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无量劫来造了那么多罪业,为何还能往生净土

净界法师  2017/05/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无量劫来造了那么多罪业,为何还能往生净土

我们是有罪,所以才来轮回,这是事实。但是有罪,有些人进步很快,有些人进步很慢,方法有问题。你看有些人他烦恼很重,他修了几年以后,他整个转过来,你跟他接触,诶!没有烦恼的味道。有些人烦恼很重,十年后你看他,还是烦恼很重,没什么改变,你看他就是每天在作功课,但是烦恼还是很重。为什么呢?

蕅益大师说:这真实的忏悔在于觅之了不可得,是真实的忏悔。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弟子叫央掘摩罗,这央掘摩罗他本来是住在室罗筏城的一个外道,他受他师父错误的引导。他师父说:你要去杀一千个人,然后把他们的指头串成一个花蔓挂在胸前,我才告诉你一个修行涅槃的法。

结果他杀了九百九十九人,杀到整个嗔心达到极限。他杀到整个城市大家都不敢出来,跑的跑,躲的躲,看不到人。还差一个人,就想到要去杀他自己家里的母亲。慈悲的佛陀就知道了,就过来引导他,他去追佛陀的时候,佛陀就跟他保持一定的距离,他走得慢,佛陀就走得慢,他走得快,佛陀就走得快。他就很紧张说:沙门,你停下来、停下来!佛陀说:我早就停下了,你还没有停下来。

这个时候,佛陀对他开示一个佛法以后,他就产生回光返照,一念的回光返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时候他整个烦恼就熄灭了,向佛陀忏悔,后来出家以后,今生证得四果阿罗汉。这个人今生杀了九百九十九人个人,还证得阿罗汉。

如果这个烦恼是真实的体性,他怎么做得到?乃至于我们净土宗带业往生,我们无量劫来造了那么多杀盗淫妄的罪业,我们为什么能够往生到净土去?这个诸位就要想想看。

因为烦恼跟罪业都不真实,你看你在作梦就跟真的一样,醒过来觅之了不可得,当然这关键点就是你要能回光返照。我们前面说过,你要没有回光返照,那这烦恼变成怎么样?我们看经文就知道: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

烦恼在我们的心中到底它的势力是很强大,还是很羸弱,就看你自己会不会观照,你要随顺它就不得了,你要是顺着它的因缘去向外攀缘,那它是大的不得了。但是烦恼最怕一件事情,你问它你从什么地方来?它就完了!身为一个没有根源的妄想,它最怕你回光返照,你问它一句话就好,你从什么地方来?觅之了不可得,这个就是安心的处所,这就是一个灭罪的处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以至诚念佛为正事,别存见佛见境界之心

所说的甚深利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应当在往生西方...

学佛要先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吗

问: 学佛主要就是要解决后生大事.但我很多朋友都说在...

何谓临终正念分明

正念是意根。无贪无惑故分明。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

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为何还要愿往生

问曰:大乘经论中,处处说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云何天...

每天早上盥洗后就做这两件事

若或事务多端,略无闲暇,当于晨朝盥漱毕,有佛则礼佛...

净宗文化理念有利世界和平

和平是人类幸福生存的前提,然自有人类以来,地球人却...

愚夫愚妇没做利他之事,为何也能往生

问: 《净土圣贤录》中的许多事例,愚夫愚妇等念佛,并...

坐在床上念佛是否会不恭敬

问: 早晚我坐床上念佛是否会不恭敬?因早上三点起来...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工作的谋生不要违背慈悲

为了修习正命,你必须找到一个谋生的方法,而这个方法...

重僧宝之名义,防世人之讥嫌

尝闻:骊龙颔下有珠焉,雨一切财物,凡有求者,悉皆如...

理观让你清净,事修让你庄严

问: 师父!阿弥陀佛!师父刚讲到怎么面对如灰尘的人事...

修行的痛苦是有意义的

我们修行也很痛苦,要减少休闲的时间来听课,减少休闲...

【佛教词典】善书

即宣说伦理道德而劝人为善之书。其内容以佛、儒、道三...

【佛教词典】亦趣入亦已成熟非将成熟

【亦趣入亦已成熟非将成熟】 p0635   瑜伽二十一卷十...

七次往返诸天,最后一生觉悟成辟支佛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很有名的护法,叫作须达长者,他...

为何每天勤修却进步不大

对自己没有要求,或不希求未来的果德,只是完成眼前的...

酒戒的开遮持犯有哪些

前面的四条戒,我们叫作性罪,就是杀盗淫妄,它的本质...

家庭为何不和睦

平时,不少在家学佛的居士向师父诉说烦恼:自己很想精...

职务伦理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重视伦理道德的国家。自古以来,即使十岁小...

嗔心的火烧的是自己

佛法是认为生命重在过程,你这个过程是用什么心态来面...

成功的两步

有一位禅师欲到普陀寺去朝拜,以酬宿愿。 寺庙,距离...

说话前先用三个筛子

有一次,苏格拉底的一位门生匆匆忙忙地跑来找苏格拉底...

宰相张商英的佛法修行之路

吾学佛,然后知儒。这句在历代士林学子中广为流传的肺...

颠倒的人生

世尊涅槃转眼两千五百多年了,世尊在经典中所悬记的末...

慈悲的力量

提婆达多虽已随佛出家,仍不改嫉妒及喜好名闻利养的恶...

正因为向外贪求,才把本来佛遗失掉

我们众生向外贪著、妄想执著这一切事物,在这一切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