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真学佛者视一切众生为父母

憨山大师  2019/07/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真学佛者视一切众生为父母

新都王自安居士,有子应辰,幼业儒,一日思生死事大,发心出家,遂自剪发走匡庐,礼云中敬堂和尚。

丙辰夏,予自南岳来兹山,居士访子,至以天属至情有难割爱者。予因而示之曰:

举世父母所望于子者,欲其荣名显亲也,故以三牲五鼎之养为尽孝。殊不知养愈厚,苦益深,是累其亲非真孝也。故吾佛世尊,薄金轮而不为,舍父母,弃王宫,苦行于雪山,六年成道,为三界尊,人天之所宗仰。苟不舍至贵,割大爱,何以博长劫不朽之业乎。故称之曰: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此非以了悟无生,普度众生为报地乎。

佛说大戒,首曰孝名为戒,谓孝顺父母,孝顺师僧三宝,孝顺至道,孝顺一切众生。故真学佛行者,将视一切众生,为己多生父母,岂一生之亲而不报乎。第恐出家不知其本也。今若子以志悟无生为根地,若果决其志,不唯报有余,即养亦有余也。

世之所谓孝者,将以功名博牲鼎养以娱亲也。功名见制于造物,牲鼎有待于所遇。无论得之而资苦,且举世求之而未必尽得,得之而未必能享。亦有功名而不禄者,亦有父母不能待者,亦有待之而不乐者,以其听命而不由己也。今有志于大道者,求之在我,享之亦在我,操必得之?,怀至乐之养,此难与世俗比也。

居士能舍其子听其志,自今已往,若子既潜形于山谷,居士亦谢尘缘,从子于山中,既能割爱,又能超尘,有所乐地,即草衣木食,而锦绣甘旨不易也。其父子日夜惟道是念,朝参暮叩,即斑衣戏彩无加也。

水流风动,经声佛号,非繁弦急管可厌也。明灯清香,昏晓不断,非腥膻臭秽可比也。千丈寒岩,三闲芽屋,视高堂广厦卑卑也。父子相度,共成无上之道,享不世之荣名,此必得之事也。其视一官之封,一言之褒,而不能必者,又如云泥天壤矣。居士所舍者小,而所博者大。

若子所逆者薄,而所顺者厚矣,岂不为世之大孝乎。

居士欣然奉教,请铭名,愿执为弟子。老人命之曰“福至”,言其福自今而至也,字曰“大来”,谓所舍者小,所来者大矣。故书此以为若子法门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憨山大师文章列表

敬老养老是福气

《论语》有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初读此句,...

魔作沙门的十个征兆

一、虽名出家,但舍弃出家法。到俗家中住,不依出家法...

大安法师:因果轮回是否真有其事

问: 因果观念、六道轮回是道德建设的必要前提,那么...

人是不死的,死只是生命轮转的一种状态

敬爱的亲人们!人生在世,相聚总是匆匆,繁忙之中偶尔...

不求生西方净土,将何以堪

人生的苦境在当代表现得尤为显著。现代人造恶的动机与...

人不可貌相,有很多和尚是异相

人家说聪明不过衲子,衲子,就是指出家人说的。你不要...

大安法师出家因缘及体会

在这个功利盛行、宗教与道德长期被边缘化的社会能踏上...

为什么会有十二类众生

这一大科叫作约因标名。这个因指的是众生的五阴,叫作...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鸵鸟的哭泣 奢侈品背后的生命悲歌

南非,距离约翰内斯堡500公里的乡间,是鸵鸟的家园。...

妙莲老和尚《凡情与佛心》

凡夫的情识 (讲座第一天) 林部长、陈国策顾问,以及...

行香子怀净土词

几经劫难,暂得人身,因循自误又半生。荒唐过日,前路...

在这个禅堂中坐一坐就有好大的功德

佛法传到中国来,唐、宋大兴的时期,多少文人、伟人在...

【佛教词典】无事禅

指无所省悟亦不致力于修业求悟之禅法。此系宋代临济宗...

【佛教词典】劣法

【劣法】 p0630   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劣法云何?...

出家僧人的四威仪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 合掌当胸如捧水,立...

葡萄对人体的九大好处

葡萄,存在地球上几千年的生物,我想大家都吃过,可是...

为何有些畜牲人见欢喜,有些人见厌恶

问: 有些畜牲人见之会生欢喜心,有些畜牲人见之生厌...

被信任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使。一个在船尾搞勤杂...

显正比破邪重要

从利他的角度,你为人说法,两件事情:破邪、显正。当...

【推荐】大亏变大福的因果故事

目前的社会,婚姻的变化是很普遍的,很多人都因为自己...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会离你而去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会渐渐离你而去。你能看见全身...

没耐心怎么能得到财富

一位立志在40岁非成为亿万富翁不可的先生,在35岁的时...

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

人是很不明理的,常常为了一点芝麻小事,而背负了很长...

都是过眼云烟

有一个小沙弥名叫心通,他忽然厌倦起暮鼓晨钟的禅修来...

人天行果——五戒

总说五戒 学佛者,在受三皈后,实践规则,即从受持五戒...

弘一大师法语择要

目中有人助缘多,心中有德福报多, 耳中清静和谐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