什么样的盘子?很可能是用金银打造的盘子。而用金银打造的盘子是不会盛豆腐青菜的,所盛的一定是山珍海味。试问,他是否会穿T恤衫吃山珍海味?不会!他会穿着绫罗绸缎,吃着山珍海味,住豪华的宫殿。而这些都需要钱,钱又从何而来?掠取民脂民膏,到最后人民一定会反抗,所以一人贪戾,一国就作乱。古代贤哲们确实很有智慧,懂得抽丝剥茧,看出一件事情好与不好的影响。

当为人父母者爱好的是名利,对于一个家庭而言,这也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世间人说,人生的目标就是追求富贵,人生忙忙碌碌就是要享受富贵。但究竟有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富贵?现代人都被误导了。我们去看看市面上的书籍,那些写如何赚进生命的第一个500万、第一个1000万之类的书都是畅销书,而如何依照圣贤的教诲把夫妻关系处好、把孩子教育好的书,相比之下却乏人问津。人的专注点都在钱,觉得一有钱人生就很快乐,殊不知欲望一打开,欲海难填。

没有智慧,钱是祸患

很多人觉得有钱就是富,其实愈有钱愈担心钱会变少。譬如看到别人有5000万,自己才1000万,会觉得自己很穷;等自己有5000万,又看到别人有1 亿,他又觉得自己很穷。这样的人有没有富?当他不知足,再有钱,他也会觉得很匮乏。我曾经接触一些企业家,他们说假如没有接受圣贤教诲,这一生真的是穷得只剩下钱而已。当人生有钱而没有智慧,钱可能就会变成祸患。你有钱之后,外面又常常遇到种种诱惑,可能会因为钱,就开始糟蹋自己的人生。

大富之人的四种命运

第一种情况是劳心劳力,每天工作很努力,超过10小时,甚至更多。正值中年却突然发现自己得了癌症,或生了重病,辛苦了一二十年,最后什么也带不走,这就是劳心劳力。他躺在医院,心里是否快活?不快活!“我赚了大半辈子的钱都花不到,太太还很年轻,不知道这么一大笔财产会落到哪个男人的手里!”越想越捶胸顿足。这个结果好不好?不好!但是现在有很多人,确实在往这里面冲。

第二种情况是锒铛入狱。有些人在赚钱的过程中常常铤而走险,触犯国法。我看到一则新闻,就是内地曾经的首富现在变成了阶下囚,他还很年轻。所以,人生绝对不能贪婪,应该诚信去经营事业,老老实实去付出,相信会有很好的回报。所以,要教育孩子往后不要投机钻营,更重要的是从小教导孩子“物虽小,勿私藏”,廉洁守本,这样的人生才会有稳固的根基。

第三种情况是失去健康。有很多人为了赚钱,根本不顾自己的身体,都是通宵达旦地忙于应酬,结果是钱赚到了,而身体也毁坏了。当一个人中晚年身体不好,他还能坐享其福吗?可能一辈子或后半生都要跟药物为伍,这样的人生也不是好的人生。

第四种情况才是圆满的。能将事业与家庭兼顾的企业家,才算是真正成功的企业家。我认识一位长者,我叫他卢叔叔,他曾经是雅马哈的总裁,手下员工有8万人,是一个相当成功的企业家。他做事很有原则,星期日会把所有的应酬都推掉,一定要陪太太跟孩子一起吃饭。他坚持这样做,带给妻子跟子女的感受是什么?温暖。当爸爸的、当先生的如果非常在乎家庭,这个家庭的凝聚力就很强。当我们认识到家庭的重要,自然而然就会积极去呵护家庭,绝对不会找借口,说什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只要你有所坚持,身旁的朋友自然会随着你的原则去调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执持禁戒,尘业不侵

执持净戒 执持净戒就是能够完好无缺地守持戒律,按照戒...

真正有福报之人

当我们看到他人金钱丰厚,有名车,有豪宅,有地位,我...

高僧斩断最后贪念逃过一劫

学佛,就是学得我们的心定,要发大心,立大愿,这必定...

圣严法师:人要赚多少钱才算足够

问: 许多理财专家说,要准备几千万元才够养老;又说...

我所鸟的故事

这个在佛经里,有一个叫本生经的故事里面记载。在无量...

欲爱的根源来自于这念心

过去,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时,为所有的天人等四辈说...

挖空心思勉强得到,实际上不是好事

如果命中没有,而挖空心思勉强得到的东西,实际上不是...

【推荐】把无常败坏的资财,转成恒常受用的功德

菩萨所修一切功德,完全不受外境的影响,因为他住在菩...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学佛是要提升生命和生活的质量

现在有人以时尚佛教作为噱头吸引眼球。其实,佛教的时...

佛教中的财神是谁

在佛教中,虽然没有专门称呼财神的说法的。但是佛和大...

修行人应该怎么面对是非

问: 我们在僧团当中,经常会看到很多的是非。请问我们...

遇到事情不随妄转,断相续心

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生命无量劫来善恶的业力、无量劫来所...

【佛教词典】三种无表

【三种无表】 p0182 俱舍论十四卷一页云:论曰:此中无...

【佛教词典】定觉支

梵语 samādhi-sajbodhy-avga。乃七觉支之第六。又作定...

相信自己的明天会有所作为的

美国有个名叫亨利的身世不详的青年,他已经三十多岁了...

年轻人如何净化心灵的几点建议

问: 您能否从佛教的角度对我们年轻人就如何净化心灵...

感应道交的先决条件

在大乘佛法的内涵当中,讲到宇宙间有两种力量是特别的...

男众入寺应注意的事项

清信士即对佛法有清净信心的男子,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

圣严法师:贪欲是一切痛苦的原因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 《法华...

欲诵经灭罪,当做此观心法

夫欲诵经灭罪,第一,先须盥漱,整肃威仪,别座跏趺而...

修行中的中断障碍

不管是念佛法门也好,乃至读诵大乘也好,禅定也好,随...

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

问: 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如何理解...

舍利子是怎么来的

问: 为什么有舍利子? 中台禅寺答: 舍利为梵语,即...

蕅益大师:止观十二事箴

法无去来。妄情徒挠。了行非行。大拙至巧。(行) 中立...

读诵楞严咒会不会往生极乐世界

很多在问,读诵楞严咒会不会往生极乐世界。 答案是:能...

如何避免飞来横祸

问: 人生总有一些不如意事,有时飞来横祸,应怎么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