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法华经》对修净土有哪些好处

净界法师  2024/05/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法华经》对修净土有哪些好处

《法华经》当然最重要就是理观的智慧,就是你的安住点跟一般的点不一样。

我们先谈如果你没有学《法华经》,你这个净土宗会怎么修。净土宗的修法有两个重点:第一个,你要会念佛;第二个,你要会往生。这是两码事,因为念佛面对的是佛号,往生你面对的是弥陀的本愿功德。念佛我们就不谈了,各凭本事——你怎么去专注,建立心中的佛号,你一句佛号念诵听,这个事修就不谈了。

我们先谈往生好了。你临终的时候,佛号现前的时候,你的心态很重要。你必须做到一个标准,叫做顺从本愿。这个顺从本愿,净土宗是要有取舍的,你要能够离开娑婆,要厌离娑婆,要欣求极乐。欣求极乐这一块我们就不谈了,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你怎么去借相修心,这个就不谈。我们就谈谈厌离娑婆,因为这个是关键。  我们不是从零开始,我们是在无量劫当中,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地流转,累积很多对娑婆世界的贪念,留下很多对娑婆世界美好的影像,然后才要想离开它。这是个困难点,的确有一点困难。而且要快速离开它,临命终的时候,需要马上做出选择。所以,贪恋娑婆是我们净土宗每一个人必须走出过去的一堂最艰难的功课。因为你不走出过去的妄想,你没办法迎接弥陀的光明。

那你今天,如果说你不修理观,你就从苦乐的对治着手:因为娑婆世界是痛苦的,极乐世界是快乐的,所以我放弃痛苦,追求快乐。合理!但是有什么问题?因为你没有修理观,你的内心是自我意识,活在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本身就是随顺于生死轮回的,所以你的修学变成怎么样?变成逆流而上。你的心本质是随顺生死,然后你要抗拒生死,用佛号去对治它,靠你的信心,那就很困难了。因为你的本质是随顺生死的,因为自我意识,你的心本来是攀缘的,那你只能靠“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你靠很多的佛号,靠对阿弥陀佛的信仰、信心,靠你这种事修的愿力,来建立一种抗拒强大的生死轮回的力量,逆流而上。这个是事修法门。

如果你透过《法华经》的理观,从根本上改变你的内心,把自我意识的模式转成清净心、菩提愿,你的心是顺从菩提。而极乐世界跟无上菩提是一条路的,就是往生是三百由旬,成佛是五百由旬,这整个是一佛乘的。所以你的心已经调整成不是顺从娑婆,你只是面对如梦如幻的娑婆世界留下的影像,要面对而已,但是你的大方向是顺从无上菩提了。顺从无上菩提,你马上能接受、顺从本愿,不需要理由,就是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不必靠苦乐的对治。因为我要成佛,所以我要往生。而这个思考是更高的高度了。这样大家听懂了吗?

就是你修《法华经》以后,你会有一种成佛的意乐,就是你的心已经是随顺无上菩提了。所以你从随顺无上菩提,要随顺于弥陀本愿就相对容易。你不学《法华经》,你的心是随顺生死轮回。你本来心往这边走,要把它拉回来,要逆流向上,要把随顺生死的心转成随顺往生的心,困难!

就三种随顺,随顺菩提,随顺本愿,随顺生死。你看,有一句话很重要,说“生本无可恋,死亦何须厌?本来无生死,生死由心现”。当我们临命终的时候,要离开我们非常熟悉的生死轮回,就算你的准备非常够,你已经知道娑婆世界是痛苦的,它伤你太深,但是你临命终真的要离开它的时候,你心中还是有纠结,因为你认为它是真实的——它是真实的,我要离开它!但是,如果你认为本来就没有生死,你就很好离开——本来就没有生死,人生是一场梦,我只是醒过来而已。这样是不是比较容易离开?所以理观的好处就在这里,它从根本上心态改变了。

这个地方很重要,诸位!你不修理观,你临终这一关,你从一种顺从娑婆要转成顺从本愿,是一个大难题。因为你跟往生的愿力的方向是相反的,然后你靠你的事修要把它调整成一样,是困难。但是你学《法华经》,如果你把这个清净心菩提愿学会以后,你跟往生是同一个方向,本来就同一个方向,它很好转过去。就为菩提道求生净土,相对容易。大家体会一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不废世间法而成就佛法

问: 师父好,我的困惑是,都说只要一心不乱专念阿弥陀...

播放念佛机播经机,度无形众生可以吗

问: 我们佛友都在家中二十四小时播放念佛机、VCD,开...

两土世尊一个遣一个接,为我们保驾护航

善导大师在给《观无量寿经》著疏的时候,对一个修净土...

【推荐】第三世怨的结果

净土宗祖师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修行人没有对净土法门产...

为什么说名号即实相

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

对自己这么残忍,恐怕会失去大好机会

以为五逆十恶,临终回心,念十声佛,就可往生,因此可...

弥陀即是毗卢师,极乐即是华藏界

同一法身 《华严经》以卢舍那佛为教主,极乐世界以阿弥...

阿弥陀佛的清净法身

我们看看蕅益大师有什么比较深入的开示:这当中有二段...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在生气时,自己照照镜子

当愤怒生气时,拿出镜子看看自己,这时的你一点都不可...

四摄法在弘法中的运用

第一是布施 1、财布施 我们到一个地方弘扬佛法、建立...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原文】 有诵六祖偈云: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

如何放下烦恼

问: 如何放下烦恼? 正如法师答: 人生在世,烦恼总是...

【佛教词典】三契经

(仪式)言调子分三段而讽咏经也。高僧传曰:帛法桥作...

【佛教词典】中有有无

【中有有无】 p0360 显扬十八卷六页云:又命终后,或有...

人生中,有很多东西得到,也有些在失掉

人生的优雅并非训练或装扮出来的,而是百千阅历后的坦...

知器施教的舍利弗尊者

目犍连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誉为神通第一。尊者...

攀缘善法,本身也是一种轮回性

大乘佛法的修学,有两个重点:首先,我们刚开始是成就...

心中觉悟心自安

一、慈悲为本,为善心安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爱众生...

利行──最有号召力的行动方式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四摄法」,其中有一项是「利行」,...

感应道交的先决条件

在大乘佛法的内涵当中,讲到宇宙间有两种力量是特别的...

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无上的密咒

现在在家居士,你别看他愚夫、愚妇、老太太,他们真正...

不生净土,身后便是地狱

有些人自力的禅得不到利益,同时净土仰靠阿弥陀佛慈悲...

如何用佛法解读企业管理

企业,毋庸置疑首先应是一个盈利单位,所以大家都说企...

恒伽达利他得安乐

世尊在王舍城竹园精舍时,国内有一辅相虽然非常富足,...

整天奔波忙碌为了什么

我们人都有这种习性:虽然知道死无定期,但因日日见不...

一念善即佛,一念恶即魔

《六祖坛经》云: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前念迷即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