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切善法,欲为其本

净界法师  2025/03/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切善法,欲为其本

以微少善根,成就广大功德,故名方便。

说我们这一念的身心世界是有障碍的,我们的这个善根是很薄弱的,不管禅定的善根,不管智慧的善根,都很薄弱。但是没关系,我们假借这五个方便的法门,它能够使令你成就广大的功德,这叫方便。

比如说,有一个珍宝,放在一个十公尺高的平台上。这个珍宝当然是一个广大的功德,我们想要得到这个功德,但是我们的身体是微小的善根,我根本就没有轻功,我能够爬的范围也很有限,它超过我能爬的范围。那怎么办呢?有个方便,就是拿一个楼梯来,你拿一个十公尺的楼梯,你跨在平台上,它一阶一阶的楼梯不是很高嘛,对你来说是做得到嘛,你不可能一下子到十公尺高,你分几个部分总可以吧。你就透过这个楼梯的方便,得到了这个珍宝。这个楼梯对你来说,就是得到珍宝的一个方便,它能够使令你以微小的善根而成就广大的功德,这叫方便。

这以下有五个法门:

夫修止观,须具方便法门。有其五法。

一者欲:欲离世间一切妄想颠倒,欲得一切诸禅智慧法门故。亦名为志,亦名为愿,亦名为好,亦名为乐。是人志愿好乐一切诸深法门故,故名为欲。如佛言曰:一切善法,欲为其本。

这个修止观,我们是一个微小的善根,这个第一个方便,就是你心中有一个欲,有一个希望。什么样的希望呢?欲离世间一切妄想颠倒,欲得一切诸禅智慧法门故。我们临命终的时候随业往生、随念往生,一般人内心当中这种妄想颠倒的境界,当然是随业往生,就是临命终的时候,你一定是落入极端的昏沉或者极端的掉举,那当然就随顺你无始的业力在六道里面飘动,就在这里面投胎,你自己一点都没办法做得了主。

这个随念往生,你在内心当中要培养一个强大的正念的力量,在临终的时候要把你平常那个止观念佛,要把你那个信愿持名,持名信念的那个正念力要现前,这个时候要调伏你无始的妄想,然后直接跟弥陀的本愿相应,感应道交,然后弥陀现前,接你到极乐世界。

所以说,你要成就净业,你就是心中要有这样的希望,你真正是要离开心中的颠倒妄想,你真正的希望在你有生之年,你要在你的心中栽培一个清净的正念的力量,使令你临命终的时候,能够随着这个正念,调伏你无始劫的业力,而往生极乐世界。当然,你有这样的希望,主要是来自于你对娑婆世界这种苦谛的观察,你真正觉察到生死的痛苦,就像蕅益大师说的,从此立修念佛行,绝欲现身出樊笼,你下定决心,今生一定要把这个生死做一个了断,我不要再流转下去了,这个时候,你就会很注意你是不是把正念栽培起来了。如果说你对生死无所谓,管它念不念,反正我今生做了善业,下辈子得到可乐果报,其它以后再说了。

所以说,你一定是生死心切,你才会急着要赶快,欲得一切诸禅智慧法门,赶快在我这个生命结束之前,把我心中佛号的念力,把我心中对佛号信愿的观察的智慧生起来。

那么这种情况,又叫做志向,又叫做愿力,又叫做好乐等等。是人志愿好乐一切诸深法门故,故名为欲。

这以下引证,如佛言曰:一切善法,欲为其本。佛法的功德是以这个愿,希望做根本。

这个止观修行,跟我们平常上班不一样,平常上班,你来到这个地方,打个卡,下班时间回去,时间到了,就有薪水给你了。这个止观是心地法门,你心中没有想要得到止、得到观的功德,你坐在那个地方进步很慢的,因为你心中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希望,不是说你时间到了,你做定课,止观就能够生起,不是的;不像你上班,我上了班反正时间到了就有钱领。这种心地法门,你心中一定要生起一种好乐,有善法欲,你内心真正想要得到。

你有这样的好乐有什么好处呢?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有任何的障碍,你一定会想办法把它排除,没有办法一定会想出办法出来,因为你觉得这件事情太重要了。蕅益大师说,这件事情旷劫远猷,无量劫来最大的一个事业,旷劫远猷,所以说这是一个成就功德的方便希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一声南无佛

在佛住世的时候,有一个老人来这个庙上出家;佛不在庙...

熏习的好处,我是自己证明的

《大乘起信论》讲熏习修。你感觉你哪一样烦恼重,你就...

佛为什么允许酒醉者出家

佛陀在祇园精舍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喝醉酒的婆罗门来...

临命终时剧烈的痛苦,把净业种子激活了

下品三生,是遇到恶法、恶缘的凡夫。他为什么会造恶?...

珍惜这一生,让善根在这里增

大磬响起,开悟在即。看我们当下能不能息灭妄想分别之...

善解方便法

有一位太太,到处跑道场。先生上班、孩子上学后,她也...

文殊菩萨度众的善巧

一日,阿难尊者向舍利弗提及,自己曾亲见文殊师利所成...

善根深厚的人,不会投生在这个世间

念佛不是要等的,这个因循等待可能就耽误了我们自己。...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

问: 尊敬的师父您好,现如今人与人之间有好多矛盾,...

女众出家要成办道业,是否希望渺茫

传某师因感女众尘俗习染太深,又乏男众果断不畏的气魄...

所谓贵人者,谓其能去乎贱态也

【原文】 所谓贵人者,非爵尊位显,学富五车之谓也。谓...

观世音菩萨真能有求必应吗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凤凰直播,凤凰佛...

【佛教词典】行蕴

问行蕴何相?答造作相是行相,由此行故令心造作,谓于...

【佛教词典】索美食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跋难陀以商贾为檀...

临命终时有三件事情非常重要

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

把每件事物都拿来修行

若我们如实觉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那么它们...

人生如苦海,学佛到彼岸

人生如苦海,每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便是哭喊着与痛...

圣严法师《结了恶缘怎么办》

我们要广结善缘,不要结恶缘。因为一旦与人结了恶缘,...

虚云老和尚与具行和尚的故事

清光绪三十三年,有一个其貌不扬的朴拙青年,穿着一身...

同时因果、现生因果与隔世因果

世界上有些人持有错误的观点,不了解因果报应的真相,...

戒邪淫三字经

天地间 自古来 淫为罪 万恶首 古圣贤 最先戒 一...

跟人打交道,如何判断对方是否值得交往

怎么看一个人的命呢?第一个,看他有没有孝心;第二个...

学佛要先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吗

问: 学佛主要就是要解决后生大事.但我很多朋友都说在...

学佛人常犯的三个毛病

第一个就是佛呆子,在生活中间不知道运用佛陀的智慧,...

其实,你谤法的次数不少

凡是不怕后世苦的人,他就去乘那个恶趣车,就落到恶趣...

净土正行,尤以念佛为首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若人专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